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列教材科技考古学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列教材科技考古学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9.8(8.3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列教材科技考古学 版权信息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列教材科技考古学 本书特色

《科技考古学》内容丰富全面,并反映新的成果、论述思路清晰、文字流畅、可读性强。 读者对象除考古、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外,对从事古人类学和第四纪研究的人员也有参考价值。希望本书能激发其他方面的读者对属文理结合的科技考古学的兴趣,希望有助于对考古感兴趣的科技人员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找到介入考古学研究课题的切入点。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列教材科技考古学 内容简介

《科技考古学》以考古遗存的勘探、人类及其文化起源和进化年表的建立、冶金考古、陶瓷考古、古环境复原以及农业和畜牧业的起源等考古学内容为脉络体系,论述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在考古学的学科研究与发展中的作用。这种论述体系有助于考古人员的把握。而对科技内容则着重于规范、通俗地介绍其基本原理,以利于文科读者的理解,并通过综述、比较和前后引证,使分散在各章节中相互关联的科技内容尽量地整体化。写作特点在于辨证分析各种科技测量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成果前景和局限性,着重介绍学界正在探讨的热点课题和有争议的观点,以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列教材科技考古学 目录

**章 绪论
1.1 科技考古学的学科归属、发展简史和研究对象
1.2 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科技考古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1.3 学科的理论基础
1.4 学科方法论的一些特点
1.4.1 科技考古学是实证性的学科
1.4.2 科技考古学体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1.4.3 科技考古学属定量研究的学科
1.4.4 科技考古学遵循统计推断的逻辑
1.5 科技考古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5.1 科技考古学与科学技术史的关系
1.5.2 科技考古学与文物保护科学的关系
1.5.3 科技考古学学科内部各分支问的关系
1.6 科技考古研究人员的培养问题

第二章 考古遗存的科技勘探方法
2.1 遥感考古勘探
2.1.1 遥感考古勘探的原理、基本设备和发展概况
2.1.2 航空照片的解译
2.1.3 专业的航空考古勘探
2.2 地面的地球物理勘探
2.2.1 磁法勘探
2.2.2 电阻率勘探方法
2.2.3 探地雷达勘探
2.3 全球定位系统和考古地理信息系统
2.3.1 全球定位系统和电子全站仪
2.3.2 考古地理信息系统

第三章 研究人类诞生和进化的时间标尺——上新世和更新世的测年
3.1 人科早期成员在非洲的进化及其时间标尺
3.2 钾氩测年和氩一氩测年方法
3.2.1 钾氩法测年的基本原理和年龄计算公式
3.2.2 39Ar-40Ar测年技术
3.2.3 含钾单矿物的激光熔融39Ar-40Ar测年
3.2.4 钾氩法测年的应用实例和测年误差
3.3 裂变径迹测年方法
3.3.1 原理与技术
3.3.2 测量误差与应用
3.3.3 a径迹测年方法
3.4 古地磁测年方法
3.4.1 地磁场的反转和地磁极性年表
3.4.2 岩石和沉积物的剩余磁性
3.4.3 地磁极性年表的时间刻度
3.4.4 肯尼亚库彼福拉遗址和我国巫山龙骨坡遗址的古地磁测年
3.4.5 古地磁测年的一些问题
3.4.6 古地磁测年和考古地磁测年的区别
3.5 中更新世时段的人类进化和研究现代人起源的时间标尺
3.5.1 中更新世各大洲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
3.5.2 解剖学现代人的出现
3.5.3 关于尼安德特人
3.6 不平衡铀系测年方法
3.6.1 自然界的3个放射性衰变系
3.6.2 铀系法测年的基本原理和前提条件
3.6.3 铀系法测年前提条件的检验
3.6.4 铀系测年法的三种技术
3.6.5 铀系法在建立中更新世古人类进化年表中的应用
3.7 释光测年方法
3.7.1 热释光(TL)测年的原理和热释光的测量
3.7.2 累积剂量和年剂量率的测量
3.7.3 热释光测年应用于古人类研究实例
3.7.4 光释光(OSL)测年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于沉积物测年的优越性
3.7.5 光释光技术应用于古人类与考古遗址堆积物测年的实例
3.8 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方法
3.8.1 电子自旋共振现象和测年的原理
3.8.2 电子自旋共振方法应用于古人类遗址测年实例
3.9 基于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的时间标尺和天文学时间标尺
3.9.1 深海沉积物的氧同位素时标
3.9.2 黄土地层剖面中古气候代指标记录的冰期与间冰期交替
3.9.3 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与地球轨道参数周期变化间的关系——天文学的时间标尺
3.10 研究人类进化的分子生物学时间标尺
3.10.1 估测人猿分离时间的血红蛋白分子钟

第四章 全新世新石器文化和历史时期考古遗存的测年
第五章 冶金考古概述
第六章 古陶瓷的科技研究
第七章 古代人类生活环境的复原
第八章 农业起源和古人食物结构研究中的科技方法
第九章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第十章 有关的理化基础知识简介
索引
展开全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系列教材科技考古学 作者简介

  陈铁梅,男,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73—1999年任考古系科技考古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科技考古和定量考古的教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14C、不平衡铀系和电子顺磁共振测年,古陶瓷的产地溯源研究和考古资料的定量研究。发表论文近200篇,合作或主编专著2部,译著1部,包括最近出版的《定量考古学》。为建立我国的史前年代学,特别是古人类和旧石器考古年代学,为推进我国考古学研究的数量化做出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教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历任我国科技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理事,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Geochronology和《考古科学和文物研究》等杂志编委。荣誉职称有德国国家考古研究所通讯成员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