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美术史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1053803
- 条形码:9787501053803 ; 978-7-5010-538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美术史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 内容简介
作为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语境中衍生的词汇与概念,“天下”观念在商周时代初具雏形,并在东周晚期至秦汉时代华夏意识渐趋增强与皇权社会逐步构建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天子统治万民”式的政治与文化意义。 《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将研讨的主题放置在东周晚期至西汉中期政治与社会转型的宽广背景中,采取历时性的写作方式,系统分析从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皇帝在臣僚、工匠的协助下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视觉艺术,去建构与呈现“天下”观念。 就秦始皇时代来说,始皇既可以通过对都城的建构借以塑造沟通天地轴心的中心与威仪观念,也可以在广袤的帝国疆土上通过放置立石,营造行宫、直道、驰道、长城以展现对天下世界的控驭。同时在秦始皇陵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设置一些表现形式特殊的“场景”,如K0007陪葬坑来显示对想象中的“天下”世界进行部分呈现与占有的观念。作者进一步认为汉初诸帝对“天下”观念也有认知,他们也曾经在官僚、工匠的协助下通过塑造一些视觉艺术形式对这种思想展现了某种关注。随着汉武帝的即位,情况又发生了某些变化。 《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接着又研讨了武帝如何借营造上林苑来呈现其对“天下”观念的思考。在分析武帝营造上林苑的若干观念动机后,作者认为武帝对上林苑的几处关键“景观”如昆明池、建章宫太液池的历时性营建,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他借此呈现“天下一家”、“普天之下”式的思想意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也同时注意到在秦始皇至汉武帝时期,一些来自地方上反映宇宙观的祭祀图像也为帝王所利用,并进而被转化为用以展现在皇权社会中,帝王统治合法性与道德性观念的历史进程。此外,位于帝国边域的南越王国也可借一些视觉艺术形式来隐晦地表达其对国家、天下等政治观念的想象与觊觎。凡此种种都显示出这一时期对“天下”观念的图像表现带有某种多元化、立体化与地域化的特征。视觉图像在这一形塑过程中也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它在某种程度上也展现出秦汉帝国的国家形象。而在此一时期衍生的对“天下”观念进行视觉表现的若干“格套”也对其后的中国古代皇家美术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也促使我们更为深入地思考早期中国时代视觉艺术与政治、宗教、思维之间的交相互动。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美术史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 目录
一 周、秦转型与皇权建构
二 早期中国“天下观”研究史略
三 “天下”观:从历史学走向美术史与考古学
四 材料选取与研究视角
贰 秦始皇时代的“天下”观与视觉空间形塑
一 周秦之际的中心、威仪观与视觉展现
二 都城之内:秦始皇时代的都城建构与天地“中心”观
三 都城之外:秦始皇时代对“天下”的整体控驭与空间建构
四 小结
叁 始皇陵陪葬坑对“地下宫殿”与“天下”的展现
一 始皇陵陪葬坑对“地下宫殿”世界的塑造
二 震慑、保护与永存:以K9801陪葬坑为论述中心
三 始皇陵中的地理“景观”:对K0007陪葬坑的解读
四 小结
肆 汉初至武帝时代对“天下”的视觉呈现
一 西汉初期宫廷的“天下”观及视觉探索
二 汉武帝时代营造上林苑的动机与观念来源
三 昆明池、太液池的开凿与“天下一家”、“普天之下”
四 小结
伍 中央、地方与边域:秦皇汉武时代的“天下”观在视觉建构中的交融与对抗
一 齐地“八主”祭祀与秦汉之际皇权建构
二 君权天授:汉武帝时期的太一祭祀与“祥瑞景观”
三 宅院、国家、天下:南越王墓与宫苑遗址出土遗存探究
四 小结
陆 余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美术史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 节选
《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 既然视觉艺术形式被创造于由各种不同的人物、事件、物质所建构的考古与视觉文化空间中,并和上述种种媒介发生着交相互动式的关联。那么在这个具体的历史时段内,仅仅对某一种视觉媒介进行关注,就不一定能够将这些思想、趣味或价值立体而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某一时段内的视觉艺术现象时,能够结合文献,以“整体性与原境性”的视角,对这些视觉艺术材料进行复原与诠释。因此,在《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涉及到对这一时代都城、苑林、皇陵等美术考古遗迹的研究时,将特别注意研讨视觉艺术图像在历史与考古“原境”中的布局、材质、形式、色彩、尺寸、大小、空间放置位置等基本因素。 此外,考虑到秦皇汉武时代对“天下”观念的视觉表现有些时候在一个整体的空间中,是比较隐晦地杂糅在其他图像、思想之中的,如果直接对其分析就湿得比较突兀。因此,《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也试图运用整体与原境性视角,对有关材料进行综合性扫描,并希冀在此基础上敏锐提取其中显现“天下”观念的图像表现形式。譬如:我们如要提取一件铁矿石材料中的铁元素,那么首先就要对这件铁矿石做一个整体的观察、分析,搞清楚哪些是杂质,哪些是铁元素。故而,《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有些章节的讨论即会采取这种方法对有关问题进行综合“提取”分析。 (3)与材料、问题相关的学术概念之提出 正如《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在前文指出的,如果局限于“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传统的术语和概念,该选题将无法进行有效讨论。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有没有在中国历史文化内部生成的学术“概念”,可以对应某一历史时期衍生的造型、视觉艺术语言。前文已经指出,在战国至秦汉中期这一政治与社会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天下”一词已经成为当时皇帝与官僚社会流行的关键词。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显示了当时以皇帝、官僚等为代表的古代中国人对中心、四方、内外、华夷等观念的理解。而这种观念当然可以显示在理论性的文本建构中,但同时也可以由一些独特的视觉艺术形式加以呈现。换言之,这一在战国至秦汉时期渐渐盛行的关键性“政治词汇”,是可以和这一时代由皇室直接推动建构的新兴造型、视觉形式建立起某种内在的逻辑联系的。因此,《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在论述过程中也会广泛研讨在秦皇汉武时代,各类形式表现多样的视觉材料是如何建构或呈现了“天下”观念,并随之提出一些与之密切相关的学术概念,比如中心、四方、威仪、缩微景观、祥瑞图像等语汇作为《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论题的有力支撑。 (4)分层次推进与历时性研讨 《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采取分专题论述,每章所研讨的问题都能独立成篇。但由于该论题是放置在一个具体的历史演进时段下,因此,作者也将致力于促使本文每章节之间能够具有引导论题不断向前递进与深入的结构编排与论析特征。作者也希望将论题放置在历时性时段叙述框架下,即在东周至秦汉政治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研讨从秦始皇至汉武帝时代,每个历史时期的视觉艺术是如何建构或呈现了“天下”观念,在这一展现过程中有没有其他的思想观念被融入其中或与之关联。而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被塑造的视觉形式又是如何凸显、建构与呈现“天下”观念的视觉特征与价值意义。因此,虽然《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美术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各章节讨论的具体问题侧重多有不同,但它们都服务于同一个论述主题,即“秦皇汉武时代的视觉艺术如何展现以帝王为中心的‘天下’观念”。由此,从相互衔接的结构编排来看,它又具有历时性论述与理论思辨的总体特征。 ……
王者无外天下一家:美术史视野中秦皇汉武时代“天下”观 作者简介
刘晓达,1982年生,现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2004年7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秦汉美术史,已发表论文四十余篇。2002年11月获广州美术学院“杨永芳学术论文”奖学金,2007年6月获广州美术学院“方林学术论文”奖学金。2008年8月获“河南省文化艺术论文”一等奖。2015年6月获“第四届全国素质教育优秀教学科研论文”一等奖。2016年6月获“第四届广东省期刊优秀作品”三等奖。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3¥42.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6.5¥45.8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9¥30.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7.3¥48.0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9.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