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哈密传:西出阳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3334006
- 条形码:9787513334006 ; 978-7-5133-3400-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哈密传:西出阳光 本书特色
在大漠戈壁中,每个湖泊都是见证时代和民族变迁的一只蓝色眼睛。 当丝路古道穿越过哈密,在巴里坤、伊吾与伊州三地间多次转换,*终朝着一个方向远去,它们成为了古丝路的见证者。 巴里坤的美食、伊吾的枣骝马、伊州的戈壁,哈密的一区两县因天山相隔,却催生出同一片时空中完全迥异的美景与风情 哈密旅游文化指南 戈壁上的绿洲--孕育哈密文化的摇篮 哈密一城,尽在此书中
哈密传:西出阳光 内容简介
经常有外地人问我是哪里人?在听到哈密后,其中有人会追问哈密在什么地方?对于这样的疑问,几乎所有的哈密人都会有这样一句反问:“您吃过哈密瓜吗?”之后,便一切释然。其实,哈密在什么地方很好作答,一路向西,闻到瓜香,便是哈密了。 说起哈密瓜自然会想到哈密,提到丝绸之路,哈密,也是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地方。如果说哈密瓜是哈密的一个味觉符号,那么还有很多特色符号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新奇陌生的,可能某些元素会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但还有一些本地文化特色却是很多内地人绞尽脑汁也无法想象的。所以说古丝路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曾经换物易货的经济繁华,还有被汉文化潜移浸染形成的特色繁荣。要感谢张骞凿空西域,因为是他,才让这条古丝路在哈密做了历史性的停顿,并让这条路从哈密延伸到了更远的远方。
哈密传:西出阳光 目录
前言/1
**章镇西篇
老商号老生意/3
梦回大唐/10
一寺一庙/17
流放的文人/24
穿越时空的忆/32
烽火狼烟/39
松树塘万松歌/45
远去的征服者/53
怀念草原狼/58
被遗忘的公主/63
巴里坤的美食诱惑/70
存在于幻想中的湖/78
小曲子悠扬/84
失踪的宝藏/88
野玫瑰花丛中的鄂博/94
书墨飘香/99
寻佛/104
刻画的瞬间/109
黑走马/114
门当户对/120
骆驼客/126
雪之舞/131
草原上的香浓味觉/138
第二章伊吾篇
埙之韵/147
青铜记忆/151
望山/155
镌刻的记忆/161
诗意的阿肯/167
夜空*美的那颗星/172
味蕾中的盐池/176
孤独的城/180
甜蜜的淖毛湖/184
那一柄致命的铜刀/189
一片悲情的坟茔/193
清泉圣节/200
野羊冢/205
伊吾狼的故事/209
有个地方叫作下马崖/213
伊吾木卡姆的故事/218
飘散的烽烟/222
伊吾保卫战/226
神奇的枣骝马/230
戈壁上的托克拉克/234
对冰川的仰视/239
硅化木/243
前山谜团/247
伊吾宝藏/258
巾帼馕/262
伊吾河/267
夜不闭户的思考/270
第三章伊州篇
甜蜜瓜香/277
一卷来自哈密的《弥勒会见记》/282
哈密龙王庙与龙王庙长联/287
哈密的魔鬼之地/293
不能忘却的记忆/300
聆听小南湖佛语/304
玄奘三叹/309
一条涅槃的河/313
穿过拉甫乔克的风/316
白杨沟佛寺的感悟之旅/321
雪落古墓的遐思/325
金发女郎的三千年传说/329
瓜乡遗韵左公柳/343
古白杨下的回王背影/347
奇石之魅/352
坎儿井不是井/357
九龙树/362
南湖戈壁的发现之旅/368
庙尔沟的历史过往/378
锦绣哈密/384
哈密回王的那些日子那些事儿/389
三十年前哈密的五天五夜/409
触动灵魂的乐舞/414
哈密古枣的前世今生/420
哈密城市记忆/438
哈密传:西出阳光 节选
前言 经常有外地人问我是哪里人?在听到哈密后,其中有人会追问哈密在什么地方?对于这样的疑问,几乎所有的哈密人都会有这样一句反问:"您吃过哈密瓜吗?"之后,便一切释然。其实,哈密在什么地方很好作答,一路向西,闻到瓜香,便是哈密了。 说起哈密瓜自然会想到哈密,提到丝绸之路,哈密,也是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地方。如果说哈密瓜是哈密的一个味觉符号,那么还有很多特色符号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新奇陌生的,可能某些元素会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但还有一些本地文化特色却是很多内地人绞尽脑汁也无法想象的。所以说古丝路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不仅是曾经换物易货的经济繁华,还有被汉文化潜移浸染形成的特色繁荣。要感谢张骞凿空西域,因为是他,才让这条古丝路在哈密做了历史性的停顿,并让这条路从哈密延伸到了更远的远方。 这是一片古老的绿洲。从远古哈密翼龙在曾经的大海上空翱翔,到今天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出的卓越绿洲文明;从抗击匈奴的汉唐旗帜猎猎而动,到如今一个现代化都市在荒漠中拔地而起,这都是在历史与时间见证下的轮回与变迁。几千年来,每一场风的刮起,都在空气中溢满着浓郁的香甜,这特有的味道,代表了哈密这片绿洲厚重的积淀,也代表着作为一片绿洲所呈现出的祥和与宁静。循着玄奘大师的坚实脚步从这里走过,站在丝绸古道上,心情自是无法平复。有时,穿越并非仅仅意味着是用双脚去行进,而是要用心去体味双眼所触及的一切,或是在路边卖瓜的一个小摊,或是一个被甜瓜蜜瓤凝固住微笑的孩子。 哈密,古称西漠(西膜)、古戎地、昆莫,汉称伊吾或伊吾卢,唐称伊州,元称哈密力,明以后称哈密。哈密是个多民族聚集地,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地大物丰,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哈密,东与甘肃省酒泉市相邻,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连,西与吐鲁番市、昌吉回族自治州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丝绸之路在进入西域后,经历了多次改道,但都没有脱离哈密的地域范围,就使得交融与碰撞这两个词成为多元文化汇聚于此地的关键词,也成就了哈密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之间的完美契合。这片土地有着太多的故事和传说,在数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沉浮中相传,并经久不息。古丝绸之路有多长,哈密的故事就有多长;古丝绸之路有多远,哈密瓜的瓜香就飘了多远。 进入哈密,就算没有艾捷克的旋律指引,内地人也能轻易将自己融入进另一种风情之中。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根本无法相信哈密一区两县竟是处于同一片时空当中,并且仅仅相隔了一座天山。而就是这个相隔,催生出了哈密三地迥异的万种风情,万般美景和万丈豪情,若一日游历于三地间,定会有恍惚感伴随在左右,甚至分不清自己到底身处何方? 伊州的周边景象应该符合内地人臆想中的新疆,因为唯有长河落日和大漠孤烟这样的词语才能激起他们对神秘新疆的无限向往,毕竟与自家房前屋后的景色有视觉上的强烈反差,人就是这样一种好奇的动物,总想去看不熟悉的景,想去接触陌生的人,且始终坚信自己身边没有风景,而这片戈壁荒漠中的种种便成了心中的惦念,总想来新疆走一遭,体会一下感官上的不同。但大多数内地人从心底会忽略新疆绿洲的存在,他们可能不了解新疆,其实,戈壁上的片片绿洲才是孕育本地文明的摇篮,并且绵延的历史和文化都是基于人的存在,而哈密的伊州,也是新疆广袤大地上的一片绿洲,于是,几千年来,无数人从伊州或驻足,或留下,或走过。 "金发女郎"在伊州五堡重见天日,似是在做一个三千多年前的清梦,梦在艾斯克霞尔古堡被发现时才被人们惊讶的目光所惊醒,从此,这个被称之为"金发女郎"的惊艳女人举世闻名,虽然她已成了一具沉睡在博物馆的千年干尸,但那头金发仍如瀑般散落在她谜一般身世的背后。周穆王来了,驾着他的八骏马车,带来了西周的赏赐和威严,西王母与之瑶池相会后,又依依送别在了西膜,这个西膜,就是今天的哈密伊州。班超来了,他投笔从戎,寻着西汉张骞的方向,也一脚踏入西域,班超在烽燧的狼烟中建功立业,大败匈奴之后,白杨河边就多了一座美丽的伊吾卢城,这座城后来也叫拉甫乔克。玄奘来了,一路风尘,怀着对佛的执着和虔诚,庙儿沟佛寺住持喜得连鞋都未穿就跑出来迎接。玄奘未曾想,西域之地竟也四面佛光。白杨沟大佛寺的宏大气势也让玄奘惊叹不已,并留下了他挥汗讲经时的身影。额贝杜拉创建了辉煌的哈密王朝,并始终与清中央政府的新疆方略保持坚定的一致,共同平息疆内叛乱。尽管恢宏的王府历经近三百年风雨飘摇,已成为一个复制的经典。如今,九世的回王们已安静沉睡在了那座雄伟的大墓中,除了院落中的百年古树陪伴,还有木卡姆的悠扬乐声。左宗棠来了,抬着那口沉重的棺木,这个被誉为五百年来对中国领土完整贡献*大的人在哈密屯田,保障了平乱部队的后勤补给,*终完成了誓死赶走新疆侵略者的大业,从而名垂千古。 曾经来到这片绿洲的,还有大学士纪晓岚和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当然,历朝历代的名人雅士都曾在这里用双脚丈量过,他们留下诗句,留下故事,留下传说,留下足迹,但斯人已去,无论英雄还是平民,在伊州历史上能留下的,不只是一个个名字,还有一段段传奇往事和尘烟,重要的是,他们是踏上伊州这块土地的先行者,是他们,赋予了伊州华丽色彩上的传奇。 伊州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哈密贡瓜和哈密大枣的蜜甜,但在夏季酷暑难耐时,伊州人会选择去往山北巴里坤避暑,且已成了一种习惯,翻越一座山就能把人们的穿着从短袖换成羽绒服,这不足为奇,"一日历四季,十里不同天",这也是这段短短路程中的习以为常。从伊州去往巴里坤,在本地人看来,很近,驱车翻过天山庙不过一小时车程,但对于曾经的商队来说,却是遥不可及。驼掌的印记和驼铃的脆响重新勾画出了丝绸之路的方向,之后,巴里坤这个曾经叫做镇西的丝路重镇横空出世,并影响了哈密几百年的历史和文化,也为丝绸之路通往迪化和惠远的贸易往来形成了一个全新通道。 山南伊州是茫茫戈壁中的绿洲,而山北巴里坤却满眼都是原始松林和萋萋草原,这就是前面说的视觉反差,从灰黄色调突然进入到无边青绿,而且是猝不及防的进入,这视觉差异,必让人终生难忘。 草原景色只是巴里坤的美丽表象,久了,对它产生更多的却是另一种极尽诱惑驱动下的文化崇敬。不可否认,用思想去解读一个地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每个人喜欢一个地方时更倾向于它直观的表象,正如去欣赏一个陌生的女人,我们首先会对她的容貌产生一个*初的主观印象,当真正想去了解她,接近她时,容貌大多会被忽略,而她的内在才是真正需要加分的重要条件。巴里坤亦是如此,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漫长的吐纳过程,但在我心里,巴里坤小城的内涵胜于它的美丽,而我更加相信,这种吸引才会是恒久的。 巴里坤的每一座古城都是一个朝代的见证,每一个雕梁画栋的古宅院都是曾经辉煌的倒影,还有那宽厚到可以在上面赶马车的古城墙,它数百年来仍伫立在风中的草原上,丝毫不理会城中高楼的拔地而起。对于过客而言,无人愿意严肃地去面对一段历史或者文化,应随性去舒展巴里坤历史留给我们的沧桑与厚重,也无需刻意去体验这里的文化,只是在抬头时、眨眼间,或与本地人的随意交谈中,便能捕捉到那关于本地生态、建筑、服饰、以及歌舞等文化的缩影。我不喜欢听到有人把古文化冠之于"沉浮"二字,在这里,如果你要是提到"沉浮",那么你一定是不了解巴里坤汉文化在新疆所特有的地位,也更不会明白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融的那个点为什么会是在巴里坤。 巴里坤没有大的河流,却有一个叫大河的地方,巴里坤的庙宇虽没有内地知名庙宇那般的香火缭绕,却曾有着"庙宇甲全疆"的美誉。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延伸,还是玉石之路的一个顿点,都是伴随着诸多清代文人和流放犯官的佳句一路走过,清代诗人史善长写过一首《到巴里坤》:"到此疑无路,群山裹一城,光分太古雪,未及半天晴,鼓角重关壮,风雪百战平"??这一首,仅是其中一首,便已勾勒出了巴里坤的简笔轮廓。 在哈密山北的草原上,不得不提到一座鸣沙山,这座沙山是哈密三地的划界标志,往南是伊州,往西是巴里坤,而东去的方向就是伊吾了。伊吾这个名字本属于哈密,是汉唐时期哈密的古地名,汉称伊吾卢,隋、唐设伊吾郡,今天的伊吾只是后来转借此名而已。伊吾与巴里坤一样,同为古丝绸之路哈密地域内的重镇,东北部与蒙古国接壤,且境内景色宜人。 当年古丝路延伸进入哈密时有两条路汇聚于此,经商的驼队或从京城经内蒙古进入伊吾,或经河西走廊到达马鬃山戈壁后进入伊州,无论商队是从哪个方向而来,在到达伊吾边界时还会再做一个方向的选择,要么走山南戈壁,但气候高温干燥,且匪患不绝,要么走山北伊吾,虽环境宜人,但常有狼群出没。*终商队的选择完全取决于自身有无武装和给养的充足程度,大部分商队还是进入到了伊吾县境,由此作为短暂歇脚之地,然后前往巴里坤卸货,至少走这条路可以免去商队翻越天山之苦。 长满雪莲花的喀尔里克冰川孕育出了伟大的伊吾河水,它滋养了山下的草原和瓜田,浇灌着传奇般的千年胡杨,也见证了伊吾这座城的数百年过往。远古岩画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生活场景,北山羊铜镜讲述着草原青铜时代的故事,古墓葬群的发掘揭示出了不为人知的历史谜团,废弃的古城在今天仍矗立在丝路古道之上,似在凝视着那一个个远去的烽燧。 走在伊吾小城中,竟然看不到有红绿灯的街口,这座城就像一个安静的处子,婉约、静谧、含蓄。随意与街边的路人攀谈,他都能给你完整讲述出关于六十八年前那场惨烈的伊吾保卫战,面对七倍于己的敌人,二连官兵浴血奋战,历经四十天的坚守,粉碎了匪徒三天拿下伊吾城的妄言,*后,大获全胜。当然,除此之外,路人一定还会给你讲一个关于枣骝马的故事,就看你有没有时间倾听了。 哈密本地人会用这样的方式来形容伊州、巴里坤和伊吾之间的关系,说伊州是哈密这个家庭中的老大,是巴里坤和伊吾这两个小妹妹的大哥哥,这样的说法很贴切,一区两县都是这个大家族的三个孩子,他们的出生背景、成长环境和文化熏陶都基本一致,彼此间相互支撑、爱护和包容,共同维护大家庭的和睦与安宁。当丝路古道穿越过哈密,并在这三地间发生了多次转换,*终还是会朝着一个方向远去,这三个孩子到如今,仍是这条古丝路的见证者。 路,我们每天都在走,无论你穿的是平底鞋还是高跟鞋,皮鞋或是草鞋,鞋底上都会带走一条路上的微尘。之后转过街角,汇入到另一条路的喧嚣中,将脚底原本属于前一条路的灰尘抖落,同时,又会沾满这一条路的细丝风尘。我们以为自己这一生会走过很多条路,其实,我们只走过了一条,无论向左,无论向右,无论路边有无花木草香,无论路旁有无鸟语呢喃。 路,本没有分别,但人们会习惯将它们赋予一种符号,什么丝绸之路北道、新北道、大海道,不过是应了当时人们眼中的景和心中的情,总要走过,既然是必经,当然愿让美好相随,所以,所有的路终将会走进每个人的心里,而所有的心,也都会在哈密这个甜蜜的地方驻留。 丝绸古道的光芒放射出了这座曾被称为"西域襟喉"的古镇哈密几千年,从汉唐到宋元,再到明清,站在西域文化与内地文化发生交融碰撞的东天山脚下,用历史的角度去品味哈密,你是否能感受到李白那首《关山月》中所表达出的意境呢?
哈密传:西出阳光 作者简介
简单,本名李炜,1975年生人,文化学者,专栏作家,现居新疆哈密市。先后出版《走笔东天山》、《飘在镇西的雪》、《喀尔里克的风》和《斜雨前山》等文化散文四部,近年来主编文化书籍七部,先后在疆内外媒体发表四十余万字,并在多家媒体开设文化专栏。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6.0¥48.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中国庭园记
¥14.2¥26 -
闲雅成都
¥16.7¥46 -
津沽漫记:日本人笔下的天津(八品)
¥14.5¥39 -
日落香江:香港对日作战纪实
¥16.4¥45 -
南京城市史
¥26¥78 -
消逝的天津风景
¥1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