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

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9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2.3(6.7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2544128
  • 条形码:9787562544128 ; 978-7-5625-441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 内容简介

  《团体标准(T/CAGHP 050-2018):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适用于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生物治理工程设计。  《团体标准(T/CAGHP 050-2018):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规定了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设计依据、植物生长基础设计、分项治理工程设计、专项治理工程设计、监测设计、养护抚育、施工组织、质量评定及工程验收等内容。  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 目录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基本规定
4.1 设计基本要求
4.2 设计阶段要求
5 设计依据
5.1 一般规定
5.2 生物治理工程专项调查
6 植物生长基础设计
6.1 一般规定
6.2 植物物种选择
6.3 植物群落选择
6.4 整地工程设计
6.5 人造植生基质设计
7 分项治理工程设计
7.1 一般规定
7.2 生物护坡工程
7.3 生物排水工程
7.4 生物固床工程
7.5 生物拦挡工程
7.6 生物护岸工程
7.7 生物排导工程
8 专项治理工程设计
8.1 泥石流生物治理工程
8.2 滑坡生物治理工程
8.3 崩塌生物治理工程
8.4 地面塌陷生物治理工程
9 监测设计
9.1 一般规定
9.2 监测点布设
9.3 监测项目
9.4 监测时段及频次
9.5 监测方法
9.6 监测成果
10 养护抚育要求
10.1 一般规定
10.2 养护管理
10.3 抚育措施及要求
11 施工组织设计
11.1 一般规定
11.2 施工总布置
11.3 施工总进度
11.4 施工方案
11.5 施工组织设计
12 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
12.1 一般规定
12.2 工程质量评定
12.3 工程质量验收
12.4 工程竣工验收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物治理工程调查内容与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生物治理工程常用树种和草种
附录C(资料性附录)气候带及植物群落类型、特征
附录D(资料性附录)推荐林木和草种单位种植量
附录E(资料性附录)主要生物护坡工程措施及适用条件
附录F(资料性附录)蜂巢格室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附录G(资料性附录)高分子团粒喷播法高陡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附录H(资料性附录)类壤土基质喷播法高陡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附录I(资料性附录)高性能植物垫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附录J(资料性附录)泥石流形成区生物护坡工程设计图
附录K(资料性附录)泥石流生物固床工程设计图
附录L(资料性附录)泥石流生物拦挡工程设计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泥石流生物排导工程设计图
附录N(规范性附录)生物治理工程质量评价标准
附录O(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的设计内容
附录P(规范性附录)本规范用词说明
展开全部

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 节选

  《团体标准(T/CAGHP 050-2018):地质灾害生物治理工程设计规范(试行)》:  5.2.3 水土流失  a)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侵蚀模数、侵蚀强度、侵蚀量、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等调查。  b)项目区已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植物措施的时间、措施类型、林草保留及存活情况、实施效果及治理经验等调查。  5.2.4 其他调查  a)项目区及周边种植土、灌溉水、肥料及施用、病虫害防治等调查。  b)项目区树苗、草种、草皮、人工、水电及生物工程所需其他材料等的单价及定额,生物治理工程施工条件等调查。  6 植物生长基础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 生物治理工程分项设计和专项设计前,应开展植物生长基础设计。  6.1.2 植物生长基础设计包括植物物种选择、植物群落选择、整地工程、人造植生基质设计等。  6.1.3 植物生长基础应依据立地条件、地质灾害现状、治理目标及植物生长特点,因地制宜,综合选择。  6.2 植物物种选择  6.2.1 植物物种应适配当地生物气候带的条件,选择多年生物种占优势的物种组合。  6.2.2 植物物种应优先选择乡土物种,优先选择更新能力强、根系发达的物种。对外来物种应严格控制,不得使用外来入侵物种。  6.2.3 植物物种应选择能耐受地形陡峻、地表面结构脆弱等恶劣条件,并与拟建的植被生长基础即基质层相适宜的物种。  6.2.4 植物物种应具有抑制地质灾害发生、减弱地质灾害活动、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的作用,同时应具有在特定生长环境中能自行繁殖、更新且持续生存,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景观的美化及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功能。  6.2.5 植物物种应符合下列规定:  a)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b)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水分、pH值、土壤性质等)。  c)抗逆性强(包括抗旱、热、寒、贫瘠、病虫害等)。  d)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能在短期内覆盖表层。  e)两年生或多年生。特殊情况下,物种组合中可有少量一年生植物种。  f)适应粗放管理,主要物种能够自我繁殖、更新。  g)种子易得,且成本合理。  h)草本植被的种子质量不应低于《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6142-2008)中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木本植物种子质量不应低于《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7908-1999)中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  i)经当地动(植)物保护及检疫部门检疫合格。  6.2.6 植物物种应注重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有机结合,可采用多物种种子进行混播,以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  6.2.7 混播植物物种应符合下列规定:  a)植物物种能满足6.2.2-6.2.5的要求。  b)应包括禾本科、豆科的植物物种。  c)优先选择有利于植被恢复的先锋植物和肥料植物。  d)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类型应能互相搭配。  e)采用浅根与深根搭配、根茎型与丛生型搭配,以及乔、灌、草搭配。  6.2.8 生物治理工程常用树种和草种参见附录B。  6.3 植物群落选择  6.3.1 植物物种组合和目标植物群落应根据地质灾害体浅表层的生态环境特点、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生态特性、演替规律,结合区域的社会需求功能的要求等综合确定。  6.3.2 应根据地质灾害体浅表层的地形特点,在不同部位建立不同的植物群落,形成立体的、多元的植被景观,以利于地质灾害体稳定和环境美观。  6.3.3 植物群落的构成应依据植物的形态、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特性、特征进行设计。  6.3.4 植物群落结构配置、目标植被类型应参考或模拟当地顶级植物群落类型或稳定植物群落类型。  6.3.5 在设计中应明确规定植物群落的实现目标,作为竣工验收的检查标准。  6.3.6 植物气候带分布与特征、植物群落类型及适用场所参见附录C。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