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 (一函2册)
-
>
方剂学
-
>
(精)河南古代医家经验辑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医案摘奇·雪雅堂医案合集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外科方外奇方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用药禁忌书
-
>
中医珍本文库影印点校(珍藏版):沈氏女科辑要笺疏
唐宋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755244
- 条形码:9787507755244 ; 978-7-5077-552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唐宋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内容简介
我从1972年开始讲授中医基础理论课,当时叫《中医学基础》,其内容和后来的《中医基础理论》讲义不太一样,并包含有中医诊断学的部分内容,如四诊、八纲等。后来遵照***“教材要彻底改革”的指示,为适应中医药教育革命发展的需要,1973年6月国家组织了全国中医学院教育革命经验交流学习班。学习班经协商确定由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成都、湖北、辽宁、江西等22所中医学院分工协作,集体编写了《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内科学》《外伤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等18种中医学院试用教材。编写单位的同志们认真负责,及时召开了各科教材协作编写会议,总结了中医院校教材改革的经验、教训,努力使教材内容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编写团队采取了领导、教师、学生三结合的编写方法,在保持中医学理论的系统性和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完整性的同时,介绍了一定的现代医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注意切合中医学院培养人才的需要。1974年《中医学基础》试用教材出版了,内容包括绪论、阴阳学说、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理、诊法、辨证和治则8个章节。此次编写的试用教材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后来以此为蓝本,并参考1977年由北京中医学院牵头主编的《中医学基础》教材,重新进行了修订,在内容上增加了部分古代医学原文,充实了病机分析,为便于教学,删除了“常见症状鉴别诊断”一节,将结合临床实际的内容充实于有关章节,于1978年5月又再次出版了《中医学基础》教材。 由国家组织编写并审定的高等中医院校教材从初版开始,其间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再版,对系统整理中医药理论、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中医教学的不断发展,原有教材也不能满足并适应当前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为了提高教材质量,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1982年10月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药教材编审会议。首次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建立了32门学科教材编审小组,根据新修订的中医、中药等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修订了各科教学大纲,并编写了一套新的教材。在各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贯彻了1982年4月卫生部在衡阳召开的“全国中医医院和高等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汲取了前几版教材的长处,综合了各地中医院校教学人员的意见,尽量减少各学科间教材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某些脱节。 这套教材有《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等32门,从此《中医学基础》就更名为《中医基础理论》了。后来内容虽然在不断修订,但大多只是章节上的调动、题目上的位置变化而已。所以,在我2000年退休以前使用的《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就是这样根据多次《中医基础理论》讲义的改革、变化,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讲课经验和体会,而不断修改、提炼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各专业和各层次都能使用的讲稿——《唐宋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数十年来,我用此讲稿讲授了不同的专业和层次的课程。讲授的专业有中医、中药、针灸、骨伤和中西医结合等,讲授的层次有专科、本科、研究生、西学中班和中基师资进修班等。由于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学时的多少不同,学生的学习目的、要求也不同,我在讲课时会酌情增减其内容,但基本内容和重点章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用此讲稿授课,学生的反映普遍较好。他们认为讲授内容易懂、易记、比较全面。有些中基师资班的同学把我的讲课笔记和录音进一步整理成讲义,回原单位后继续教学使用。西学中的同学们反映也很好,如1977年我在原北京军区总医院讲课时,多数同学都是主治医师以上的临床医生,他们的反应是:本来在西学中期间准备抽出时间复习复习外语,以便将来晋职考试之用,后来听了我讲授的《中医学基础》,觉得内容丰富多彩,并能听得懂、记得住、学进去,况且这些理论对于搞临床实用价值很大,因此他们放弃了复习外语的想法,认认真真地学习了中医药理论知识。
唐宋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目录
一、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四、为创立我国统一的新医药学而奋斗
第二章 统一整体观
**节 人与自然
一、气候和地区差异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二、气候和地区差异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三、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
第二节 局部与整体
一、从人体的组织结构上看
二、从生理活动上看
三、从病理变化上看
第三节 形态与机能
一、形态与机能
二、精神与形态
第三章 阴阳五行
概述
**节 阴阳学说
一、概述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藏象
**节 概述
一、藏象
二、何为藏象学说?
三、脏腑学说的形成,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四、藏象学说的特点
五、藏象学说的内容
六、脏腑的功能属性
第二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脏腑之间的关系
四、饮食劳逸
……
第五章 经络
第六章 气血津液
第七章 病因与发病
第八章 病机
第九章 防治原则
第十章 教学体会和中医基础理论探讨
唐宋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节选
《唐宋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主要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 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疏泄:肝主疏泄是指肝性柔和,疏通畅达,不郁不亢的生理特点而言。肝的疏泄功能表现按讲义上讲是三个方面。而实际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疏泄气机,调节精神:肝气的特点是喜条达而恶抑郁,有升(生)发透泄的作用。它关系着全身气机的调畅问题。气机的升降出入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基础形式,所以,气机畅通与否,不仅关系到本脏,影响着其他脏腑功能,而且也关系到全身精神情志的变化。因而,肝疏泄正常,气机和调,心平气和,心情舒畅,肝疏泄失常,情志抑郁,沉闷,或者过亢兴奋,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如精神抑郁的症状是:胸胁胀满,乳房胀痛,郁郁不乐,多疑善虑,沉闷欲哭;精神亢奋的症状是:急躁易怒,头胀头痛,失眠多梦,血压升高,哭笑不休。 反过来讲,精神的异常变化,除有内在因素外,另外还有外界的精神刺激,如因诬陷或冤假错案,或祸害之虑,或苦吏之刑,或大恼大怒等引起的精神疾病均属于伤肝,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造成,所以有“暴怒伤肝”的理论。 (2)疏泄胆汁,协助运化:肝的疏泄功能不仅可以调畅气机,疏泄情志,而且还是促使胆汁分泌排泄,协助脾胃升降,保持消化功能正常的一个重要条件。假若肝疏泄功能失常,不仅影响脾的升清,还能影响胃的降浊,从而出现一些消化功能不良或紊乱的病变。 临床上常碰到因肝疏泄失常而见到的肝脾症状如下: 疏泄失常:肝气郁结——胸胁胀痛,急躁易怒。 肝气犯胃——兼见纳呆呕吐,恶心,嗳气等(胃气失降)。 肝脾不和——兼见腹胀便溏(脾气失升)。 如《素问·宝命全形论》:“土得木而达。”《血证论》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其次,因为肝疏畅气机,气能行水,所以肝借助疏泄的作用,还可以疏利三焦,通调水道,推动水液的代谢。如鼓胀(肝硬化腹水),即是典型的病例。 《金匮要略·水气病篇》说:“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腹痛。” 气机不畅,水液不行的机制:气机不畅,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水液不行,形成水肿。 2.肝藏血 肝藏血,主要是指肝脏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而言。肝有“血库”之称。 血液在脉内的流动量,是随着人体的活动情况而增减的。当人体劳动活动量大的时候,机体的血液需要量增多,肝就把所贮藏的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以供应正常技能活动的需要。当休息安静或入睡的时候,全身各器官的功能活动相对减弱缓慢,所需要之血量相应减少,大量的血液即归于肝脏贮藏起来,这种生理的贮藏和调节,肝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素问·调经论》:“肝藏血。”唐代王冰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肝主血海故也。”《素问·五脏生成论》:“人卧血归于肝。”《医学入门》:“人动则血运于诸经,静则血归于肝。” 若肝藏血功能失常,会出现一些血液方面的病变。 肝藏血失常:肝血不足,则两目昏花,筋肉拘挛,屈伸不利,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肝气横逆,血随气乱,则见吐血,衄血,妇女血崩等症。 藏血与疏泄的关系:疏泄重在条畅气机,藏血实为调节血液,气与血,如影随形,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疏泄正常,气机条达,血流无阻;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气不行血,则气滞血瘀。 《血证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 ①例如:肝疏泄失常而致的气滞血瘀证:可见胸胁刺痛,经行不畅或有血块,甚至经闭、瘾瘕。 ②若因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上涌,则见面红目赤,呕血,衄血。 3,主筋,其华在爪 (1)筋的含义和作用: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节。筋的收缩弛张,能使关节运动自如,是联络关节、肌肉,主司运动的一种组织。 《素问·痿论》:“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宣明五气论》:“久行伤筋。” (2)主筋:肝所以主筋,是因为全身筋膜都是依赖肝血的濡养,才能强健有力,保持关节的屈伸活动自如。 《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痿论》也说:“肝主身之筋膜。” 若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轻则不耐劳动,重则筋骨无力,关节屈伸不利。若邪热劫津,津伤血耗,血不养筋,则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3)其华在爪,爪即爪甲(手指甲,足趾甲),爪为筋之余,津为肝所主,筋赖肝血的所生,爪的营养来源和筋相同,因此,肝与筋之虚实盛衰,常常可以从爪甲的变化上反映出来,故望爪甲对判断肝与筋的生理病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华在爪:肝血充足,筋力健壮,则爪甲坚韧,透明光泽;肝血不足,筋骨无力,则爪甲薄软,枯槁灰暗无光,甚至变形脆裂。 故望指(趾)甲,对判断肝与筋的生理病理有一定参考价值。 ……
唐宋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作者简介
唐宋,1966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卫生部(现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确定的第四、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河南中医学院教务处处长、中医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所所长、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管理研究会理事、河南卫生经济研究会理事,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0部,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称号。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工作4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学验俱丰,擅长治疗脾胃、肝胆、肿瘤、呼吸、妇科等杂病,在脾胃病治疗方面有独到的经验和系统的学术思想。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29.9¥3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6.0¥48.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国医大师张磊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14.7¥39.8 -
中医入门必背歌诀
¥16.4¥38 -
中医专家大讲堂
¥17.1¥39.8 -
中医传薪录-华夏中医拾珍-第四辑
¥14.2¥29.5 -
五运六气:中医精准诊疗解密
¥36.9¥49.8 -
解读《伊尹汤液经》
¥4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