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教化与皇权之间:西汉中后期政治文化专题研究
¥32.3¥85.0(精)停车暂借问
¥29.8¥49.8神秘文化的启示-纬书与汉代文化
¥20.7¥45.0十四村
¥27.9¥49.0杨树达讲汉代婚丧礼俗/大师讲堂学术经典
¥29.9¥59.8
越文化研究丛书中古会稽士族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26308
- 条形码:9787520326308 ; 978-7-5203-2630-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越文化研究丛书中古会稽士族研究 内容简介
一切文学、历史、哲学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一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会稽士族是有别于侨姓士族、吴郡士族的独立的历史存在,有其自身的独优惠值,本书以文化为主体,重点考察会稽士族在中国文化中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全书以总论和分论来结构。总论四章。靠前章分析东汉会稽文化的儒学化和会稽士人的兴起,以及东吴会稽士族的文化生态传承。第二章考察侨姓南迁后会稽文化生态的演变,包括东晋会稽文化中心的形成、会稽名士生活与中国士人文化传统。第三章是南朝会稽文化的发展。包括在会稽的南朝名士的隐逸情怀、谢灵运与山水诗的繁荣、佛道文化对文艺的影响。第四章总论中古会稽士族的学术著述及贡献,分别以表格的形式将会稽士族的著述从经、史、子、集四方面作全面统计,并根据统计分析某类著述分布的朝代、家族、著述的学术重点等,很后总结中古会稽士族的主要学术贡献。分论三章。分别从会稽余姚虞氏、会稽山阴孔氏、会稽山阴贺氏三大家族的发展历程,来考察各自家族在各个时期所做出的文化贡献,同时,重点考察家族中的个体对中华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意义和价值。
越文化研究丛书中古会稽士族研究 目录
**节秦汉移民与会稽人口结构的变化
第二节汉代会稽文化的儒学化转变
第三节东汉会稽士人的兴起与会稽士风学风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东吴时期会稽士族文化生态的传承
第二章侨姓南迁东晋会稽的文化生态演变
**节东晋会稽文化中心的形成
第二节名士生活与士人文化传统
第三章南朝会稽文化的发展
**节南朝在会稽的名士
第二节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兴盛
第三节佛教文化与会稽文艺
第四节道教文化与会稽文艺
第四章中古会稽士族的学术著述
**节经学著述与分布
第二节史学著述与分布
第三节子部著述与分布
第四节集部著述与分布
第五节中古会稽士族的主要学术贡献
分论
第五章会稽虞氏家族及其学术贡献
**节东吴会稽虞氏文化大族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东晋会稽虞氏学术的全面兴盛
第三节刘宋末南齐虞氏的文化复兴
第四节梁陈虞氏的文化繁盛
第六章会稽孔氏家族及其文化贡献
**节东晋会稽孔氏文化大族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刘宋时期孔氏家族的繁荣
第三节南齐梁陈孔氏的文化发展
第七章会稽贺氏家族及其文化贡献
**节东吴时贺氏的成就
第二节贺循与两晋会稽贺氏学术大族地位的确立
第三节南朝贺氏的文化发展
附录一中古会稽余姚虞氏世系
附录二中古会稽山阴孔氏世系
附录三中古会稽山阴贺氏世系
参考文献
后记
越文化研究丛书中古会稽士族研究 节选
会稽士人的兴起《庄子·逍遥游》中记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1页。庄子虽然讲的是寓言,但可以看到此时越人对身体发肤的态度与中原文化完全不同。《汉书·地理志》载:越人“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669页。。显然此时的越地,尚未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古越国人口稀少,环境恶劣,生产方式、生活水准远远落后于中原之地。生存的艰辛是古越人面临的首要问题。吴国的强大威胁着越国的生存,使之处于种族覆亡的边缘。严峻的生存现实,磨砺着古越人的性格,从而形成强悍、尚武、轻死的精神特征。秦汉以后,大一统的王朝,使得会稽地域的文化生态有了极大的转变,会稽士族正是在此时的转变中兴起,并在两晋南朝时期发展壮大。**节秦汉移民与会稽人口结构的变化一秦汉会稽移民越人强悍尚武的传统,使得会稽直到秦汉仍然是比较特殊的一个区域。秦统一中国后,对尚武的越人多次迁徙。先是将浙东的于越人迁到乌程、余杭、黟、歙、芜湖、石城县以南,又将天下有罪之民和谪吏迁至山阴。于越人被迁至浙西的山区,中原人进入了浙东平原。参见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6页。南部浙闽山区仍然是越人的聚居之地。闽越王无诸和东海王摇,皆越王勾践之后,秦并天下后,皆被废为君长,其统治之地为闽中郡。入汉之后,立无诸为闽越王,立摇为东海王(世俗称为东瓯王)。西汉时中央政府在吴越之地设会稽郡,统领东南。《汉书·地理志》记载:“吴、粤(越)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667页。汉代越人建立的诸侯政权经常发生攻伐之战。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发兵围东瓯。东瓯请求天子救助,当时的太尉田蚡以“越人相攻击,固其常”的理由而不加救助,后在庄助的主张下发兵救助,未至而闽越引兵而去。“东瓯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举众来,处江淮之间。”《史记》卷114《东越列传》,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80页。后闽越攻打南越,东越内部又反复发生混乱及杀王之举。杜佑《通典·州郡》亦曰:“闽越遐阻,僻在一隅,凭山负海,难以德抚。”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182《州郡》,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50页。平定越族的混乱之后,汉代统治者采取了移民的方式,削弱好勇尚武的越族。《史记·吴王濞传》:“上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以填之,诸子少,乃立濞于沛为吴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史记》卷106《吴王濞传》,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21页。《史记·东越列传》载武帝言:“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复,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到江淮间。东越地遂虚。”《史记》卷114《东越列传》,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84页。至此,东瓯和闽越的全部越人都迁往了江淮之间。后来迁到江淮之间的越人,有一部分迁入了河东郡。《史记·河渠书》载:“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如淳注:“时越人有徙者,以田与之,其租税入少府。”《史记》卷29《河渠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10—1411页。《汉书·沟洫志》也如是记载,颜师古注曰:“越人习于水田,又新至,未有业,故与之也。”《汉书》卷29《沟洫志》,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680页。大量越人被迁走,武帝又将关东贫民徙入会稽。元狩四年(前119)冬,“关东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汉书》卷6《武帝本纪》,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8页。 ……
越文化研究丛书中古会稽士族研究 作者简介
渠晓云,女,1974年生,山西临县人,苏州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现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著有《魏晋散文研究》《六朝文学与越地文化》等2部专著。近年来主持省部级项目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论著及成果多次获市厅级奖。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1¥76 -
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8.8¥18 -
敦煌学概论
¥14.9¥34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7¥68.8 -
罗马史纲
¥13.2¥35 -
现代欧洲200年
¥2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