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
>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
中国的民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套装共10册)
-
>
新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大字本)
大学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宋晓安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601610
- 条形码:9787568601610 ; 978-7-5686-0161-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大学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宋晓安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认真总结20多年国防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充分吸纳了当今靠前外国防教育研究的近期新成果编写而成。在编写中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
大学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宋晓安 目录
**节 国防概述
第二节 国防法规
第三节 国防建设
第四节 国防动员
第二章 军事思想
**节 军事思想概述
第二节 毛泽东军事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第四节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五节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
第六节 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第三章 战略环境
**节 战略环境概述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第三节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第四节 非传统安全威胁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
**节 军事高技术概述
第二节 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第三节 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第五章 信息化战争
**节 信息化战争概述
第二节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第四节 信息化条件下的国家安全
第六章 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节选)
第二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节选)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节选)
第七章 军事地形学
**节 地形对军队战斗行动的影响
第二节 地形图基本知识
第三节 现地使用地形图
第八章 综合训练
**节 行军
第二节 宿营
第三节 野外生存
附录军体拳
主要参考文献
大学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宋晓安 节选
《大学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 1.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我国古代历代王朝的有识之士为了提高国防能力,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以民为体”、“居安思危”的国防指导思想;“富国强兵”、“寓兵于农”的国防建设思想;“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胜”、“安国全军”的国防斗争策略等。遵循这些思想,我国取得了无数次对外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才得以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国防上也出现了“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鼎盛时期。 2.古代的兵制建设 在武装力量体制上,我国古代一般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秦朝以前,武装力量比较单一,在军事力量构成上,实行兵民合一的军制,平时生产劳动,战时集合成军,以临时征集的方式组成军队。秦朝以后,随着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生产的发展,各朝代根据国家的状况和国防的需要,以及驻防地区和任务,将军队区分为中央军、地方军和边防军,且对军队的组织编制、屯田戍边、兵役军赋、军队调拨、军需补给、驿站通道、武器制造和配发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通过法律形式颁布执行,如唐代的《卫禁律》、《军防令》等。、 在军事领导体制上,夏、商、西周时期还没有专门的军事机构,国王一般亲自主特军政,领兵作战。春秋末期,国家机构出现将相制,以将为主组成军事指挥机构。战国时期,将军独立统兵作战已很普遍。秦统一后,设立了专门管理军事的机构,*高的军事官员称太尉。隋朝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专门成立了主管军事的部门——兵部。宋朝为了防止“权将”拥兵自重,在中央设立了枢密院,作为军事领导的*高机构,主官由文官担任。各朝代在军事领导体制方面的做法虽然不尽一致,但皇权至上,军队的调拨使用大权始终掌握在皇帝手中。 兵役制度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人口状况和军事需要的不同而发展变化。奴隶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战争规模小,主要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度。封建社会时期,民军制度逐渐演变为与当时历史条件相适应的兵役制度,如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卫所兵役制等。 3.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为了巩固边海防,我国古代中原王朝还修筑了数量众多、规模庞大的国防工程,如城池、长城、海防要塞等。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工程建设中时间*早、数量*多的工程,始建于商代,之后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完善,一直延续到近代。长城是城池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匈奴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将秦、赵、燕三国北部的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后经各朝代多次修建连接,至明代形成了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为防止倭寇的袭扰,明朝在沿海重要的地段陆续建立了以卫城、所城为骨干,水陆寨、营堡、墩台、烽堠等相结合的海防工程体系。 (二)中国近代国防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断扩大侵华战争的规模,加之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衰落,中国的国防每况愈下,陷入“有国无防”的危机之中。 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天津各界组织两千一百余名联军进攻北京。1901年9月7日,列强威逼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在与外敌人侵的斗争中,许多有识之士积极探求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之路。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防思想的萌芽;之后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变革逐渐展开。 19世纪末,随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现代国防观初见端倪。孙中山的《十年国防计划》,提出了国防建设的宏观设想。中华民国成立后,现代陆军、海军、空军相继建立,装备了较为先进的现代武器,国防建设思想也开始逐渐现代化。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一场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艰苦卓绝、英勇顽强地进行了长期抗争。这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一次规模巨大的、全民族奋起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次反对外国侵略者取得完全胜利、洗雪民族耻辱的战争。 ……
-
步兵攻击:隆美尔手绘插图珍藏本
¥16.4¥45 -
美国的数字陆军:关于工作及战争的游戏:games at work and war
¥15.1¥39.8 -
五轮书
¥11.4¥22 -
军事-娱乐复合体
¥15.1¥39.8 -
孙子兵法鉴赏辞典(文通版)
¥16.7¥28 -
三十六计
¥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