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商品学(第2版)/李峰/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2轮规划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商品学(第2版)/李峰/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2轮规划教材)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4-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36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7.4(5.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商品学(第2版)/李峰/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2轮规划教材) 版权信息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商品学(第2版)/李峰/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2轮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为“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修订版,该套教材是针对全国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教育教学需求和复合型药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而编写。为了更新知识、优化教材品种,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院校教学,启动了该套教材的修订编写工作,修订后品种为39种,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订:1.对上版教材中不合理的内容框架结构进行适当调整;2.内容(含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学科知识、方法与技术等)上吐故纳新,去除陈旧的知识,补充新的知识;  3.对上版教材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内容进行纠正修改。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商品学(第2版)/李峰/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2轮规划教材) 目录

上篇 总论
**章 中药商品学的定义与任务
**节 中药商品学的定义
第二节 中药商品学的任务
第二章 中药商品学的历史及发展
**节 中药商品的起源及药业形成
第二节 中药商品学的发展过程
第三节 中药商品本草沿革
第三章 中药商品的命名及分类
**节 中药商品的命名
第二节 中药商品的分类
第四章 中药商品的管理与经营
**节 药品管理机构与法规
第二节 中药商品市场
第三节 中药经营企业
第四节 中药商品的价格
第五节 中药商品的商标与广告
第五章 中药本才商品的采收、加工与规格等级
**节 中药材商品的采收
第二节 中药材商品的产地加工
第三节 中药材商品的规格等级
第六章 中药商品的包装、仓储及物流
**节 中药商品的包装
第二节 中药商品的仓储
第三节 中药商品的物流
第七章 中药材商品的道地产区与品种
**节 中药材商品的道地产区
第二节 道地中药商品
第八章 中药商品的鉴定
**节 中药材与饮片的鉴定
第二节 中成药与提取物的鉴别
第九章 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与质量管理
**节 中药商品的质量标准
第二节 中药商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下篇 各论
第十章 川药
一、川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十一章 广药
一、广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十二章 云药
一、云药概况
二、药材品种
第十三章 贵药
一、贵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十四章 怀药
一、怀药概述
二、怀药品种
第十五章 浙药
一、浙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十六章 关药
一、关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十七章 北药
一、北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十八章 西药
一、西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十九章 南药
一、南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二十章 进口药
一、进口药概述
二、药材品种
第二十一章 中成药
一、中成药的含义与特点
二、中成药的发展概况
三、中成药的质量与贮存保管
四、中成药商品的分类
五、中成药品种

药名索引
展开全部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商品学(第2版)/李峰/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第2轮规划教材) 节选

  《中药商品学(第2版 供中药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及相关专业使用)》:   第二节 中药商品市场   市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概念,市场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即把市场看成是商品交换的总体,或者是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狭义的概念,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具体场所。一般都设在交通发达,人口稠密的城镇。所以狭义的市场是一个有限的区域,但在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狭义市场的区域已不断扩大,买卖双方除面对面地进行交易外,还可利用电话、电报、传真、网络等现代通讯技术进行联系或交易,故市场的范围可遍及全世界。   本章中药市场的概念属于狭义市场的概念,即是指中药商品交换的场所。中药市场是中药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是扩大社会再生产及其发展的必要条件。   中药市场是以中药商品交换为内容的经济联系形式,主要功能是以中药商品为媒介,实现中药商品的流通及其价值的转移,以满足人们用药的需要。同时,中药商品通过市场交换,把药品转变成货币,为我国经济建设积累一定的资金,因此中药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一、国内市场   我国国内中药市场起源很早,《后汉书》记载了韦彪、张楷等著名采药、卖药之人。东汉恒帝时,霸陵人韩康常采药于名山,在长安市上卖药达三十多年。同时在我国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提到《范子·计然》一书中论及了药价。这都说明中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三国时,在江西的“樟树镇”建立了“药圩”,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号称“药都”。“药圩”是我国早期的中药市场雏形。公元1076年,宋政府兴办的“太平卖药所”是我国**个官办的中药市场;南宋迁都临安后,中药市场又有新的发展,不仅有“生药铺”“熟药铺”之分,还建立了“川广生药市”,出现了药材的批发市场。   中药市场经过历代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全国大型的中药市场有著名的四大药市即河北的“安国”、河南的“禹县”和“百泉”、江西的“樟树”以及安徽的“毫州”等。那时经营的规模有大有小,经营的方式各不相同。   现以河北的“安国”药市为例说明:安国市,古称祁州,位于河北省中部,四方水陆交通便利,有水路可达天津,转通于营口、香港等地,为药材商品交换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安国在历史上因药业发达,在国内外久负盛名而素有“北药都”之称。它不仅在全国各地有极大影响,而且在日本、朝鲜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都有较高声誉。   药都的形成,由来已久。早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2)因药王显灵的传说和药王庙的建立(此处的药王传说是东汉刘秀部下武将邳彤,曾是燕赵一带医药界领袖人物),吸引各地“善男信女”前来朝拜。随之客货云集,名声大振,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大型的中药市场。从明朝泰昌元年(1620年)至民国26年(1937年)“七七事变”的310年左右期间,药都生意兴隆,盛况空前,成为全国规模*大的中药市场。   祁州经营道地药材有著名的“祁州十三邦”,药邦是地方药材行业借同乡或同行联合起来的团体,具有明显的竞争和垄断的资本性质。包括关东邦、京通卫邦、口邦、山西邦、怀邦、川汉邦、毫州邦、禹州邦等,各邦销售当地药材,对当时药材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历代中药市场的建立和发展,都因所在地的药材种植业和加工业发达,交通便利,运价低廉,名医、寺庙的影响以及庙会的群众基础等,使中药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营的药物品种和市场数量由少至多,同时近十多年来,药材市场规模不断增大.经营的药材品种日益增多,营业时间也变成常年经营,座商、行商云集市场,交易人群络绎不绝,使市场显得格外繁荣,营业额与日俱增,营业利润成倍增长,上交国家税利逐渐增加。   我国中药材市场发展很快,数量不断增加,截至1996年,国内市场增至110多家。新老市场的相继发展,对广泛开展中药商品交流,促使中药生产的发展,搞活市场经济,以及在中药企业内引入竞争机制,改善中药生产和经营管理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应该看到,中药市场的无序发展,加上一些地方市场管理混乱,中药市场上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违规经营严禁的药品,伪劣药材累查不绝,危害了人们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国务院、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管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局不仅联合发出整顿中药市场的通知,而且多次组织联合检查组到各地中药市场检查验收整顿的结果。经整顿,1996年国家仅批准保留了河北安国、安徽亳州、山东鄄城舜王城、哈尔滨三棵树、河北蕲春、江西樟树、广州清平、广东普宁、成都荷花池、湖南廉桥、河南禹州、西安万寿北路、广西玉林、重庆解放西路、昆明菊花园、湖南岳阳花板桥、兰州黄河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现选有一定代表性的中药材市场简介如下。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