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烩面的革命——从餐馆到工厂

烩面的革命——从餐馆到工厂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24cm 页数: 191页
本类榜单:美食销量榜
中 图 价:¥19.3(5.5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烩面的革命——从餐馆到工厂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4932046
  • 条形码:9787564932046 ; 978-7-5649-320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烩面的革命——从餐馆到工厂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九章, 其内容包括: 底蕴厚重的烩面文化 ; 制作烩面的原材料 ; 烩面烹饪技法 ; 烩面馆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 烩面工厂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单机组合式烩面生产线 ; 自动化烩面生产线等。

烩面的革命——从餐馆到工厂 目录

**章 底蕴厚重的烩面文化
**节 雅俗共赏说烩面——烩面文化与烩面现象
第二节 美不胜收说烩面——烩面的感官品鉴
第三节 源远流长说烩面——烩面的起源、发展与流派

第二章 制作烩面的原材料
**节 水
第二节 小麦粉
第三节 食用盐与食用碱
第四节 肉类
第五节 菜品与调味料
第六节 天然香辛料

第三章 烩面烹饪技法
**节 面团调理
第二节 煮肉与制汤
第三节 菜品原料初加工
第四节 烹调烩面

第四章 烩面馆的建设与运营管理
**节 烩面馆管理理念
第二节 烩面馆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第三节 烩面馆质量控制与食品安全管理

第五章 烩面工厂化生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节 烩面工厂化生产势在必行
第二节 烩面工业化生产的技术方案

第六章 单机组合式烩面生产线
**节 制面工段
第二节 蒸面工段
第三节 预干燥工段
第四节 二次干燥工段
第五节 包装工段

第七章 自动化烩面生产线
**节 制面技术的创新升级
第二节 烩面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配置

第八章 烩面工厂建设与质量技术管理
**节 烩面工厂设计
第二节 生产设施建设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第三节 烩面工厂质量技术管理的几项基础工作

第九章 预包装烩面的调料包
**节 调料包的设计
第二节 调料包的生产

跋 速煮面开创未来主食面条市场新局面
展开全部

烩面的革命——从餐馆到工厂 节选

  《烩面的革命:从餐馆到工厂》: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成书于公元533~544年,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的*早一部古农书和古食书。其中下册4卷主要介绍食品加工工艺,堪称古代北方饮食文化的总结。该书《饼法》卷载有“水引馎饦法”两段。其一是“水引”的制法:用冷肉汤汁调和细面粉,“挼如箸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宜以手临铛上,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其二是“馎饦”的制法:先用冷肉汤汁调和细面粉,然后将揉好的面团“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从两段文字可以看出,在不使用机刀的条件下,一种手法是,用手在面盆旁将面团按捏成薄片,随即入锅沸煮;另一种手法是,先将面的粗条放在水中浸一段时间,然后再拉长捏薄形成宽面条。显然,这里已经有了先“制坯”后“抻面”的工艺。两种手法都是面盆置于灶上,面条成型后随即下入沸水。  到了唐代,馎饪出现了一些新品种。据唐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不饦(馎饪),有薄展而细粟者,有带而长者,有方而叶者,……其名甚多,皆不饦之流也。又有羊肉生致碗中,以不饪覆之,后以五味汁沃之,更以椒酥和之,谓鹘突不饦。”从这段文字大体上可以看出,唐代的馎饦,已经由南北朝时期的水煮宽长面片,过渡到讲究配菜和调味了。据此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就是烩面的原型!  宋朝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使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重新统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振兴与繁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中描写北宋都城的繁华时说:“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在餐饮业长足发展的大背景下,烹饪技术普遍提高,面食新品种大量涌现。宋浦江吴氏《中馈录》中载有“水滑面方”:“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内,候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块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麻腻、杏仁腻、咸笋干、酱瓜、糟茄、姜、腌韭、黄瓜丝作齑头。或加煎肉,尤妙。”这道面食,由于先将揉过的面块水浸,然后再“抽”“拽”成又宽又薄的面片,故应具有很好的弹性和韧性,吃时口感会很爽滑、筋道。再加上多种配菜和调味,风味当更加突出。由此可以看出,在宋代“手抻面”的成型工艺和烹调技法已相当成熟。  元代家庭日用大全式的通书《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和《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所记载的“水滑面”的制作方法,尤其是对面团的调理已颇具章法。《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记载:“如午间要吃,清早用盐水溲面团,捺三二十次,以物覆之。少顷,又捺团如前。如此团捺数四。”《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用头面(按指头罗细面)。春、夏、秋用新汲水入油盐,先搅作拌面羹样,渐渐入水,和搜成剂。用手拆开作小块子,再用油水洒和,以拳揉一二百拳。如此三、四次,微软如饼剂。就案上,用一拗棒纳百余拗。如无拗棒,只多揉数百拳。至面性行,方可搓为面指头。入新凉水内浸两时许。伺面性行,方下锅。阔细任意做。冬月用温水浸。”文中提到的“拗棒”,是专门用来压轧面块,反复碾压直到压出“劲”来的工具。(据有关学者研究,在敦煌壁画中有一幅两人抬杠压面图,而非推磨图。由此可以推测,国人用杠子压面的历史至迟可追溯到唐代)这种借助轧面杠反复揉轧面团,增加面体的弹性和韧性,使做出的面条爽滑、劲道、有咬劲儿的技术,被历代厨师沿袭传承。直到20世纪末,笔者还曾在小规模的面条作坊里看到这样的情形:面案倚墙放置,墙上开一洞,工人将木杠的一端插入洞里,把面团放在杠子下面,以全身力气压杠子另一端,对面团反复压轧数十遍。用这种方法调理出的面团当然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