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战国策精华(上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5092719
- 条形码:9787205092719 ; 978-7-205-09271-9
- 装帧:书写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战国策精华(上下册) 本书特色
刘向著的《战国策精华(上下)》深受后世的推崇。那些几千年前的华夏精英们提炼的生存技能和成功方略依然是那么的鲜活如新,依然能为现代人提供生存、社交、经营和成功的养料。透过文字,现代人仍能体会到纵横家们的思维、心理活动,感受到他们的满腹经纶、雄才大略和卓越辩才。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战国策精华(上下册) 内容简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战国策精华(上下册) 目录
目录
战国策卷一东周
战国策卷二西周
战国策卷三秦一
战国策卷四 秦二
战国策卷五 秦三
战国策卷六 秦四
战国策卷七 秦五
战国策卷八 齐一
战国策卷九 齐二
战国策卷十 齐三
战国策卷十一 齐四
战国策卷十二 齐五
战国策卷十三 齐六
战国策卷十四 楚一
战国策卷十五 楚二
战国策卷十六 楚三
战国策卷十七 楚四
战国策卷十八 赵一
战国策卷十九 赵二
战国策卷二十 赵三
战国策卷二十一 赵四
战国策卷二十二魏一
战国策卷二十三 魏二
战国策卷二十四 魏三
战国策卷二十五 魏四
战国策卷二十六韩一
战国策卷二十七 韩二
战国策卷二十八 韩三
战国策卷二十九燕一
战国策卷三十 燕二
战国策卷三十一 燕三
战国策卷三十二 宋卫
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战国策精华(上下册) 节选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①,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②:“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实也,愿大王图之③。”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④,可怀挟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⑤。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挽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 秦国出动军队逼近洛阳城下,向东周朝廷索要九鼎,周君为这件事感到忧虑,就告诉大臣颜率,和他一起商量对策。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让臣去向东方的齐国借兵救援。”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秦国的这种行为残暴无道,想要发动军队来周索要九鼎,周的君臣在朝廷里商量对策,与其将九鼎给秦国,不如将它送给大国。能够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将会给您留下美名;能够得到九鼎,将是厚重的宝物。请求大王考虑一下这件事。”齐王听了大为高兴,就发动了五万人的军队,派遣陈臣思做大将,前去救援东周,于是秦国的军队撤退了。 齐国向东周索要九鼎,东周君又为九鼎的事感到忧虑。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让我再去东方解除您的忧虑。”于是颜率又来到齐国,对齐王说:“东周依靠齐国发兵相救的义举,才使得君臣父子能够保全,所以东周愿意献出九鼎,但不知道贵国将要走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周运送到齐国呢?”齐王说:“我打算向梁国借道。”颜率说:“大王您不能向梁国借道。梁国的君臣也都想要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谋划这件事情已经很久了。九鼎运入梁国的境内,必定不能再运出了。”齐王说:“我打算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说:“大王您也不能这样做,楚国的君臣也想要得到九鼎,他们在叶庭之中谋划,日子也很久了。如果九鼎运入了楚国境内,也必定运不出来了。”齐王说:“我到底要从哪条道路来把九鼎从东周运送到齐国呢?”颜率说:“我们东周的君臣也在私下里为大王忧虑这件事情。九鼎并不像醋瓶子或酱罐子之类的东西一样,能够揣在怀里、用胳膊夹着或者用手提着就带到了齐国;它也不像鸟群聚集或乌鸦飞散,兔子狂奔或骏马飞驰一样,顷刻之间就来到了齐国。过去西周讨伐殷商的时候,得到九鼎,就一只鼎都要九万人一起才能够抬动,总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用到的兵士和工匠,以及所需要准备的器械和被服用具更是难以计数。现在大王即使有那么多的人,但从哪条道路运送呢?因此我私下里为大王忧虑这件事情。”齐王说:“你多次来到我齐国,还是不想把九鼎给我罢了。”颜率说:“不敢欺骗贵国,您快点决定从哪条道路来运送九鼎,我东周迁移九鼎来等待您的命令。”于是齐王取消了求取九鼎的想法。 【注释】 ①九鼎: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又用为礼器。多以青铜铸成,三足(或四足)两耳。九鼎,相传夏禹收九州之金铸成,遂为传国之重器。②谓:对某人说。③图:考虑,计议。④醯(xī):醋。甀(zhuì):古代坛子一类的瓦器。⑤漓然:水渗流的样子。 ■ 九鼎相传是夏禹收九州之金而铸成的,后来成为“传国之重器”。它代表着周王室在各诸侯国中的宗主地位。但是历史发展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质上已经没有哪个诸侯国再把周王室当做自己的宗主国而放在眼里。不过九鼎在周君以及其他诸侯国君的心目中,依然是中华国家政权的象征。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称雄,征战攻伐,战国七雄都想得到九鼎,从而来统一其他诸侯国,成为天下新的霸主。秦国发动军队来索要九鼎,就是想要取代西周的宗主地位,统一各国,称霸天下。 诸侯各国对当时的形势也是有所了解的。一方面,他们都对九鼎垂涎三尺,抓住任何可能的机会,都想把九鼎收入自己囊中。可另一方面,他们都害怕其他强国通过搞到九鼎而拥有大义,使自己在国际事务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这点上来讲,不得已而求其次,既然大家都害怕九鼎落入其他强国之手,那九鼎就不如留在像东周这样对大家没有实际杀伤力的小国手里。颜率正是利用了诸侯这一共识,*终让九鼎留在了东周。 ■ 做事情讲究名正言顺,推卸责任也需要找个好借口。喜欢推卸责任似乎是人的天性,即使知道自己有责任,也会一味推卸。利用这种心理,先替对方准备好借口,对方就不会再推辞。比如,馈赠他人物品时,可以先说: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一点心意,请您笑纳。由于为对方找到借口,对方减少了内疚意识,就会欣然接受礼物。 秦攻宜阳 ■ 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君曰:“宜阳城方八里,材士十万①,粟支数年,公仲之军二十万,景翠以楚之众,临山而救之②,秦必无功。”对曰:“甘茂羁旅也,攻宜阳而有功,则周公旦也;无功,则削迹于秦③。秦王不听群臣父兄之议而攻宜阳,宜阳不拔,秦王耻之。臣故曰拔。”君曰:“子为寡人谋,且奈何?”对曰:“君谓景翠曰:‘公爵为执圭④,官为柱国,战而胜,则无加焉矣,不胜则死,不如背秦,秦拔宜阳,公进兵,秦恐公之乘其弊也,必以宝事公;公仲慕公之为己乘秦也,亦必尽其宝。’” 秦拔宜阳,景翠果进兵。秦惧,遽效煮枣,韩氏果亦效重宝。景翠得城于秦,受宝于韩,而德东周。 ■ 秦国攻打韩国的宜阳,周君对辅臣赵累说:“你认为这件事会怎样发展?”赵累回答说:“宜阳必将被秦国所攻破。”周君说:“宜阳城方圆八里,城里有十万勇敢善战的兵士,而且储备的粮食也足以支持好多年,宜阳附近还驻扎有韩国国相公仲的二十万军队,以及楚国大将景翠统帅的军队,依靠山势驻扎,可以前去救援它,秦国必定不会攻破宜阳。”赵累回答说:“秦军统帅甘茂是客居在秦国的将领,如果他攻破宜阳就立下了功劳,就相当于周朝的周公旦;如果攻城不破,就会在秦国被革去官职。秦武王不听群臣和父兄们的意见,执意要进攻宜阳,如宜阳攻不下来,秦武王就会以此为耻辱。大势所趋,因此我断定宜阳一定能攻破。”周君说:“你为寡人谋划此事,我们国家应该怎么做?”赵累回答说:“请大王对楚国大将景翠说:‘你的爵位已经做到了执圭,你的官职也已经升到柱国,即使你这次战争获胜,你的官爵也无法再升了;但如果不获胜的话,那么你就会被判死罪。不如对抗秦国,待到秦国攻取了宜阳,你就出兵,秦国就会害怕你趁着秦军疲惫的机会去袭击它,就一定会拿宝物献给你,韩国的相国公仲也会认为你乘虚攻打秦国是为了救援韩国,也一定会把宝物献给你。’” 秦军攻下宜阳之后,景翠果然发兵攻打秦国。秦国大为害怕,立刻把煮枣城献给景翠,韩国果然也献出珍贵的宝物。景翠不但从秦国那里得到了煮枣城,又从韩国那里得到了宝物,因此他很感激东周。 【注释】 ①材士:有本领、战斗力强的士兵。②山:指的是伏牛山。③削迹:被除去名字。④执圭:圭,玉圭。拿着玉圭上朝。借指官职,在本篇里指的是楚国*高的爵位。
传世名著典藏丛书战国策精华(上下册) 作者简介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末年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zui早的图书分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0¥24.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烟与镜
烟与镜
¥14.4¥48.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1¥76 -
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8.8¥18 -
敦煌学概论
¥14.9¥34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7¥68.8 -
罗马史纲
¥13.2¥35 -
现代欧洲200年
¥2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