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北大艺术评论(第2辑)

北大艺术评论(第2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5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0.2(7.0折) 定价  ¥8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北大艺术评论(第2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58114
  • 条形码:9787100158114 ; 978-7-100-15811-4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大艺术评论(第2辑) 内容简介

《北大艺术评论》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系以艺术学科所包含的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为主的纯学术性学术集刊,每年两辑,设专论、焦点话题、艺术学前沿、各体艺术评论、艺术史研究、书评等栏目。《北大艺术评论》依托北京大学深厚的艺术人文资源和悠远的艺术教育、艺术研究传统,联系靠前外艺术学科的知名学者和学术新锐,立足史论,倡扬积极介入的当下批评实践,推介近期新的艺术学学术成果,激发跨学科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以促进艺术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并以此探索“道”与“艺”、学与思的融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体系。《北大艺术评论》第二辑内容包括王一川、马丁·泽尔的特稿,朱良志、刘悦笛等艺术理论方面的文章,以及视觉理论、艺术史、影视评论、音乐研究等方面的高品质学术论文。

北大艺术评论(第2辑) 目录

特稿
王一川文化涵濡中的文论演变
马丁·泽尔美
——一个小小的概念之旅
美学与艺术理论
朱良志文人画的十个问题
刘悦笛从艺术的“审美定义”到“非审美”的反驳
——论艺术界定的“比尔兹利一迪基之争”
萧湛、陈龙为“野狐禅”正名
——论梁宗岱美学及其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中的地位
彭锋批评的界定

视觉理论
姜宇辉机器眼,电影眼,与感知三境
——德勒兹论实验电影
电影及其幽灵
——雅克·德里达访谈
雅克·朗西埃无法忘却的东西
脑即银幕
——吉尔·德勒兹关于“时间一影像”的访谈
艾米·维拉里乔传声头像与电视面孔

艺术史
黄新然、罗筠筠北京法海寺观音造像的图像艺术特征探究
——兼论水月观音造像之流变
陈书焕“如画的”与心灵表达:罗斯金的历史理论

影视评论
陈旭光近年中国电影的类型化路向与相关问题思考:本土化、杂糅性与体制内的“作者性”
范志忠、张李锐国产网络剧的类型化制作与营销策略
李洋电影节研究的理论预设与方法
——以戛纳电影节为例

音乐研究
毕明辉约翰·凯奇实验音乐观的深化与成熟
高研班学员论坛
李立当电影遇上哲学
——试论电影史与艺术史的博弈
屈波空间的构筑与斗争:中国现代美术的展示政治
李昌菊青年美术家的视觉表达对象与方式
——以第四、五届全国青年美展为例
翟传鹏论电视剧《甄嬛传》的历史改编策略

学术动态
“华语生态电影”:概念、美学、实践
——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之二十一
《北大艺术评论》稿约
展开全部

北大艺术评论(第2辑) 节选

  《北大艺术评论(第2辑)》:   正因此,水墨画的产生虽然跟材料有关(如纸张、毛笔、墨的使用),但*重要的因素则来自哲学观念,从王维到荆浩,水墨创始时期的大家们多从哲学的层面来看问题。浅而言之,与金碧辉煌的着色画相比,水墨更切近唐代以来兴起的推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简淡风气;深而言之,水墨是“表现生命真实世界”的必然选择,就像苏轼所说的“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①,这不是黑白和绚丽色彩的选择问题,而是要突破表相走向生命纵深的问题。水墨画的出现对中国绘画的后来发展产生极大影响,不是对色彩本身的抑制,而是看世界方式在变化。   文入画在干余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重要特色。正如前面所说,文入画可以定义为“体现文人意识的绘画”。什么是文人意识呢?在我看来,文人意识具有重视人文和“反人文”的双重特性。   文人意识是一种具有强烈人文关怀的意识。文入画,或许可以叫作“人文画”——一种追求人的生命存在价值的艺术。文入画重视人真实的生命体验,强调超越形式,从道德从属走向生命真实,从色相世界走向心灵觉悟。文人画所代表的传统,是中国绵长的士人精神发展的延续,是“士”的情怀在唐宋以来艺术中的体现。   所谓文入画具有“反人文性”,是说文入画在荡涤文明、在累积过程中造成的对人真性压抑的能力。人文的累积也具有双面性。在中国哲学发展中,从老子所立不言之教到庄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再到禅宗的“不立文字”,就是对文明本身负面力量的反思。即如美的追求而言,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种习惯,一种定见,这些定见和习惯,常常会背离审美创造本来的目的,产生与人真实生命追求的矛盾。美的秩序与原则为美的欣赏、创造提供可以依循的标准,但同时又对人的创造力构成抑制,人的独立性常常会淹没在依附的心理中。人们常常谈宗教的局限性,其实美也有局限性。文人艺术就是要洞穿文明的繁文缛节,超越既定的成法定式。文入画反对甜、腻、熟等,提出以丑为美的观点,就和这有关。元代画家钱选说文人气是一种“隶气”——就像汉代隶书与篆书之间的关系,隶气有一种与官方典雅风范相对的、来自于草莽又萧散于法度之外的执拗飘洒之气。所以,自苏轼以来,文人气就带有一种反向思路,用今天的话说,有一种“解构性”。   文人艺术所具有的重视人文和“反人文”的双重特性,决定了文人艺术必然是自我的,非从属的,具有人文关怀,又超越凡常秩序。   在具体表现上,文入画有两个主要特征,一个是强调直接的生命体验。画是为表达自己内心体验而作的。“诗庄而词媚”,文入画就像要眇宜修的词一样,画家不在乎外在让他画什么,只在乎他自己心中想画什么。它与那些“从属性的绘画”截然不同。   说白一点就是,文入画强调两点:一、它反对匠气,只看重外在形式的东西,不重视内心的传达,不叫文入画;二、它反对被指使、被塑造,只表现他人让表现的东西,不表现自己的东西,也不能叫文入画。我*近在读《吴大羽集》,这位当代寂寞的艺术家对艺术本身有极为深刻的认知。他说:“油画可以从孔子的‘道德论’中解放出来”,“油画不应成为‘道德教育’的依附”①。他虽然说的是油画,所触及的正是“文人意识”的核心内涵。   中国绘画发展有一种“从属性”的传统。在唐代以前的绘画发展中,虽然也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表现自己内在生命体验的倾向并不突出,很多画带有明显的宣教性质,绘画服务于某种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言说。但文入画却不是这样,它不是你给我一个题目,我给你画,跟自己没有关系,只是跟我技术有关系,利用自己的技艺来表达别人的思想,借你的笔法浇他人的块垒。文入画是独自抚慰,暗自醒觉,是对生命本身的一种体认。文入画与比德载道之类的“大叙述”明显不同。文人意识是与庙堂意识相对的一种山林意识,是俪规矩、出方圆的散逸意识。我手写我心,自己心灵的直接感受成为表现的主体,这是中国绘画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质。   文徵明有一幅《中庭步月图》,老友相逢,酒后众人在庭院里赏月话旧,一时内心充满感动,立刻就记载当时的感受。苏轼曾说,“何夕无月,何日无竹柏影,但无我辈闲适耳”,夜夜有月,时时有竹柏影,但人们常常体会不到这世界的妙处,尘氛遮蔽,剥蚀人的生命灵觉。在这静谧的夜晚,在明澈的月光下,文徵明似乎唤醒了自己,“还原”了生命原初的力量,照亮了一个“有意味世界”。这样的画,与顾恺之《女史箴图》、敦煌佛教变相图等“从属性”的绘画是完全不同的。   ……

北大艺术评论(第2辑) 作者简介

王一川,1959年生,四川乐山沐川人。现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入选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计划。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1982、1984、1988年先后于四川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84至2011年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曾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教研室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学位办主任、教务处处长、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近年主要研究艺术理论、文艺理论、美学、影视批评等。著有《意义的瞬间生成》、《语言乌托邦》、《修辞论美学》、《张艺谋神话的终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中国现代学引论》、《文学理论》、《文艺转型论》、《第二重文本》和《革命式改革》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