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改革开放40年经济哲学范畴诠释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改革开放40年经济哲学范畴诠释

作者:张雄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59.6(6.7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改革开放40年经济哲学范畴诠释 版权信息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改革开放40年经济哲学范畴诠释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货币、资本、金融、财富、劳动、欲望、个人、自由、法、自然、创新、消费、发展、正义等15个深刻关联中国人心智发展的经济哲学范畴,集中诠释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如何经历中国现代目前这场少有、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转折的关键过程,叙说着中国现代性发育、发展的很精彩故事。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以经济哲学的视野整理和反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现代性发育的15个观念。它既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的深度把握,又是对共产党发展观念的认识论考察,它体现为一种深刻的社会存在论追问。 本书的学术创新和特色体现在五个方面:其一,立足新时代背景,重新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现代性、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准确勾勒和概括出改革开放40年来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变革图示。其二,在此基础上,用经济哲学特有的范畴整理改革开放40年实践的历史事实,运用知性的判断整合感性的材料,使之成为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历史叙事;其三,通过理性反思,使其升华为具有价值属性的主体精神,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背后发现中国社会历史进步的逻辑思路;其四,通过对15个范畴的梳理、整合、反思,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逐步富裕起来”的正确性;其五,本书并非局限于对历史的分析与思考,而是通过思想观念的分析,为下一步的改革提供塑造“新我”的方法论和思想明证,对未来发展提供前瞻性思考。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改革开放40年经济哲学范畴诠释 目录

总序/燕爽
前言/张雄
数据中国
导论/张雄
一、鲜活的辩证法: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改革
二、从历史走向未来的经济哲学
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改变中国人的生存观念

**章 消费观念
**节 消费观念的学理性追问
第二节 1978-1992年:中国人消费观念的现代性萌动
第三节 1992-2012年:现代性消费观念的充盈及异化
第四节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追求进步的消费观:“理性一绿色一共享”

第二章 货币观念
**节 1949-1978年:既重要又不重要的货币观念
第二节 1978-1992年:思想的解放带来了货币观念的放大
第三节 1992-2012年:从高涨的货币经济到多向度的货币观念
第四节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货币经济深度发展
带来货币观念的理性化矫正

第三章 欲望观念
**节 非理性:欲望概念内涵的多维度诠释
第二节 1949年以来中国人欲望观念的变迁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全面深化改革阶段面临的问题

第四章 财富观念
**节 财富概念的经济哲学诠释
第二节 1949-1978年:注重计划配置、集体积累的财富观念
第三节 1978-1992年:对两个重大问题的反思引发现代财富观念的启蒙
第四节 1992-201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构提供了财富涌流的空间
第五节 2012-2018年:财富共享与人民财富论新时代的开启
第六节 中国人财富观念嬗变的启示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
第六章 经济正义观念
第七章 自然观念
第八章 金融观念
第九章 个人观念
第十章 劳动观念
第十一章 创新观念
第十二章 发展观念
第十三章 资本观念
第十四章 法的观念
后记
展开全部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改革开放40年经济哲学范畴诠释 节选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  (二)经济哲学:三个维度的解析  何谓经济哲学?经济学家通常把它理解为经济学的哲学问题研究。而哲学视阈中的经济哲学,更多地被诠释为哲学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追问,包括:本体论追问——欲望、利益、需要的原在性原理以及恶的历史驱动等问题;关于经济世界是“自然的计划”,还是“历史的计划”的追问——市场自然法则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关系等问题;关于进步观念的追问——财富的增长是否意味着文明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  经济哲学以它特有的思想追问形式,赋予经济世界一种特殊逻辑与思辨:它可以使货币化空间不再是仅靠价格制动的物欲流转的平面世界,而是一个全方位、多向度、充满着变异性的精神与物质相互贯通的立体世界;不再是一个单靠达尔文进化论的规则所能定义的丛林世界,而是一个被不断接受历史化诠释、公理的批判、理性质疑的生存世界。  其一,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经济哲学。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哲学被诠释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副题)。伊林·费彻尔指出:“马克思的目的始终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既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又意味着对它在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说中的理论反映进行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以政治经济学作为反思对象的哲学批判程式,“批判”的含义有三:一是经济学的价值观考问。经济学的原在性价值预设是什么?经济学是以财富为目的,还是以人为目的?经济学应以个人主义的经济学至上,还是以经世济民的经济学至上?政治经济学是人民的经济学,还是少数富有阶级的经济学?二是历史哲学的审查。不驻足于经济事件发生的历史图像的技术描述,而是对特定的经济事件、结构和环境进行必要的“过去一现在一未来”的历史哲学考问,这样,任何经济学范畴在宏大历史规律的追问下,都会消解概念自身的凝固性和绝对性。三是追求辩证逻辑的上升运动。对经济体的分析,将“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即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混沌表象的穿透,力求将*发达的和*多样性的历史的生产组织背后的社会关系本质加以揭示,进而形成科学地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结构、生产关系、基本阶级构成、经济危机等的范畴体系。显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学科优势在于:对经济所关涉的思想维度、政治维度以及历史价值维度给予高度重视,由单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直接转入系统分析的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术资源。  其二,作为“经济学方法论”的经济哲学。经济哲学注重方法论与研究范式的导人,因此,经济哲学又被称为经济学方法论。丹尼尔·豪斯曼在《经济学的哲学》-书中指出:“有关经济学方法论的问题——包括经济学的目标、确立经济学命题的方法、经济学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与自然科学概念的关系等——都是哲学问题。”学界认为,经济学方法论内容繁杂,争议较大的是对实证经济学、规范经济学和经济学艺术三种根本方法的价值取舍。实证经济学是形式化的、抽象的,关心的是支配经济活动的力量;规范经济学是道德维度的,关心的是应当是什么的问题;经济学艺术关注政策问题。从辩证哲学的角度判断,三者都不能缺少。那种只承认实证经济学,拒斥经济学的道德和政策功能的观点是极端片面的。  ……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改革开放40年经济哲学范畴诠释 作者简介

  张雄,1953年出生,安徽安庆人,哲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现任全国经济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上海财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的专家津贴享受者。出版专著5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学术论文6篇,另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学术月刊》《江海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5篇,在《人民日报》发表理论文章17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项,中国图书奖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共计13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