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战争论(全新插图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9136840
- 条形码:9787229136840 ; 978-7-229-13684-0
- 装帧:80g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战争论(全新插图版) 本书特色
1.《战争论》是世界上伟大的兵学名著之一,也是改变世界的军事经典。 2.作者克劳塞维茨在相关领域的地位极其显著,他不但是德国军事理论家、军事历史学家、普鲁士将军,更是西方近现代军事理论的鼻祖。这本书是他对1566—1815年期间的一百三十多次战争进行研究总结的成果。 3.《战争论》是战略与战术并重的军事圣典,经典呈现了拿破仑军事思想。书中所包含的谋略智慧已远远超出军事范畴,被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备受各国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的青睐。它是一本融会贯通的人生韬略奇书,彰显了人文精神的哲学与智慧。 4.该书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十分巨大。毛泽东在战争时期就曾读过此书,并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战争论(全新插图版) 内容简介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在《战争论》中,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战争是政治的工具;战争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战争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这里以‘剑’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规律进行思考了。”对于克劳塞维茨的这一论点,列宁曾给予极高的评价,并称克劳塞维茨 “是一位很好有名的战争哲学和战争史的作家”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战争论(全新插图版) 目录
初版序 / 1
前言 / 4
说明 / 6
**篇 战争的本质 / 1
**章 什么是战争? ……………………………………… 2
第二章 战争的目的和手段 …………………………… 17
第三章 军事天才 ……………………………………… 29
第四章 战争中的危险 ………………………………… 42
第五章 战争中的消耗 ………………………………… 44
第六章 战争中的情报 ………………………………… 45
第七章 战争中的阻力 ………………………………… 47
第八章 结束语 ………………………………………… 50
第二篇 关于战争的理论 / 51
**章 军事艺术的区分 ……………………………… 52
第二章 关于战争的理论 ……………………………… 58
第三章 军事艺术或军事科学 ………………………… 71
第四章 方法与常例 …………………………………… 73
第五章 批判 …………………………………………… 77
第六章 关于史例 ……………………………………… 90
第三篇 战略概论 / 95
**章 战略 …………………………………………… 96
第二章 战略要素 ………………………………………102
第三章 精神要素 ………………………………………103
第四章 主要的精神要素 ………………………………105
第五章 军队的武德 ……………………………………106
第六章 胆量 ……………………………………………109
第七章 坚忍 ……………………………………………111
第八章 数量上的优势 …………………………………112
第九章 出其不意 ………………………………………116
第十章 狡黠 ……………………………………………119
第十一章 在空间上集中兵力 …………………………121
第十二章 在时间上集中兵力 …………………………122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 …………………………………126
第十四章 兵力的合理使用 ……………………………129
第十五章 几何要素 ……………………………………130
第十六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 …………………………132
第十七章 现代战争的特点 ……………………………135
第十八章 紧张与平静——战争的力学定律………………… 136
第四篇 战斗 / 139
**章 引言 ……………………………………………140
第二章 现代会战的特点 ………………………………141
第三章 战斗概论(一) ………………………………143
第四章 战斗概论(二) ………………………………1463
第五章 战斗的意义 ……………………………………151
第六章 战斗的持续时间 ………………………………153
第七章 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时刻 ……………………154
第八章 战斗是否需要经过双方同意 …………………159
第九章 主力会战(一)——决定胜负的时刻 ……………………161
第十章 主力会战(二)——胜利的影响 …………………………164
第十一章 主力会战(三)——会战的使用 ………………………167
第十二章 利用胜利的战略手段 ………………………170
第十三章 会战失败后的退却 …………………………176
第十四章 夜间战斗 ……………………………………178
第五篇 军队 / 181
**章 引言 ……………………………………………182
第二章 战区、军团和战局 ……………………………183
第三章 兵力对比 ………………………………………185
第四章 各兵种的比例 …………………………………187
第五章 军队的战斗队形 ………………………………192
第六章 军队的一般配置 ………………………………196
第七章 前卫和前哨 ……………………………………201
第八章 前卫部队的行动策略 …………………………206
第九章 野营 ……………………………………………209
第十章 行军(一) ……………………………………211
第十一章 行军(二) …………………………………216
第十二章 行军(三) …………………………………219
第十三章 舍营 …………………………………………222
第十四章 给养 …………………………………………226
第十五章 作战基地 ……………………………………236
第十六章 交通线 ………………………………………239
第十七章 地形 …………………………………………242
第十八章 制高 …………………………………………246
第六篇 防御 / 249
**章 进攻和防御 ……………………………………250
第二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术范围的比较 ………………254
第三章 进攻和防御在战略范围的比较 ………………257
第四章 进攻的向心性和防御的离心性 ………………261
第五章 战略防御的特点 ………………………………263
第六章 防御的手段 ……………………………………265
第七章 防御和进攻的相互作用 ………………………269
第八章 抵抗的方式 ……………………………………271
第九章 防御会战 ………………………………………281
第十章 要塞(一) ……………………………………283
第十一章 要塞(二) …………………………………291
第十二章 防御阵地 ……………………………………295
第十三章 筑垒防线、筑垒阵地和营垒 ………………299
第十四章 侧面阵地 ……………………………………305
第十五章 山地防御(一) ……………………………308
第十六章 山地防御(二) ……………………………313
第十七章 山地防御(三) ……………………………318
第十八章 江河防御(一) ……………………………322
第十九章 江河防御(二) ……………………………332
第二十章 沼泽地防御和泛洪地防御 …………………334
第二十一章 森林地防御 ………………………………338
第二十二章 单线式防御 ………………………………340
第二十三章 国土的锁钥 ………………………………343
第二十四章 侧翼活动 …………………………………345
第二十五章 向本国腹地撤退 …………………………351
第二十六章 民众武装 …………………………………359
第二十七章 战区防御(一) …………………………363
第二十八章 战区防御(二) …………………………365
第二十九章 战区防御(三)——逐次抵抗 ………………………374
第三十章 战区防御(四)——不求决战的战区防御 ……………377
第七篇 进攻 / 393
**章 从进攻与防御的关系看进攻 …………………394
第二章 战略进攻的特点 ………………………………395
第三章 战略进攻的目标 ………………………………398
第四章 进攻力量的削弱 ………………………………399
第五章 进攻的顶点 ……………………………………400
第六章 消灭敌人的军队 ………………………………401
第七章 进攻会战 ………………………………………402
第八章 渡河 ……………………………………………404
第九章 对防御阵地的进攻 ……………………………406
第十章 对营垒的进攻 …………………………………407
第十一章 山地进攻 ……………………………………408
第十二章 对单线式防线的进攻 ………………………410
第十三章 机动 …………………………………………411
第十四章 沼泽地、泛洪地和森林地的进攻 …………413
第十五章 寻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414
第十六章 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 ………………………416
第十七章 对要塞的进攻 ………………………………418
第十八章 对运输队的攻击 ……………………………421
第十九章 对舍营敌军的进攻 …………………………423
第二十章 牵制性进攻 …………………………………426
第二十一章 入侵 ………………………………………429
第八篇 战争计划 / 435
**章 引言 ……………………………………………436
第二章 绝对战争和现实战争 …………………………437
第三章 战争的内在联系及战争目的和使用力量大小的关系 …………………………………………440
第四章 深入探讨战争目标(一)——打垮敌人 ……………………………449
第五章 深入探讨战争目标(二)——有限目标 ……………………………454
第六章 政治 ……………………………………………456
第七章 有限目标的进攻战 ……………………………462
第八章 有限目标的防御战 ……………………………464
第九章 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战争计划 ………………468
展开全部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战争论(全新插图版) 作者简介
作者卡尔.菲利普.戈特弗里德.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年),德国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近代军事战略学的奠基人,普鲁士军队少将。克劳塞维茨于1792年参加普鲁士军队,1795年晋升为军官,并自修了战略学、战术学和军事历史学。他一生参加了四次著名战役:莱茵战役、奥斯塔德会战、法俄战争和滑铁卢战役。他的不朽兵学巨著《战争论》,是所有军人必读的兵学*经,被称作西方军事思想的代表,他也因此被称作“西方兵圣”。 译者简介: 陈娜,祖籍湖南湘潭,毕业于湘潭大学德语专业,毕业后多从事德语编辑和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