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精)东北革命和抗日根据地货币研究
-
>
近代天津工业与企业制度
-
>
眉山金融论剑
-
>
图解资本论
-
>
金融炼金术(专业珍藏版)2021专业审订
-
>
认知世界的经济学
-
>
全球货币进化史
高效种植关键技术图说系列图说草莓棚室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10.2¥15.0蜜蜂高效养殖技术
¥25.1¥38.0土蜂养殖实用技术
¥13.2¥24.0高效健康养兔全程实操图解
¥17.2¥33.0诗意的农场
¥17.3¥49.5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1636089
- 条形码:9787511636089 ; 978-7-5116-360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 内容简介
该书主要介绍了家庭农场的起源与发展及现状概述、我国家庭发场发展的扶持政策、小农户和家庭农场与大农场的联系与区别、家庭农场的创建与常规决策、家庭农场的规划与设计、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策略、家庭农场资源管理、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 目录
**节家庭农场的特征()
一、家庭农场的基本概述()
二、家庭农场的特点()
三、家庭农场出现了新的特征()
第二节家庭农场是农业革命的产物()
第三节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型家庭农场()
二、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型家庭农场()
三、以日本为代表的小型家庭农场()
第四节家庭农场发展的环境与条件()
第二章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扶持政策()
**节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
第二节农业价格政策()
第三节建立农地流转的财政政策()
第四节农业补贴政策()
第五节就业与居住政策()
一、就业政策()
二、居住政策()
第六节金融服务政策()
一、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金融信用服务()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转型()
第七节建立统一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是实现家庭农场化的前提保障()
二、当前我国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约因素()
三、建立全国统一而又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章小农户、家庭农场与大农场的特征()
**节小农户经营()
一、定义()
二、我国的小农户经营()
三、小农户经营的另一种表现——中农()
第二节家庭农场经营()
第三节大规模农场经营()
一、大规模农场经营及其特点()
二、大规模经营在中国实践中的困境()
三、困境背后的冲突机制()
第四章家庭农场的常规决策()
**节家庭农场选址()
一、本地农户开办家庭农场的选址()
二、外来农户开办家庭农场的选址()
第二节经营方向决策()
一、农业生产单位的专业经营()
二、农业生产单位的综合经营()
三、家庭农场的经营方向决策()
第三节经营项目决策()
一、家庭农场自身特征()
二、产品的市场容量()
三、农产品市场价格()
第四节经营规模决策()
一、家庭农场的劳动力资源分析()
二、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决策()
三、养殖类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决策()
四、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决策()
第五章家庭农场的规划与设计()
**节家庭农场的发展规划()
一、发展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产业规划()
第二节家庭农场的园区规划()
一、功能分区与用地规划()
二、庭院资源利用与安排()
第三节家庭农场的项目设计()
一、家庭农场的道路设计()
二、家庭农场的景观设计()
三、家庭农场的建筑设计()
四、生产性项目的配套设施设计()
第四节平湖区家庭农场规划案例()
一、基本背景资料()
二、规划设计思路()
第五节小流域家庭农场规划案例()
一、基本背景资料()
二、规划设计思路()
第六章家庭农场的生产管理()
**节家庭农场的种植业生产管理()
一、种植业生产结构优化()
二、种植业生产计划()
三、种植业生产过程组织()
第二节家庭农场的养殖业生产管理()
一、养殖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二、养殖业生产计划()
三、专业化养殖场生产管理()
第三节家庭农场的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管理()
一、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过程管理()
二、农产品加工业生产质量管理()
第七章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策略()
**节提高劳动力素质()
第二节加大制度创新力度()
一、规范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节强化政策补贴和金融支持()
第八章家庭农场资源管理()
**节家庭农场要素管理()
一、土地管理()
二、农用装备管理()
三、人员管理()
四、技术管理()
五、信息管理()
第二节家庭农场的财务管理()
一、家庭农场的账务处理()
二、家庭农场的税务()
三、家庭农场的利润分配和扩大再生产()
第三节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
第九章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
**节家庭农场的认证管理()
一、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注册()
二、无公害农产品如何认证()
三、绿色农产品如何认证()
四、有机食品如何认证()
第二节家庭农场的制度管理()
一、家庭农场如何制定内部规章制度()
二、家庭农场的发展规划()
第三节家庭农场的风险控制()
一、自然风险()
二、动植物疫病风险()
三、市场风险()
四、制度风险()
五、社会风险()
第四节家庭农场产品的包装、分级、发货()
一、分级和包装()
二、发货()
三、配送()
四、交付()
主要参考文献()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 节选
**章家庭农场化的基本概述 农业是一个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的特殊产业,其生产活动的分散性、频繁性导致对其进行监督和计量非常困难,因此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及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这一特点决定了不管在何种社会形态背景下实施的集体共耕方式都难有效率。 家庭作为一种特殊的利益共同体,拥有包括血缘、亲情、婚姻伦理等一系列超经济的社会纽带,更容易形成共同目标和行为一致性。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劳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精确的劳动监督和计量,劳动者具有更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灵活性。因此,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完美地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合作、监督和激励问题,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佳组织形式,也是世界各国农业生产中占绝对优势的经营主体。 **节家庭农场的特征 一、家庭农场的基本概述 在认识特征之前,首先要了解家庭农场的基本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业经营单位。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提升农业效益。人们对家庭农场有不同的理解与解读,有“三特征说”,也有“四特征说”。“三特征说”认为:其一,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并辅以雇用农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二,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热爱农业,接受过农业知识教育或技能培训,或自学农业科学知识和生产经营管理,有一定的市场意识。其三,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符合当地确定的规模经营标准,收入水平能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实现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四特征说”认为家庭农场要具备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规模,以区别于小农户。二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以区别工商资本农场的雇工农业。三是具有稳定性,以区别于兼业农民和各种承包的短期行为。稳定性是农业生产特点所要求的,是农业经验与技术积累和农地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条件。家庭农场涉及规划、计划、财产、品牌建设、农场继承等一系列问题,稳定性是必然要求。四是要进行工商注册。家庭农场作为农业企业的一种形式,不同于小农户和某些流动的承包大户,注册为家庭农场,便于政府管理与政策支持。其实,“三特征说”与“四特征说”内容相似,只是“四特征说”比“三特征说”多了一个工商注册的问题。 这种表述过于冗长芜杂。家庭农场的概念与特征可归结为一句话:在明晰有效的产权制度下,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规模化、专业化、商品化生产,以及由机械化、信息化装备的农业经营主体构成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二、家庭农场的特点 家庭农场的*大特点就在于既保留了农户经营农业的优势,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要求;同时又可以克服小农户生产的弊端,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条件和现代农业组织的基础。归纳家庭农场的优势,可以列出很多方面,如家庭农场的稳定性和适度规模有利于激发农户的科技需求和应用;有利于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实现;有利于耕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利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高政府支农政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农业文化的传承等。事实证明,工商资本在农业领域发挥作用的空间是有限的,一般局限在加工和流通过程,因为工商资本承包土地代替农户经营面临诸多风险,并不存在所谓“规模效应”或“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农业的农户经营形式是不可替代的,未来农业组织*基本的形式应该是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在实践中不要把家庭农场神秘化或标准化,无论是规模还是经营方式都应该是多样化的。例如,广东一个专业化养猪农场只需两三亩(1亩≈667平方米。15亩=1公顷。下同)土地,年养猪出栏可达2000头,除了家庭一对夫妇,再请两个帮工,农场就可以正常运转,每年产值120万元,纯收入可达8万元;山东栖霞果农,一对夫妇全部精力都用在果园上,*多只能经营30亩规模,每年产值可达80万元,纯收入10万多元;黑龙江的农民开着拖拉机,每个劳动力可以种100多亩粮食,一户如果有3个劳动力,这个家庭农场的规模可达500亩,每年产值100万元,纯收入也可达10万元。农场的类型可以是专业农场,也可以是综合农场。通过建立综合农场,可以解决农业劳动时间分配不均匀的问题,为稳定就业提供保障。家庭农场多样化经营,也有助于避免集中受制于自然影响和传统小农制经济的单一性、脆弱性。 家庭农场具有以下特征:其一,家庭农场经营者主要是农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二,家庭农场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主要进行种养业专业化生产,经营者大都接受过农业教育或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示范带动能力较强,具有商品化农产品生产能力。其三,家庭农场经营规模适度,种养规模与家庭成员的劳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符合当地确定的规模化经营标准,收入水平能与当地城镇居民相当,实现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家庭提供了几乎全部资本;家庭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家庭对某块特定的土地有很强的依赖性;重点是在家庭内部,生产活动占主导地位;家庭和企业融为一体,家庭的生活方式会影响企业的决策;农场的管理水平受到农场主能力的限制等。由于具备了以上特征,家庭农场就如同多数小型企业一样,在新的产业体系中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农资的购买、信息的获得、产品的营销、规模经济和资本的筹集等方面压力更大。农业企业的发展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在美国,6%的大农场创造了农业产品价值的59%。特定的产品市场是存在的,但是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管理,以便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种类和进行有效的市场规划。 家庭农场面临的形势使得世界上一些具有超前意识的农场主做出了相应的反应。为*大限度地获得成功,它们以新的、重新组合的要素形成21世纪的农业企业制度。同传统的家庭农场相比,21世纪的家庭农场应该具有这些特征:在信息管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行更多的研究尤其是有助于预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农业企业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包括租赁、企业联合组织以及非农企业与农业企业的联合经营;注重为即将发生的变化制订计划;在会计记录、财务控制、风险管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改善企业管理的业绩;加强农业企业与供应环节的联系、联合与合作,包括家庭农场成员在农场外部的公司企业工作;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下将环境保护、生产过程和产品营销结合起来,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三、家庭农场出现了新的特征 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家庭农场的规模越来越大,以适应国内外竞争的需要。家庭农场主及其成员,要求具备更多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与理念。把现代企业管理引进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之中,就需要家庭农场主及其成员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经营管理的能力。而这些能力中有许多是一般性能力,适合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这些一般性能力包括:适应变化的能力;确定目标与制订计划的能力;市场营销的能力;企业管理的能力;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自信心;伦理价值观念的保持能力;交流能力——书面和口头的交流;信息管理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自我管理、集体管理和其他个体的管理;学习知识的能力。除一般性能力外,21世纪成功的家庭农场还需要其成员具备一些特殊能力:技术管理的能力;生产管理的能力;获得特定产业体系供应环节知识的能力;环境管理的能力。由于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的家庭农场已不存在,家庭农场成员具备特殊能力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经营者必须获得这些能力,或者聘用具有这些特殊能力的人才,以帮助经营。 为了使家庭农场成员具备以上能力,就要使每个成员都成为学习者,他们需要接受五个基本的前提:**,家庭农场成员必须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传统的以生产为导向的体制下,大部分教育由教育者引导并产生一般性的效果;而在新的农业产业制度下,每一个家庭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教育是一种服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家庭农场成员只有像消费者那样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为自己的学习制订计划并确保有适当的机会落实这些计划,教育才会取得效果。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意味着家庭在时间和经济上的付出。第二,每一个家庭农场成员都要学习。那种由一人做主经营农场的模式已成为历史。所需能力的扩大和持续的迅速变化使得家庭农场中的所有成员,不分年龄、性别,无论在农场中从事何种工作,都有必要学习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某一个家庭农场里,母亲可能侧重于学习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儿女们可能侧重于学习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而父亲则可能专门学习生产和环境管理方面的知识。如果雇用的人员参与管理,也需要具备这些管理知识及技能。这种协作方式有助于将家庭农场与垂直一体化体系中的合作者更广泛地联系起来。第三,在农场内部很难有效地获得许多新的能力。在传统的工作环境下,情况更是如此。正规的课程和非农就业经历是必要的。第四,学习计划需要利用多种途径。这就意味着学习者要确信他们已经了解所有相关的学习机会,学习者还需要了解能满足他们学习要求的教育程度(如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第五,学习需要坚持不懈。管理环境和农场家庭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所有的家庭农场成员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这种变化。 实现以上五个基本前提,就要着手对环境进行分析,以确定个人、家庭和企业目标,以便制订家庭农场人力资源的开发计划,即具体的学习计划。在确定个人、家庭和企业的目标时,要求所有的利益关系人参与,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要收集潜在的活动及其成本、收益等方面的信息,这些目标要涵盖所有方面——经济、职业、亲属关系和娱乐等。要为家庭农场中的所有成员,包括在农场工作和不在农场工作的家庭农场成员以及姻亲在内,确定目标。该学习计划不仅包括“补课”计划以弥补目前知识的不足,还包括对未来活动的开发计划。计划一旦实施,就需要进行必要的监督,并定期对所确定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检查。该行动计划的成功实施将使家庭农场在21世纪具有竞争力,形成家庭协作精神,并有助于保持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家庭农场这些新特征表明,现代农业对家庭农场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节家庭农场是农业革命的产物 要理解家庭农场的制度基础,就要了解家庭农场是怎么产生的。家庭农场是农业革命的产物。农业革命是指通过对土地关系、生产组织和耕作技术的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英国是农业革命的主要发源地,同时也是家庭农场的发源地。英国的农业革命开始于16世纪,是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正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历史阶段,资本原始积累正在剧烈地进行,整个社会充斥着变革:社会经济结构方面,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进行了宗教改革和清教运动;文学艺术方面,涌现出大批人文主义者,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方兴未艾,并向英国蔓延;经济方面,英国孕育了**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初的资产阶级;政治方面,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统治机构。在都铎王朝时期,整个英国正经历着一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大变革。从封建社会母体中孕育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场大变革中,从小到大发展起来。16世纪英国的农业革命正是这场大变革的经济基础。 16世纪英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某些方面甚至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长期以来,英国农业革命是西方经济史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因为经济史学家们渐渐意识到英国工业革命不仅经历了漫长的渐进发展过程,而且与前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农业革命密切相关。历史学家大多相信,英国18世纪中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与经济起飞首先应归功于英国历史上的这场农业革命。但是农业革命发生于何时?其内涵是什么?西欧的经济史学家们和历史学家们的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一致。对于农业革命发生与结束的时间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著名农业经济史学家克里奇认为,英国农业革命始于1560年,结束于1767年,而其中的大部分成就是在1673年以前取得的赵冈农业经济史论集: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212页。马克·奥福顿把农业革命限定在1550-1650年。尽管各个历史学家和经济史学家划分的具体时间有一些差异,但大体的时间还是一致的。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表明了两个内涵:一是英国*早开始具有现代意义的土地产权革命;二是英国三四百年前的那场农业革命,为后来产生家庭农场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三节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 当今世界的家庭农场有三种基本模式。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型家庭农场 据*新公布数据,美国共有220万个农场,98%是家庭农场,非家庭农场只占2%。在家庭农场中,小型的占88%,大型的只占10%。在小型家庭农场中,18%为退休者农场,45%为生活式农场,25%为职业农场。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差异较大。美国农场的平均面积为2428亩。 退休者农场和生活式农场的平均面积分别为1056亩和898亩,职业农场的平均面积为2634亩。大型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为10896亩,非家庭农场的平均面积为6671亩。 大型家庭农场是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大型家庭农场仅占农场总数的10%,却贡献了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大型家庭农场和非家庭农场仅占农场总数的12%,却贡献了农业总产值的84%。年销量过100万美元的农场只占2%,却贡献了农业总产值的53%,主宰了主要高经济价值农产品——高价值农作物、生猪、乳制品、家禽和肉牛的生产。 相比之下,小型家庭农场占农地面积的63%,持有农场资产的64%,贡献的农业产出仅占16%,它们也贡献了谷物和大豆的23%、饲料草的51%、烟草的34%、肉牛的22%。 家庭农场的土地以自我经营为主。大多数退休者农场、生活式农场、非家庭农场经营的土地为自己所有,主要由自我经营。美国家庭农场大多为夫妇共同经营,也有部分为多代共同经营。每个农场的经营者平均为18个人,55%有2个或2个以上的经营者,16%是多代共同经营。在大型家庭农场和非家庭农场中,多代共同经营*为普遍。 农场利润和收入状况与经营规模高度相关,小农场收入主要来自非农收入。大型家庭农场平均利润多为正,有40%~45%的大型家庭农场平均利润率超过20%;45%~75%的小型家庭农场的经营利润率为负,退休者农场、生活式农场和其他一些小型农场大多亏损。小型家庭农场之所以能继续存在,主要是因为有其他收入来源,如非农工资、投资利息、分红、社会保障等公共项目收益,以及赡养费、养老金、房产或金融资产收入、退休金等。小型家庭农场的非农收入有76%来自工资收入。退休者农场非农收入的60%来自社会保障、抚恤、股息、利息和租金等。 在美国,农场经营者家庭平均收入高于中等家庭平均水平。2007年,家庭农场平均收入89万美元,大型家庭农场平均收入10万~15万美元,中等收入家庭平均为502万美元。 美国的农业以家庭农场为主,由于许多合伙农场和公司农场也以家庭农场为依托,因此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可以说美国的农业是在农户家庭经营基础上进行的,具有如下特点: (1)经营规模化和组织方式多样化。从经营规模来看,其发展与趋势表现为农场数量的减少和经营规模的扩大。20世纪以来,美国家庭农场在数量上上升至89%,拥有81%的耕地面积、83%的谷物收获量、77%的农场销售额。 (2)生产经营专业化。美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北部平原是小麦带,中部平原是玉米带,南部平原和西北部山区主要饲养牛、羊,五大湖地区主要生产乳制品,太平洋沿岸地区盛产水果和蔬菜。在这种区域化布局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 (3)土地所有权私有化。美国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于1820年将共有土地以低价出售给农户,建立家庭农场的农业经济制度。正是这种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美国开发西部的热潮。
家庭农场经营管理 作者简介
刘玉军,男,1968年11月出生。1989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大学学历。1989年7月--1993年11月胶南市农业局办公室技术员1993年11月--2008年7月胶南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经济师2008年8月--2012年11月胶南市农业局办公室高级经济师2011年2月--2012年11月胶南市农业局办公室主任2012年11月--2016年2月黄岛区种子管理站站长2016年2月至今黄岛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4.1¥4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1.9¥58.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元代榷盐与社会(2009/8)
¥11.6¥30 -
工业现代化――新时代的制造强国之路
¥37.3¥49 -
健身经济
¥49.3¥69 -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2000例-专利信息精选(下册)
¥7.8¥19 -
用户知识付费行为及教育共富研究
¥49.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