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2
本类榜单:体育/运动销量榜
中 图 价:¥20.6(4.3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508465
  • 条形码:9787302508465 ; 978-7-302-5084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 本书特色

全书共分二十一章,分为基础理论篇和运动技能篇,涵盖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及课外延伸所需内容。在基础理论篇中,分别介绍了体育文化、运动与健康、艺术与教育、科学锻炼与卫生保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在运动技能篇中,分别介绍了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养生和防身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跆拳道、轮滑与冰雪运动、户外运动。 《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视角新颖,信息量大,内容翔实,是集理论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体育教材。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二十一章,分为基础理论篇和运动技能篇,涵盖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及课外延伸所需内容。在基础理论篇中,分别介绍了体育文化、运动与健康、艺术与教育、科学锻炼与卫生保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在运动技能篇中,分别介绍了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武术养生和防身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跆拳道、轮滑与冰雪运动、户外运动。 《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视角新颖,信息量大,内容翔实,是集理论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为一体的教材,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的体育教材。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 目录

目 录



基础理论篇

**章 体育文化 3

**节 体育文化概述 3

第二节 奥林匹克体育文化 5

第三节 校园体育文化 9

思考题 12

第二章 运动与健康 13

**节 健康和亚健康 13

第二节 体育锻炼与健康促进 18

思考题 22

第三章 艺术与体育 23

**节 艺术与体育概述 23

第二节 “艺术体育”——艺术化的体育项目 25

第三节 “体育艺术”——艺术中的体育世界 29

思考题 33

第四章 科学锻炼与卫生保健 34

**节 体育锻炼的科学原则 34

第二节 体育锻炼卫生常识 36

第三节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及其处理 38

思考题 44

第五章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45

**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说明 45

第二节 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与实施办法 46

思考题 52


运动技能篇

第六章 田 径 55

**节 跑 55

第二节 跳跃 59

第三节 投掷类运动 63

思考题 66

第七章 体 操 67

**节 概述 67

第二节 竞技体操 67

思考题 77

第八章 篮 球 78

**节 基本技术 78

第二节 基本战术 83

第三节 比赛规则 84

思考题 85

第九章 排 球 86

**节 基本技术 86

第二节 基本战术 90

第三节 比赛规则 92

思考题 93

第十章 足 球 94

**节 基本技术 94

第二节 基本战术 99

第三节 比赛规则 101

思考题 102

第十一章 网 球 103

**节 基本技术 103

第二节 基本战术 107

第三节 比赛规则 107

思考题 109

第十二章 乒乓球 110

**节 基本技术 110

第二节 基本战术与比赛规则 113

思考题 114

第十三章 羽毛球 115

**节 基本技术 115

第二节 基本战术与比赛规则 118

思考题 120

第十四章 武术套路 121

**节 武术运动概述 121

第二节 武术基本功 121

第三节 初级刀 126

第四节 24式简化太极拳 138

第五节 武术比赛规则 151

思考题 152

第十五章 武术养生和防身术 153

**节 八段锦 153

第二节 防身术 164

思考题 174

第十六章 健美操 175

**节 基本动作 175

第二节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套路 181

第三节 健美操的竞赛规则 187

思考题 188

第十七章 体育舞蹈 189

**节 概述 189

第二节 基本技术 191

第三节 比赛规则 201

思考题 202

第十八章 瑜 伽 203

**节 概述 203

第二节 瑜伽拜日式 204

思考题 206

第十九章 跆拳道 207

**节 概述 207

第二节 基本技术 210

第三节 基本战术 222

第四节 基本竞赛规则 223

思考题 225

第二十章 轮滑与冰雪运动 226

**节 轮滑 226

第二节 滑冰 230

第三节 滑雪 235

思考题 239

第二十一章 户外运动 240

**节 极限飞盘 240

第二节 定向越野 243

第三节 攀岩运动 245

第四节 游泳运动 248

第五节 拓展训练 260

思考题 271

参考文献 272


展开全部

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规划教材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 节选

第二章 运动与健康 【学习目标】 1.了解健康的概念及衡量健康的标准 2.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 3.了解亚健康的概念及其临床症状 4.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节 健康和亚健康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拥有健康才可以享受生活,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于健康的定义已不仅仅局限于身体的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应该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完好状态。”从而将人类的健康与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因素联系在一起。 这个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1)躯体健康。是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等。 (3)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是指个人的能力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体能够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和谐一致。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概念又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就是所谓的四维健康观念,如图2-1所示。 图2-1 四维健康观 继四维健康观之后,美利坚大学的国家健康中心提出了一个与其类似的健康定义,即健康是人对环境适应后所达到的一种生命质量,个体只有在身体、情绪、智力、精神和社会各方面达到完美状态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这种健康观又称健康五要素,如图2-2所示。这种观念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并为世界各国学者广泛接受。 图2-2 健康五要素 (1)身体健康。不仅包括无病,而且还包括体能。体能是一种能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能量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可以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情绪健康。情绪涉及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是情绪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是指个体应对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和环境压力的能力。当然,生活中偶尔有些情绪波动均属正常,关键是生活的大部分时间要保持情绪稳定。 (3)智力健康。是指具有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4)精神健康。是指能够认识自己的潜力,应对正常生活压力,以及关心和尊重所有生命的能力。对于不同宗教、文化和国家的人来说,精神健康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5)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的能力。此能力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充满自信和安全感,进而减少烦恼,保持心情愉快。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的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身体不健康会导致情绪不健康,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身体、情绪和智力的不健康。因此,只有每一个健康要素平衡地发展,人们才能真正健康、幸福地生活。 二、衡量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在给健康下定义时并未给出量化的标准,由于发展时期、地域、种族、年龄段、性别、职业等因素的不同,衡量健康的具体标准也会有所不同。所以说,健康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和具体的指标,它只能是对一个个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状态的描述。可见,衡量健康的标准是很广泛的。 近年来,为了便于普及健康知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衡量人体健康的10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质量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5)对一般传染性疾病(如感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6)体型匀称,体重适当,身体各部分比例协调; (7)眼睛明亮,思维反应敏捷; (8)牙齿清洁,无损伤,无病痛,齿龈无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走路轻松,肌肉、皮肤富有弹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形成了一些关于健康的标准,实际上是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标准的延伸。 (1)胃口好,进餐适量,不挑剔食物; (2)排泄顺畅,胃肠功能良好; (3)能很快入睡,且睡眠程度深,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 (4)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 (5)行动自如、敏捷,精力充沛; (6)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具有坦荡的胸怀与达观的心境; (7)具有良好的处世能力,看问题客观、理性,具有自我控制能力; (8)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事物的变化保持良好的情绪,保持社会外环境与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9)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接物大度、和善,不过分计较,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现代健康观揭示了人体的整体性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类对疾病的预测从对个体诊断延伸到对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评价,而对健康的评价标准由单纯的生物标准扩展到心理、社会标准。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 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提出了影响健康的四大主要因素,即行为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物学和医疗卫生服务四大因素。 (一)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是指由于人们自身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的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潜伏性、累积性和广泛性。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里,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抽烟、酗酒、暴饮暴食、过多摄入脂肪和糖等不健康的饮食生活方式,不规律的娱乐活动、睡眠不足、电子游戏成瘾等不健康的休闲方式,缺乏运动或不运动,以自我为中心、孤独、抑郁、嫉妒和自私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等等。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和有害健康的行为习惯是致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现代生活方式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指出: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和限制饮酒、心理健康。 (二)生活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如环境气候和空气质量等)和社会性因素(如科技发展、家庭环境、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经济收入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健康。 现代建筑不断向高空发展,人们居住在这些与新鲜空气和阳光隔绝的建筑物中,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加上城市工业化导致淡水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不断增长、植被减少,以及酸雨、毒雪和黑风暴、沙尘暴的频繁发生,致使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城市交通、通信联络工具的现代化,减少了人们走路锻炼的机会;先进的电器化设备代替了传统的家务劳动;由于食品构成的改善,脂肪和肉类的增加,人们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越来越多;加之整个社会生活的节奏大大加快,使人们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之中,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造成了现代人的机体结构和机能与生活环境之间产生不平衡。 (三)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包括基因遗传因素和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因素。 遗传是指自然生物通过一定的生殖方式,将遗传物质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生物现象。在遗传物质传给后代的同时,也把亲代的许多隐性或显性的疾病传给了后代。生物遗传因素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它对人类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近期的研究表明,遗传倾向不仅在普遍认为的先天性缺陷或遗传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后天的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常见的精神障碍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遗传因素可能会使这些疾病提前发生。例如,*常见的阿尔茨海默氏症(又称老年性痴呆症),就是在家族中遗传的。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传染病发生的首要条件。由于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认为一些传染病已经基本被消灭,而余下的传染病也可通过免疫和抗生素得到控制。但20世纪末,人们惊讶地发现,致病细菌显示出明显的抗药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传染病再度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 (四)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是卫生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为了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运用卫生医疗手段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过程。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指的是医疗卫生系统中影响健康的因素,涉及预防、医疗及康复等方面,包括医疗水平低、误诊、漏诊、医务人员数量少、质量差、初级卫生保健网不健全、重治疗轻预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缺少康复机构和不良医患关系等都是不利于健康的因素。 四、关于亚健康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亚健康状态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又叫“第三种状态”或“灰色状态”,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不良刺激下引起心理、生理发生异常变化,但尚未表现出明显的病理反应的状态。 从生理学角度讲,亚健康状态是指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失调,但没有引起器质性损伤,医学检查时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医生无法做出明确诊断。在这种状态下,人体机能和免疫功能已经有所下降,容易患病,但若及时调控,则可恢复健康状态。 (一)亚健康的症状 亚健康在临床常被诊断为疲劳综合征、内分泌失调、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征等。在心理上的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遇事紧张、失眠、烦躁、焦虑和易惊等;在生理上的表现为疲劳、乏力、胸闷气短、活动时气短、出汗和腰酸腿疼等。 此外,由于亚健康状态基本上是由于机体组织结构退化(老化)及生理功能减退所致。因此,目前也将人体衰老表现列入亚健康状态的一种类型。 那么,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来讲述这个问题。 (1)过度疲劳造成的精力和体力透支,形成疲劳综合征,同时也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人们用脑过度,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紧张状态,造成人体内脏功能过度损耗、机能下降,从而出现亚健康状态。 (2)人的自然衰老。人体成熟以后,大约从30岁就开始衰老,女性更年期就是衰老的表现之一。这时人体器官逐渐开始老化,人体虽然没有病变,但已经不完全健康了,这种状态也属于亚健康状态。 (3)重病恢复期及慢性病发病前期。疾病治愈后的恢复期和慢性疾病发病前期,虽然理论上并未生病,实际上机体仍处在或已经处在病变状态,因此很可能处于亚健康状态。 (4)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人的体力、精力、情绪都有一定的生物规律。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人,也会规律性的出现高潮期与低潮期。在低潮时,人体很可能会处于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状态自测 由于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间和一种游离状态,所以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诊断很难界定。 对此,专家罗列出30种亚健康状态的症状以供人们做自我检测。如果在以下30项症状中,有6项或6项以上状况符合,则可视为亚健康。 (1)精神焦虑,紧张不安; (2)忧郁孤独,自卑郁闷; (3)注意力分散,思维肤浅; (4)遇事激动,无事自烦; (5)健忘多疑,熟人忘名; (6)兴趣变淡,欲望骤减; (7)懒于交际,情绪低落; (8)常感疲劳,头昏眼胀; (9)精力下降,动作迟缓; (10)头昏脑涨,不易复原; (11)久站头晕,眼花目眩; (12)肢体酥软,力不从心; (13)体重减轻,体虚力弱; (14)不易入眠,多梦易醒; (15)晨不愿起,昼常打盹; (16)局部麻木,手脚易冷; (17)掌腋多汗,口干舌燥; (18)自感低烧,夜常盗汗; (19)腰酸背痛,此起彼伏; (20)舌生白苔,口臭自生; (21)口舌溃疡,反复发生; (22)味觉不灵,食欲不振; (23)反酸嗳气,消化不良; (24)便稀便秘,腹部饱胀; (25)易患感冒,唇起疱疹; (26)鼻塞流涕,咽喉疼痛; (27)憋气气急,呼吸紧迫; (28)胸痛胸闷,有压迫感; (29)心悸心慌,心律不齐; (30)耳鸣耳背,晕车晕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