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哈贝马斯科学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8.8(6.0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哈贝马斯科学研究 版权信息

哈贝马斯科学研究 内容简介

  《哈贝马斯科学观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书系》主要以哈贝马斯的科技意识形态理论、认识兴趣理论、交往行动理论为线索来研究其科学观。全书不仅梳理了哈贝马斯科学观的思想来源、现实背景和形成过程,探讨了哈贝马斯所谓的“技术兴趣”指导下的“经验分析的科学”,研究了哈贝马斯“实践的兴趣”指导下的“历史一解释的科学”和“解放兴趣”指导下的“批判的社会科学”,探讨了哈贝马斯对于科学与哲学、宗教关系的理解,而且还对哈贝马斯科学观的理论得失进行了评论,并概括了哈贝马斯科学观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启示。我们应当深入分析科学技术进步在我国社会所造成的实践后果,将科学技术置于交往理性的指导之下,抵御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的“入侵”;对科学的批判不等于反对科学的发展,而是以人文精神引导科学的进步,使科学真正服务于人类解放的目标。

哈贝马斯科学研究 目录

引言
**章 哈贝马斯科学观的思想来源、现实背景与形成过程
**节 哈贝马斯科学观的思想来源
第二节 哈贝马斯科学观的现实背景
第三节 哈贝马斯科学观的形成过程

第二章 技术的兴趣:经验一分析的科学
**节 兴趣、技术与科学
第二节 经验分析科学的实践后果

第三章 实践的兴趣:历史一解释的科学
**节 历史解释科学的不同思路
第二节 历史解释学的“危机”概念
第三节 社会科学的意义理解
第四节 历史一解释学的方法论

第四章 解放的兴趣:批判的社会科学
**节 解放性科学的两种模式
第二节 构建解放性科学

第五章 科学与哲学、宗教的关系
**节 科学与哲学
第二节 科学与宗教

第六章 哈贝马斯科学观的理论得失
**节 马克思科学观与哈贝马斯科学观的比较
第二节 哈贝马斯科学观的合理性与理论缺陷
第三节 哈贝马斯科学观的理论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哈贝马斯科学研究 节选

  《哈贝马斯科学观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书系》:  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科学推动的社会生产获得了革命性的进步,才能使人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更大的自由和长期的物质生活保障,才有可能为人类的政治解放奠定基础,也才有可能创造出他所说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个人”。而在社会生产进步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无疑是极其关键的。在中西方学界,关于科学的宗旨或者目的,一直就是众说纷纭,难有定论。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科学价值中立论”被许多学者奉为真理,它认为人们进行科学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寻求自然界或人类生活的真理,而不是为了追求金钱或获取个人声名。这样一种主张“价值中立”的态度在科学界拥趸者甚多,它对科学目的的理解,本质上还是笃信科学是一种“纯粹”的事业,认为科学是一个自我封闭的系统。马克思并不同意这一立场,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必然是社会的,带有社会的烙印。科学一定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科学家实际上也是有自己社会立场的。倘若科学所探究的真理仅仅是关于自然界的确定性知识,那么,这种完全抛开了人的生存实践与价值判断的真理并不存在。  同时,当代科学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分化。一方面,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社会科学间存在的分化倾向,另一方面,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内部新的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产生从未停止。在某种意义上,不同的学科间的分化是在进一步加强,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同一学科内部的科学专家对本学科内的不同方向可能完全陌生。上述情况的出现将导致科学专家之间产生意义理解上的分歧乃至敌对。而这种现象也正是英国学者斯诺提出“两种文化”的背景,“两种文化”的概念准确地概括了西方学术界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间的分裂。斯诺指出,“人文学者在一端,而在另一端是科学家,数学家与物理学家是科学家的典型。在这两者之间充斥着怀疑和敌视,但这种严重的分裂多半是由于误解造成的。他们彼此满怀偏见和主观臆断的敌视”①。正如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斯蒂芬·科里尼所评价的,斯诺“阐述了一个问题(后来化成为若干问题),是现代社会里任何有头脑的观察家都不能回避的”。那么,究竟如何化解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垒呢?  正如马克思讨论科学问题时阐述的,一定要在两种科学文化历经了深度的分化后方能获得真正统一,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不同科学之间的分裂与对峙对于科学的进步乃至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来说可能是必经的阶段。  由于作为自然科学对象的自然界是经过人的劳动、社会的工业生产而改变过的,而人又同时属于自然界,因此,马克思说,“人是自然科学的直接对象”①。在他看来,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自然界的社会的现实,和人的自然科学或关于人的自然科学,是同一个说法”②。因此,“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③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整体性、交叉性趋势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当年论断的合理性。  正是在马克思“一门科学”思想的启发下,哈贝马斯构建了“批判的社会科学”体系。哈贝马斯大体上赞成马克思对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论述,他在《理论与实践》《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多次重申了类似观点,并进而提出“科学技术是**位的生产力”④的观点。他在《认识与兴趣》中将以解放为目的的“解放性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这无疑是对马克思“一门科学”精神旨趣的传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马克思科学观直接影响了哈贝马斯科学观的建立。与马克思一样,哈贝马斯对科学问题极其重视,将科学作为当代人类实践*重要的方面看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的生产力”的观点,并把科学技术视为一种新型意识形态。在他看来,科学技术客观上起到了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作用,也造成了人的严重异化,成为控制和压迫人的工具;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人类的解放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

哈贝马斯科学研究 作者简介

  罗红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先后于中国地质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获硕士学位,于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技伦理。现为湖北省德育研究会专业会员,湖北省哲学学会专业会员。先后于《湖北社会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20余篇论文,其中,多篇论文在省市获奖,主持或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