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一书一座城系列白洋淀纪事/一书一座城系列

一书一座城系列白洋淀纪事/一书一座城系列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88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22.8(6.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一书一座城系列白洋淀纪事/一书一座城系列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694436
  • 条形码:9787508694436 ; 978-7-5086-9443-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一书一座城系列白洋淀纪事/一书一座城系列 本书特色

白洋淀这个村镇的明丽景色,早晨晚上从野外吹来的那种水腥气味,小镇上人们的劳动和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犁 ★一书一座城系列,精选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以地域为线索,从凛冽洁白的呼兰河,到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从莲叶何田田的白洋淀,到长亭外古道边的老北京,画家跟随作家足迹,全幅彩绘,全景还原——把一座城装进口袋里,把一段文化记在心里,把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人文美景,自然风情,城市风俗,巧妙融入八部经典文学作品中。 ★每本书配图30余幅,水墨、水彩、版画等不同风格演绎经典作品。 ★110*170小开本,单手可握,进口轻型纸,阅读无压力;封面采用皮纹布艺+精致烫银+创意镂空,展现每一部作品的城市风情。 ★延伸阅读广度:书中附加“丹青笔记”“城市印象”“画家说”“名家评论”等栏目,增强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更深刻体会文学大师笔下的人文风情。 白洋淀这个村镇的明丽景色,早晨晚上从野外吹来的那种水腥气味,小镇上人们的劳动和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犁 ★一书一座城系列,精选中国现当代文学精品,以地域为线索,从凛冽洁白的呼兰河,到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从莲叶何田田的白洋淀,到长亭外古道边的老北京,画家跟随作家足迹,全幅彩绘,全景还原——把一座城装进口袋里,把一段文化记在心里,把中国极具代表性的人文美景,自然风情,城市风俗,巧妙融入八部经典文学作品中。 ★每本书配图30余幅,水墨、水彩、版画等不同风格演绎经典作品。 ★110*170小开本,单手可握,进口轻型纸,阅读无压力;封面采用皮纹布艺+精致烫银+创意镂空,展现每一部作品的城市风情。 ★延伸阅读广度:书中附加“丹青笔记”“城市印象”“画家说”“名家评论”等栏目,增强对文学经典的理解,更深刻体会文学大师笔下的人文风情。

一书一座城系列白洋淀纪事/一书一座城系列 内容简介

“一书一座城”系列,把一座城装进口袋,从经典作品中寻找失落的城市之美。系列中的每一本书都对应着一座城:《朝花夕拾》(绍兴和乌镇),《呼兰河传》(白山黑水的东北),《骆驼祥子》(胡同里的老北京),《城南旧事》(长亭外,古道边的皇城根),《背影》(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边城》《湘行散记》(悲怆湘西),《白洋淀纪事》(河北)。中国很美的人文景色,都在这八部经典作品中。很好画家历时一年创作,追随作者的足迹,从北至南,完美还原过去的那一座座城。本书增加了“丹青笔记”栏目,由画家记录创作心得,画家和作家灵魂的对话,增加了书的厚度;文后增加“名家评论”孙犁好友、作家韩映山让读者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画家说”,梳理绘画心得

一书一座城系列白洋淀纪事/一书一座城系列 目录

目录


荷花淀

芦花荡

光 荣

嘱 咐

采蒲台

采蒲台的苇

芦 苇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渔民的生活

看 护

正 月

小胜儿

秋 千

山地回忆

吴召儿

村 歌

蒿儿梁

浇 园

种谷的人

纪 念

“藏”

丈 夫

老胡的事

走出以后

邢 兰

家 庭

齐满花

张秋阁

王香菊

香菊的母亲

曹蜜田和李素忍

“帅府”巡礼

织席记

新安游记

山里的春天

战 士

投 宿

女人们(三篇)

识字班

在阜平

关于《荷花淀》的写作


名家评论

画家说


展开全部

一书一座城系列白洋淀纪事/一书一座城系列 节选

   荷花淀 ——白洋淀纪事之一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 “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 很晚丈夫才回来了。这年轻人不过二十五六岁,头戴一顶大草帽,上身穿一件洁白的小褂,黑单裤卷过了膝盖,光着脚。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今天领着游击组到区上开会去了。女人抬头笑着问: “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水生坐在台阶上说: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些气喘。她问: “他们几个哩?” 水生说: “还在区上。爹哩?” 女人说: “睡了。” “小华哩?”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水生说: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低着头说: “你总是很积极的。” 水生说: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的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她小声一些。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只说: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水生想安慰她。因为要考虑准备的事情还太多,他只说了两句: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说罢,他就到别人家里去了,他说回来再和父亲谈。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第二天,女人给他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那几家也是这些东西,交水生带去。一家人送他出了门。父亲一手拉着小华,对他说: “水生,你干的是光荣事情,我不拦你,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 全庄的男女老少也送他出来,水生对大家笑一笑,上船走了。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集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水生的女人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到了马庄,她们不敢到街上去找,来到村头一个亲戚家里。亲戚说:你们来得不巧,昨天晚上他们还在这里,半夜里走了,谁也不知开到哪里去。你们不用惦记他们,听说水生一来就当了副排长,大家都是欢天喜地的…… 几个女人羞红着脸告辞出来,摇开靠在岸边上的小船。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可是青年人,永远朝着愉快的事情想,女人们尤其容易忘记那些不痛快。不久,她们就又说笑起来了。 “你看说走就走了。” “可慌(高兴的意思)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 “拴马桩也不顶事了。” “不行了,脱了缰了!” “一到军队里,他一准得忘了家里的人。” “那是真的,我们家里住过一些年轻的队伍,一天到晚仰着脖子出来唱,进去唱,我们一辈子也没那么乐过。等他们闲下来没有事了,我就傻想:该低下头了吧。你猜人家干什么?用白粉子在我家影壁上画上许多圆圈圈,一个一个蹲在院子里,托着枪瞄那个,又唱起来了!” 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顺手从水里捞上一颗菱角来,菱角还很嫩很小,乳白色。顺手又丢到水里去。那颗菱角就又安安稳稳浮在水面上生长去了。 “现在你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管他哩,也许跑到天边上去了!” 她们都抬起头往远处看了看。 “哎呀!那边过来一只船。” “哎呀!日本,你看那衣裳!” “快摇!” 小船拼命往前摇。她们心里也许有些后悔,不该这么冒冒失失走来;也许有些怨恨那些走远了的人。但是立刻就想,什么也别想了,快摇,大船紧紧追过来了。大船追得很紧。 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洋淀长大的,她们摇得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皮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交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 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 后面大船来得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 “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大船过不去。”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她们向荷花淀里摇,*后,努力地一摇,小船窜进了荷花淀。几只野鸭扑棱棱飞起,尖声惊叫,掠着水面飞走了。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 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 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妇女们带着浑身水,又坐到她们的小船上去了。 水生追回那个纸盒,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 “出来吧,你们!”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她们只好摇着船出来。忽然从她们的船底下冒出一个人来,只有水生的女人认得那是区小队的队长。这个人抹一把脸上的水问她们: “你们干什么去来呀?” 水生的女人说: “又给他们送了一些衣裳来!” 小队长回头对水生说: “都是你村的?” “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 说完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一泅,又沉到水底下去了,到很远的地方才钻出来。 小队长开了个玩笑,他说: “你们也没有白来,不是你们,我们的伏击不会这么彻底。可是,任务已经完成,该回去晒晒衣裳了。情况还紧得很!” 战士们已经把打捞出来的战利品,全装在他们的小船上,准备转移。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战士们的三只小船就奔着东南方向,箭一样飞去了。不久就消失在中午水面上的烟波里。 几个青年妇女划着她们的小船赶紧回家,一个个像落水鸡似的。一路走着,因过于刺激和兴奋,她们又说笑起来。坐在船头脸朝后的一个噘着嘴说: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的。” 她们自己也笑了,今天的事情不算光彩,可是: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我今天也算看见打仗了。打仗有什么出奇,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呀!” “打沉了,我也会浮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我也不怕!” “水生嫂,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一钱不值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顷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1945年5月于延安

一书一座城系列白洋淀纪事/一书一座城系列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十二岁开始接受新文学,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发表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 大东沟,原名李迎春,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和造型艺术专业,进修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他是位获奖很多却行事低调的画家,他的《百象图》入围吉尼斯世界纪录,《九九归一盛世莲花》荣获奥运会新锐艺术家优秀奖并被上海市政府收藏,《蝉鸣》荣获威尼斯凯门特奖,《渡》《佛与禅音》入选中国国家符号并发行邮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