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中国艺术学文库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034344
- 条形码:9787519034344 ; 978-7-5190-343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艺术学文库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 内容简介
向文明中国的“生活美学”,亟需返本而开新,那就要复兴生活美学的“中国文明”,同时要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当代艺术。生活美学,就是一种关乎“审美生活”的存在之学,也是追问“美好生活”的幸福之学。中国人的美学,自本生根地就是一种生活美学,这个传统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延续至今。
中国艺术学文库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 目录
**辑 生活美学:中国与全球
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
生活美学:全球美学新路标
生活美学:是什么?不是什么?
生活美学与当代中国艺术史
广义与狭义的西方生活美学
西方生活美学专著五种
走向生活美学的“生活美育”
以“生活美育”建成观赏文明
审美生活:文明素养?文化人权?
从“艺术终结”到“生活美学”
第二辑 中国艺术观:当代性转换
走向“新的中国性”艺术观
建构“新的中国性”美术观
生活美学:建树中国美术观的切近之途
当代需要何种“中国性视觉理论”
过去需“西体中用”,现在要“中体西用”
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的中国性”艺术
以“生活美学”革新当代艺术观
第三辑 美学与艺术:中国化历程
何谓美学“中国化”
走上美学研究的“中国化”之路
融人“全球对话主义”的中国美学
“美学译文丛书”的复出
“分析美学”在中国
“哲学”与“美学”的汉语创生.
“美术”与“艺术”的汉语源流考
从中国“美学”到“中国”美学
比较美学、跨文化和文化间美学
当代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
在文化间架桥的当代美学
艺术学:舶来品,还是本土货?
第四辑 知人论世:对话美学家
当今艺术理论的“哲学化”——与丹托的对话之一
丹托的姗姗来迟号晗逢其时
素描李泽厚
从“人化”启蒙到“情本”立命——如何盘点李泽厚哲学?
新版《朱光潜全集》的真正分量
细读朱光潜中英文手稿印象
宗白华所践行的“生命风度”
蔡仪的自然美论与“自然全美”
王朝闻先生的“家”和“背影”
王朝闻艺术批评的“土方法”
追忆城市美学家佩措尔德
神林恒道的日本生活美学
第五辑 艺术终结:终结在何处
如何释读“艺术终结”?——与丹托的对话之二
终结之后的艺术当代状态——与丹托的对话之三
艺术终结由谁先提出?——与卡特的对话之一
艺术终结向哪方发展?——与卡特的对话之二
艺术终结于何处?
艺术终结与现代性的终结
当代艺术理论的“死胡同”
亲历艺术终结的全球化语境
第六辑 世界艺术史:全球新视野
走向文化多元化的“世界艺术史”
西方艺术史:四种单线叙事模式
全球艺术格局:单向流动?多元互动?
谁来撰写全球艺术史有合法性?
“亚洲现代性”:中日韩的比较与交锋
东亚学术性何处寻:以韩国当代艺术为例
艺术的全球化:向左走?向右转?
国际前卫艺术的“关系主义美学”
第七辑 当代艺术:当代中国性
视觉艺术大师来华与中国艺术的嬗变
《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出版
当代中国艺术的“书法性”表现
谁在“妖魔”化?妖魔“化”了谁?
建构“国家艺术体制”的新途
市场双刃剑穿透当代艺术
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嬗变”
库奈里斯贫穷艺术的“中国性”呈现
解构抽象表现模式,建构“自然呈现主义”
“上水”“上墨”“上茶”之哲学
走向影像化的“上善若水”
不“雕”不“塑”,有“影”有“相”
数码艺术的“新科技美学”之思
高科技能否“延展生命”?新媒体如何“恢复美感”?
从“生活美学”定位公共艺术
第八辑 门类艺术:影视、舞蹈与设计
电影媒介:从“现实”还是“世界”出发?
电影拍摄:不在场却在存留世界
电影银幕:遮蔽在场与框架结构
观众与演员:电影内外的“人之要素”
电影也是“假装的视觉游戏”
“非人工性”:再看电影与绘画之分
巴赞的电影本体论:新旧与对错
反思巴赞的“照相写实主义”
本体问题转换:电影的边界在哪里?
作为“移动影像”的电影存在
作为“大众艺术品”的电影播放
旧电视本体论:从技术到文化的规定
以技术本体为基:作为“移动影像”的电视
媒介融合的挑战:电视“模板”的数位化拓展
回归到生活本体:趋向“生活美学”的电视
看电视的生活:在“电视世界”中来存留世界
设计:在审美自律与社会他律之间
当代“舞蹈理论”如何生长
大舞蹈与大美学的本土融合
“科学之美”与“美的真理”
结语 走向全球与回归本土的“生活美学’’
一、“生活美学”的缘起与起源
二、“生活美学”的本土化建构
三、“生活美学”的全球化贡献
四、“生活美学”的艺术与文化
五、“分析美学”的中国开拓者
后记
中国艺术学文库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 节选
《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艺术学理论文丛·中国艺术学文库》: 在中国与西方美学界,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回归“生活世界”来重构美学的取向。这种美学在当代欧美被称为“日常生活美学”,而在中国则被称为“生活美学”。生活美学在中国的建构,一方面力图摆脱“实践美学”的基本范式,另一方面又不同于“生命美学”的旧模式。 忘记生活世界,终将被生活世界所遗忘。与其他学科相比,美学更需回归生活世界来加以重构,这是由美学作为“感性学”的学科本性所决定的。 这种美学新构的现实性要求还在于:在全球化的境遇里,人们正在经历审美泛化的质变,这包含着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滋生和蔓延;另一方面是“艺术的生活化”,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 实际上,我们在面对艺术时,一定意义上就是面对生活美学;我们在审美化观照生活时,一定意义上也是依据艺术的。然而,当代中西美学所面临的历史语境并不相同。在欧美学界,所谓日常生活美学的当代出场,乃是对“分析美学”占据主流的以艺术为绝对研究中心的强大传统的反动,于是选择了回到“更广阔的世界本身”,从而认定在日常生活美学中欣赏到的属性就是被经验事物的属性,而并非从我们经验的世界中被抽象出来的对象。 然而,我们所谓的生活美学却并不等同于日常生活美学,而是一种介于“日常性”与“非日常性”之间的美学新构。这就是说,生活美学既认定美与日常生活所形成的连续性,又认为美具有非日常生活的另一面,尽管它们在摒弃主客两分思维模式方面是如出一辙的。 追溯本源,在中国本土的丰富思想中,历来就有“生活美学化”与“美学生活化”的传统。在中国古典文化看来,美学与艺术、艺术与生活、美与生活、创造与欣赏、欣赏与批评,都是内在融通的,从而构成了一种没有隔膜的亲密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古典美学就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美学,中国古典美学家的人生就是一种“有情的人生”。他们往往能体悟到生活本身的美感,并能在适当的地方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从庄子的“美的哲思”到明清的小说批评,那种生活见识与审美之思的融合,皆浸渍了中国传统原生的美学智慧。 当代中国美学原论的建构往往缺乏本土文化的积淀,无论是囿于“实践一后实践”范式的现代性的建构,还是深描“生活审美化”的后现代话语,显然都太西方了! 其实,生活美学从本根上来说恰恰是一种*具本土特质的美学。这可以从中国思想的儒家主干中得见分晓,儒家美学就是一种以“情”为本的生活美学。 在新近发现的“郭店楚简”中,儒家重“情”的思想取向被重新彰显出来,所谓“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特别重要的是,在《语丛》里出现了“礼因人之情而为之”和“情生于性,礼生于情,严生于礼”的看法,在《性自命出》里又出现了“礼作于情.或兴之也”的观念。无论是“礼生于情”还是“礼作于情”,都强调了礼的根基就在于喜怒哀乐之情,“兴”恰恰说明了这种情的勃发和滋生的特质。 我们过去对于儒家美学的哲学化解读,往往尽着欧洲哲学研究的色彩,诸如仁学作为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或者认定儒家美学的核心就在于美善合一。这种思路显然是一种用西方哲学思维模式过度阐释儒家思想的结果。 然而,从“生活儒学”的角度来解读儒学,似乎更能回到原初的语境来言说问题,儒家美学的基石实际上就是生活践履之“礼”与生活常情之“情”及其统一。 ……
中国艺术学文库生活美学与当代艺术 作者简介
刘悦笛,“生活美学”倡导者与“分析美学”研究者,2003年起任职于*******,北京大学博士后,美国富布莱特访问学者,曾任国际美学协会(IAA)五位总执委之一,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美学》杂志执行主编之一,Comparative Philosophy 杂志编委。主要著作有《生活美学》、《分析美学史》、《艺术终结之后》、《视觉美学史》、《生活中的美学》、《当代中国美学研究(1949-2009)》(合著)、《世界又平又美》、《无边风月:中国古典生活美学》(合著)。主编 Subversive Strategi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当代中国艺术激进策略》,布里尔出版社2011年版)、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East and West (《生活美学:东方与西方》,剑桥学者出版社2014年版)、《美学国际:当代国际美学家访谈录》、《文化巨无霸》。译著有《美学、心理学和宗教信仰的演讲与对话集(1938-1946)》、《艺术及其对象》、《环境与艺术》、《全球化的美学与艺术》。在《国际美学年刊》和《东西方思想杂志》等发表英文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哲学、美学伦理与文化艺术,在中国美术馆等策划多次艺术展览,其《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13.8¥32.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5.4¥48.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