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白菊荣评传

白菊荣评传

作者:贺宝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8.6(6.8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白菊荣评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035709
  • 条形码:9787519035709 ; 978-7-5190-3570-9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白菊荣评传 本书特色

白驹荣在粤剧界较早将观众难以听懂的舞台官话改唱白话(即广州方言)。他的念白,有声有味,富有音乐感,演唱吐字玲珑,叮板扎实,感情细腻,运腔简朴流畅,跌宕有致,令人感到韵味无穷。他经过反复实践,发展了金山炳的“平喉”(即小生演唱由假嗓改用真嗓),成为粤剧的一种主要唱法,对发展粤剧唱腔艺术做出了贡献。 尚德贤、张紫伶编的《白驹荣评传/中国艺术家评传》是一部传记作品,介绍了白驹荣的艺术人生。

白菊荣评传 内容简介

  《白驹荣评传/中国艺术家评传·戏曲卷》介绍了戏曲艺术家白驹荣的家族身世、教育承传、艺术人生和舞台创造等,也酌选精彩而有历史价值的照片,以期图文并茂,赏心悦目。评传强调文献记载、口述历史与适度评述相结合。附录包括大事年表、源流谱系等,

白菊荣评传 目录

**章 艺海沉浮
一、投身梨园
二、肚饿偷鞋
三、初上大班
四、进入四大名班
五、初演《再生缘》
六、忆千里驹
七、在传统基础上创新
八、省港大班
九、远赴三藩市
十、难忘薛五哥
十一、铁蹄下挣扎
十二、被迫息影舞台
十三、重见天日
十四、喜返粤剧舞台
十五、《二堂放子》的探索
十六、演好两个丑角
十七、在北京的日子里
十八、和孩子们在一起

第二章 评论集汇
一、中国戏剧界的保尔·柯察金
——忆著名粤剧艺术大师白驹荣
二、我永远铭记着他
三、纪念白驹荣同志
四、长念难忘
——纪念白驹荣
五、剧坛奇人,风范永存
——纪念白驹荣
六、“戏改”干部的益友良师
——纪念已故粤剧大师白驹荣
七、品格高尚艺术常青
——缅怀白驹荣同志
八、长存风范耀梨园
——纪念已故著名粤剧艺术大师白驹荣
九、琐谈白驹荣同志的表演艺术
十、白派唱腔艺术探索
十一、怀念著名粤剧大师白驹荣
十二、回忆《竹伯返唐山》
十三、回忆
十四、怀念白驹荣七叔
十五、缅怀七叔白驹荣
十六、纪念粤剧界的不老松
十七、难忘的往事
十八、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十九、忆七叔
二十、缅怀七叔万缕情
二十一、台上情真台下真情
——怀念白驹荣同志
二十二、怀念吾师白驹荣
二十三、白校长,我们永远忘不了您
二十四、丹心浑未化碧血已先成
——纪念白驹荣校长逝世十五周年

第三章 驹荣文汇
一、写在国庆10周年前夕
二、我对整理粤剧遗产的一些认识
三、40年来粤剧表演艺术的变化
附录:粤剧艺术大师白驹荣年表(1892年至1974年)
展开全部

白菊荣评传 节选

  《白驹荣评传/中国艺术家评传·戏曲卷》:  **章 艺海沉浮  白驹荣口述尚德贤整理  1892年,我出生于广东省顺德县大良镇勒流乡龙潭村一个贫苦的家庭。原姓陈,小名陈荣,字少波。我的父亲陈厚英是个粤剧小演员,收人低微,仅能勉强维持两餐。因发妻无生育,再娶李氏为妾,我是李氏所生。我刚满9岁那年,父亲病故。母亲和我顿失所依,孤苦凄凉,在乡间无法维持生活。母亲不得不忍痛将我送到广州跟随“大母亲”生活。幸而“大母亲”待我像亲生骨肉,10岁送我入学读书,我的生活算是有了依靠。可惜好景不长,“大母亲”家境也日渐穷困,没法继续供我念书,14岁我便失学。为了帮助“大母亲”的家计,我只好到社会上谋生,*初到顺德县勒流乡投靠亲戚,在他们经营的纸扎店当小工,但是做这种手艺,是有食无工(钱)的。  1909年,我从勒流回到广州,在一家鞋店站柜台。柜台站久了,年龄一天天大了,我一心想找份收人较好的工作。但由于自己欠缺社会经验,不懂得世途险恶,在和顾客的交往言谈中,常向他们表示自己心中的愿望。一天,有个顾客说,可以介绍我到一家洋行做工,要100元(白银)介绍费。我信以为真,满心高兴,回家央求“大母亲”筹借100元,交给这个介绍人。哪知交钱后,此人杳无音信,我才知被骗了。可是,鞋店的工作已辞退,我回家受到了“大母亲”的严厉斥责,心里很难过,思前想后,真感到天下虽大,却无我立足之地。  一、投身梨园  19岁那年(1911年),我失业在家。不为“大母亲”所容,心里很苦闷,在无计可想的时候,便想继承父亲旧业去做戏剧演员。但当时社会普遍歧视戏子为“成人不成器”的“下九流”,低人一等,我有点儿拿不定主意,怕遭别人的白眼,但为了生活,终于硬着头皮请友人介绍我到“天演台”戏班里学戏。  在“天演台”戏班,我拜郑君可为师,他是班里的正印花旦。  “天演台”戏班,不属“八和”红船班的范围,名叫“改良志士班”,是用白船的。清朝末期,这种“志士班”在广州有好几班,如“优天影”“国风社”“振天声”等。这些戏班子由辛亥革命中的一些爱国青年、学生和报馆记者组成。开始时,他们以市郊花地和黄沙等地作为活动学戏的地方,日间排戏,晚上问或演出。他们的活动虽然被当地警察局侦知并注意,但碍于他们多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教徒,清朝廷官员害怕洋鬼子的势力,不敢公开禁止他们的活动。  “志士班”人员除排戏、演出外,还进行宣传反清的革命工作,鼓舞民众的革命热情和爱国精神。有位报社记者名叫黄鲁逸,写了许多反映清朝黑暗统治的剧本。我初到“天演台”戏班,经常听到一些老倌(主要演员)对我们青年人谈论“嘉定十日”“扬州屠城”“广州大屠杀十八甫路”等悲惨故事以及清政府如何腐败、帝国主义怎样侵略中国(如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鸦片战争”“割让香港给英帝国主义”等),提出要唤起民心,推翻满清王朝。我听了非常激动。  “天演台”所演剧目主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改良戏,曲词多用广州方言。演出剧目有《火烧大沙头》《贼仔升官》《戒洋烟》《虐婢报》《徐锡麟》《秋瑾》等,都是揭露和讽刺清王朝统治者的残暴与黑暗、提升民族气节和反抗精神的戏,当时很受广大人民的欢迎。每当戏班从农村回到广州的各大戏院演出,都会特别将各地农民送给戏班的锦旗和白帐挂满舞台、座位两旁和戏院大门。这样的布置对观众的影响很大,效果很好。戏班里的骨干成员多是爱国青年。  在戏班学戏,生活艰苦,除了两顿半饱不饱的饭,什么也没有。每餐由“柜台”发菜钱(每人发给1个铜板,1个铜板等于10个铜钱)。天天吃青菜汤,真难下咽。当学徒的连晚上睡觉也没有固定的地方。不管在舞台或船上,只有没人睡的床位你才能躺下睡一觉,并且都是“孑子仔”(即两人共睡一床)。这种学徒生活按行话说,便是“食无时候,困无窦口”。  师傅郑君可认为我的相貌还不错,要我跟他学“旦行”,可我不甚愿意学这个行当而想学“小生”,他便不再理会我了。自此,我变成个无师之徒,学无所从,一切都得自己想办法。在班里,除了白天和晚上专心看演出外,为了获得老前辈的帮助指点,我按照徒弟对师傅应有的规矩,主动为老师们买茶、冲茶、打扇、松骨,争取老师们给我教艺。剧务吴友山认为我的嗓音好,愿意收我为徒,于是我签了3年师约,拜吴为师。  友山师傅对我严格要求,悉心教导。不管是叮板、唱腔,还是眼法、身段,都一丝不苟,偏一点儿也不行,使我学有所依,上了正道,学艺之心更切。我除了跟师傅练功外,在空闲时还和两三个师兄弟,学习主要老倌的表演身段、唱腔和叮板,加强基本功锻炼。为了熟悉每出戏的“排场”和专曲、专腔,不管是日场戏还是夜场戏的演出,我都专心注意观看,把每个角色的表演动作印入自己的脑子里。待戏演完,别人都休息了,我还要把一天所学到的表演动作再进行反复的练习。不这样苦学勤练,便记不牢,学不到。戏行老前辈常说:“台下十年,台上一现。”这句话对我们年轻一辈,是很有教益的。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