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精神生产创新论

精神生产创新论

作者:吴朝邦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7.0(7.5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精神生产创新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7197909
  • 条形码:9787307197909 ; 978-7-307-19790-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精神生产创新论 本书特色

《精神生产创新论》以精神生产的创新为研究重点,面对旧有研究中相关理论难点概念不明确、理论太过抽象、与生活实践相差甚远、关于“创新”缺乏深厚的理论支撑等问题,做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展开研究,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为绪论、精神生产的理论渊源与概念确定、精神生产与创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总体社会生产理论中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创新的特征与分类、精神生产创新的发生机制与当代典型组织形式、精神生产创新的作用、精神生产创新对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意义。

精神生产创新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精神生产的创新为研究重点,面对旧有研究中相关理论难点概念不明确、理论太过抽象、与生活实践相差甚远、关于“创新”缺乏深厚的理论支撑等问题,做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围绕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生产理论展开研究,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为绪论、精神生产的理论渊源与概念确定、精神生产与创新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中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创新的特征与分类、精神生产创新的发生机制与当代典型组织形式、精神生产创新的作用、精神生产创新对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意义。

精神生产创新论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1.对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形成过程的研究
2.对精神生产的理论范畴的研究
3.对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关系的研究
4.对精神生产特征的研究
5.对精神生产与社会分工关系的研究
6.对精神生产与意识产生关系的研究
7.对精神生产与社会总体生产的关系的研究
8.对精神生产产品表现形态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技术方案(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四点
四、研究思路

**章 精神生产的理论渊源与概念确定
一、精神生产的理论渊源
1.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精神生产理论的提出——探究内在财富增生的来源
2.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精神生产——认为是人主体性外化和对象化的生成
3.马克思主义奠基人将精神生产纳入社会生产理论——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才是生产性的生产
二、精神生产的概念界定不清及其原因
1.目前学界对精神生产的概念界定不甚明晰
2.精神生产概念不明的原因
3.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精神生产的相关论述
三、精神生产概念的确定
1.根据什么确定精神生产的内涵与外延
2.精神生产概念不应脱离财富增生这一逻辑起点以及社会生产理论的整体框架

第二章 精神生产与创新的关系
一、创新是精神生产*本质的特征
1.精神生产是意识的高级形式或社会意识的生产
2.精神生产是社会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3.精神生产是观念地把握世界的过程
4.精神生产是一种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活动
二、精神生产与创新的内在联系
1.生产性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精神生产是新增社会财富的精神劳动
2.精神生产产生的不是已有的知识,而是生产出新的知识
3.创新概念的历史演变
4.精神生产是探索主客观世界的统一,表义就是创新

第三章 马克思总体社会生产理论中的精神生产
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1.“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
2.精神生产曾被物质生产“隐没”
3.精神生产有日益摆脱物质“纠缠”的趋势
4.精神生产日益摆脱物质“纠缠”,但未脱离物质基础
5.创新给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划出一条界线
二、精神生产与人自身生产的关系
1.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关系被忽视
2.人自身的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过程同一
3.人自身的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相互作用
4.研究人自身的生产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意义
三、五种基本社会生产形态中的精神生产
1.五种社会生产形态
2.五种社会生产中的精神生产

第四章 精神生产创新的特征与分类
一、精神生产创新的特征
1.自由性与自觉性
2.探索性与创造性
3.无消耗性与共享性
4.不平衡性与可超越性
5.传承性与依附性
6.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7.可阻遏性与可引导性
8.情感赋予性与智力投入性
二、精神生产创新的分类
1.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
2.与主体分离的和与主体不分离的
3.按照生产是否正在进行,可以分为文化知识资源和新增的财富
4.按照产品是否自然存在,可以分为发现与发明
5.实践技术与科学理论
6.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7.物质形态的和非物质形态的

第五章 精神生产创新的发生机制与当代典型组织形式
一、精神生产创新的发生机制
1.精神生产创新起始于社会外在需要
2.精神生产创新的内在思维激发
3.精神生产创新的外部思想约束
二、精神生产创新的当代典型组织形式
1.人文科学生产典型——智库
2.自然科学生产典型——科研机构

第六章 精神生产创新的作用
一、精神生产创新成为当今时代“普照的光”
1.马克思“普照的光”思想的提出
2.精神生产按照自身内在逻辑加速发展
3.精神生产日益发展成为“普照的光”
二、精神生产创新对直接生产的作用
1.精神生产改进生产力,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
2.精神生产扩大生产规模,自动化解放物对人的压迫
3.精神生产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联系更便捷广泛
4.精神生产改造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创新成就财富
5.精神生产改变社会分配方式和阶层结构,创新替代知识成为力量的象征
6.精神生产改变社会权力和组织管理结构.人的内在精神“隐没”外在物质
三、精神生产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因素
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精神生产创新决定生产生活方式
3.精神生产创新改造生产力要素
四、精神生产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
1.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科技创新
2.精神生产创新造就国家软实力
3.精神生产创新成就国家军事硬实力
五、精神生产创新是改革开放的基础条件
1.改革开放实质上就是宏观意义上的精神生产创新
2.精神生产创新为开放奠定制度基础
3.精神生产创新使改革开放立于不败之地
六、精神生产创新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手段
1.生态危机的危害
2.精神生产推进生态生产
七、精神生产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动力
1.中国梦的提出本身就是一次思想创新
2.科技创新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3.文化创新凝聚民族精神,助推民族振兴

第七章 精神生产创新对建立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意义
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发展
1.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提出
2.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发展
二、必须“以人为本”,为创新确立主体意识
1.人是精神生产创新的唯一主体
2.精神生产创新必须“以人为本”
三、树立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为创新提供思想前提
1.自由的由来与层次
2.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3.自由与精神生产创新的关联
四、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与智库,为创新造就
人才基础
1.反思“钱学森之问”
2.改革教育体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3.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智库,提升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精神生产创新论 作者简介

  吴朝邦,男,汉族,湖北通城人,出生于1978年2月,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现为武汉东湖学院思政课部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法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及创新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新闻报道100余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