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
-
>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
中国的民主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实录(套装共10册)
-
>
新书)社会主义发展简史(大字本)
时事出版社亚太国家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9502386
- 条形码:9787519502386 ; 978-7-5195-0238-6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时事出版社亚太国家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重大标志性事件为中心,探讨美、俄、日、澳、印等亚太国家海上军力建设思想的历史转型过程,据此分析资源禀赋、战略环境和威胁认知等因素影响海上军力建设的规律特征,试图解释各国海上军力建设路径选择背后的逻辑。
时事出版社亚太国家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研究 目录
**章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的分析框架()
**节海权理论与西方海上军力建设思想()
第二节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的内涵()
第三节作战指导与西方海上军力建设思想()
第二章美国海上军力建设思想的转型过程()
**节美国建国初期的海上军力建设思想()
第二节制海权与美国攻势海军的建设思想()
第三节两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海上军力建设思想()
第四节冷战期间的美国海上军力建设思想()
第五节冷战后美国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
第三章俄罗斯海上军力建设思想的转型过程()
**节近代俄国海上军力建设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苏联海上军力建设思想的转型过程()
第三节冷战后俄罗斯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
第四章日本海上军力建设思想的转型过程()
**节近代日本海上军力建设的思路()
第二节现代日本海上军力建设的思路()
第三节冷战期间日本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
第四节冷战后日本海上军力建设思路转型()
第五章澳大利亚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
**节澳大利亚海洋安全战略的内涵特点()
第二节“第三条道路”与澳大利亚海上军力建设思想()
第三节冷战后澳大利亚海上军力建设新思路()
第六章韩国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的路径()
**节韩国海上军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韩国海上军力建设的战略目标()
第三节冷战后韩国海上军力建设新思路()
第七章冷战后越南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
**节冷战后越南海洋战略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冷战后越南海上军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冷战后越南海上军力建设的新思路()
第八章印度尼西亚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
**节印度尼西亚海洋安全战略的特点()
第二节印度尼西亚海上强国战略与“绿水”海军建设()
第九章印度海上军力建设思想的路径()
**节印度海洋安全战略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印度海上军力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印度海上军力建设的具体思路()
参考文献()
时事出版社亚太国家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研究 节选
**章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的分析框架 国际关系的历史经验表明,海洋安全战略的发展历程跟海上军力形态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马汉曾直接提出:“海上力量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军事史。” (美)马汉著,一兵译:《海权论》,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在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海上军事安全关系着国家安全、商业贸易和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在马汉、科贝特、戈尔什科夫等思想家的影响下,世界各国自近代以来尤其强调海上军事实力的重要性。围绕海上军力建设问题,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应该分配多少资源,以何种路径建立一支何种形态的海上军事力量,如何运用这支力量达到何种战略目标?为了研究方便,本书把上述内容界定为广义的海上军力建设思想问题,且将其作为本书的研究主题。 **节海权理论与西方海上军力建设思想 与其他的军力建设过程不同,海上军力建设呈现周期长、资源消耗大、技术革新快、调整弹性弱等特点,需要预先从比较长远的角度进行筹划。戈尔什科夫曾指出:海军是*难恢复的一个军种,其损失的补充、军舰和舰上武器的再生产,均需耗费很多的时间和巨大的物力财力。经济上强大的国家在战争进程中完成这一任务,也只有在特别有利的军事政治条件下才能办到。 (苏)谢·格·戈尔什科夫著,房方译,《国家海上威力》,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版,第336—337页。因此,分析和研究西方海上军力建设思想的经验教训不仅可以解析各国海上安全战略的目标、意图和实施路径,还可以从国防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维护海洋安全的规律特点。 西方海上军力建设思想受海权理论的影响颇深。马汉在《海权论》中频繁地使用“海权”这一概念。到底什么是海权呢?马汉在其著作中提出:“海洋*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四通八达的海上航线,如同一条宽阔的大马路或者辽阔的公有地,你可以朝着任意的方向往前走。只是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你之前走过的路径可能会受到某种条件的制约和控制,让你不得已选择其中的某些道路作为贸易航线。” (美)马汉著,一兵译:《海权论》,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第17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权是指对海上航线的制约和控制。如果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海权可以理解为己方自由使用海洋,而拒绝或者限制他方使用海洋的能力。说到底,海权就是对海洋的控制权。 任何理论都是历史环境因素的产物,都是人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基于威胁和利益驱动进行抽象总结的结果。马汉提出的海权论也不例外。马汉之所以系统地提出“海权论”主要受到如下三大因素的推动和影响:一是来自于对美国安全环境的忧虑。1890年,马汉在巴拿马运河开通后表现出对美国安全的担忧。他认为:运河开通后,欧洲国家将把战略重心转向加勒比地区,美国的西海岸将直接暴露在它国海军的攻击之下。可见,海权论的提出反映了美国战略界对未来海上潜在威胁的回应和准备。 (美)乔治·贝尔著,吴征宇译:《美国海权百年:1890—1990年的美国海军》,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页。 二是美国国内扩张主义的兴起。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前列,各种扩张主义思潮开始抬头,提出要与欧洲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的市场与殖民地。基于这个考虑,新兴崛起的美国亟需一套理论来为其帝国主义扩张政策服务。显然,海权论为美国的对外扩张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马汉个人的经验。马汉长期在美国海军系统任职,对海洋的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对于海军的建设机理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这为马汉提出系统地海权论提供了知识支撑和经验背景。 马汉认为:“生产、航运和殖民地”三者密切相连。生产可用于交换,继而获得商业利益;交换需要航运才能完成,所以说航运是贸易的血管;殖民地扩大了航运,这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扩张的主要对象。要保证这三者,马汉的结论是必须有一支健全的海上力量(舰队)去获取海权。在马汉看来,有两大因素影响了一个国家是否能够获得海权,这也构成了海权的基本要素。 一是地理位置、形态构成和领土范围等自然因素。马汉认为发展海权的优势地理位置是:所处的位置非常便于战略进攻,有能够轻易地进入公海,同时还控制了世界航运的一条咽喉要道,那么这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 (美)马汉著,一兵译:《海权论》……
时事出版社亚太国家海上军力建设思想转型研究 作者简介
潘远强,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安全和美国问题研究,在《当代亚太》《军事历史》《南亚研究季刊》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以第二作者与人合著、译著和编著多本。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11.3¥29.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7.0¥45.8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西线文库血腥奥马哈:目击诺曼底登陆
¥41.5¥139.8 -
巴巴罗萨行动:1941,绝对战争
¥163.5¥218 -
世界各国军队标志图典
¥88.4¥268 -
战争艺术文库(1860-1867)俾斯麦战争中的普鲁士军队
¥38.6¥129.8 -
空中英豪:美国第八航空队对纳粹德国的空中之战
¥80.4¥229.8 -
海战事典日俄战争前后的俄国海军(修订版)/海战事典006
¥25.8¥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