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灵元气社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
>
厌女(增订本)
-
>
这样学习才高效/杨慧琴
-
>
心理学经典文丛:女性心理学
-
>
中国文化5000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未名社科学术面对面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6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293256
- 条形码:9787301293256 ; 978-7-301-29325-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北京大学出版社未名社科学术面对面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6版) 本书特色
《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六版)》以传播媒介的形态为线索,梳理了大众媒介形成的历史和传播学科的发展状况,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入门读物。书中文章的作者均为各自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所选文章跨度几十年,多为各研究领域内公认的名篇名作。本书研究视角丰富,为读者了解媒介和传播史提供了更为系统、专业的框架。本书对传播史的研究不仅对其发展历史本身具有广泛的意义,也有益于传播学研究对媒介的深入探索,进而对从传播学及其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经历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未名社科学术面对面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6版) 内容简介
《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六版)》以传播媒介的形态为线索,梳理了大众媒介形成的历史和传播学科的发展状况,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入门读物。书中文章的作者均为各自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所选文章跨度几十年,多为各研究领域内认可的名篇名作。本书研究视角丰富,为读者了解媒介和传播史提供了更为系统、专业的框架。本书对传播史的研究不仅对其发展历史本身具有广泛的意义,也有益于传播学研究对媒介的深入探索,进而对从传播学及其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经历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大学出版社未名社科学术面对面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6版) 目录
第1章文字的先驱 德妮斯·施曼特贝萨拉特/
象征物与符号
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象征物
旧石器时代晚期和中石器时代的象征物
新石器时代的象征物
传播与数据储存的转折点
第2章古代帝国的媒介 哈罗德·英尼斯/
从石头到莎草纸
文字的影响与平等权利
变革的效应
苏美尔城邦
泥版与楔形文字
泥版与社会组织
第3章无文字的文明——印加人与结绳记事 马西娅·阿舍、罗伯特·阿舍/
第4章文字的起源 安德鲁·罗宾逊/
文字的功能
文字的起源
文字的发展
文本、言语和语言
现代版“象形文字”
第二部分西方书面文化的传统
第5章希腊遗产 埃里克·哈弗洛克/
印刷机普及之前的读者
第6章文字与字母表的作用 罗伯特·K.洛根/
文字与字母表的作用:信息加工的新模式
零与位置数字系统
数学语言
数量标记、定量分析和质量标记、定性分析所产生的影响
第7章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现代媒介 沃尔特·翁/
您知道您能够回想起什么:记忆法和固定说法
声音的内在性
次生口语文化
第8章中世纪的交流与信仰 詹姆斯·伯克、罗伯特·奥恩斯坦/
第三部分印刷革命
第9章纸张和雕版印刷术从中国来到欧洲 托马斯·F.卡特/
雕版印刷的起源
第10章印刷术的发明 刘易斯·芒福德/
第11章印刷革命 伊丽莎白·爱森斯坦/
第12章早期的现代读写能力 哈维·J.格拉夫/
印刷、改革和宗教运动
北美殖民地民众的读写能力
第13章新闻贸易 约翰·B.汤普森/
第四部分电流创造连线世界
第14章电报:维多利亚时代的因特网 汤姆·斯丹迪奇/
第15章新新闻 迈克尔·舒德森/
作为娱乐的新闻业:约瑟夫·普利策和《纽约世界报》
作为信息的新闻:《纽约时报》的兴起
第16章电话接管指挥 克劳德·S.费舍尔/
建立电话业
垄断时期:1880—1893
第17章时间、空间和电报 詹姆斯·W.凯瑞/
第五部分影像技术和大众社会的出现
第18章消费的梦想世界 罗莎琳德·威廉姆斯/
特罗卡迪罗广场上的学校
1900年世博会的重大意义
百货商店里的异国情调
电子仙境
第19章早期的图片新闻 乌尔里希·科勒/
照片新闻业的结构性要素
第20章刻下声音 丽萨·吉特尔曼/
第21章制造留声机 乔纳森·斯特恩/
第22章早期的电影 丹尼尔·茨特罗姆/
第23章电影中的谈话 斯科特·艾曼/
第24章大众传媒和明星制度 吉伯·伐勒斯/
第六部分无线电时代
第25章无线电世界 史蒂芬·克恩/
第26章无线电广播中的公众之声 约翰·杜哈姆·彼得斯/
第27章早期的广播 苏珊·J.道格拉斯/
第28章节目的黄金时代 克里斯托夫·斯特林、约翰·M.基特罗斯/
广播剧
政治广播
第29章广播的声音 米歇尔·希尔姆斯/
广播协作网的悲哀
第30章电视时代的广播 彼得·伏纳泰勒、乔舒亚·E.米尔斯/
第七部分电视时代
第31章电视初现 威廉·鲍迪/
制造业
捍卫商业电视
培训电视受众
寻求国家信号
美国家庭开始喜欢电视
社会影响
电视界面临的政治压力
第32章新语言 埃德蒙德·卡彭特/
第33章为电视让路 林恩·斯皮格尔
家庭团聚
第34章电视改造了新闻 米切尔·史蒂芬斯/
第35章两种文化——电视对阵印刷术 尼尔·波兹曼、卡米勒·帕格利亚/
第36章网络时代的电视 亨利·詹金/
频繁换台型、随遇而安型和忠诚型
在你们自己当中交谈
八卦闲谈如何促进聚合
为投票而比赛
第八部分信息时代的新、旧媒体
第37章控制权革命 詹姆斯·贝尼格/
新的控制技术
信息社会
第38章媒介如何成为新媒介 列弗·迈诺维奇/
第39章互联网的普及 珍妮特·阿贝特/
全球图景
万维网
建造万维网
第40章万维网 杰伊·戴维·博尔特、理查德·克卢辛/
文字和图像设计
万维网的各种修补
网络摄像机
第41章移动网络社会 曼纽尔·卡斯特尔/
坚韧的连接性
网络的选择
即时社群中的活动
个体活动中社会背景的模糊化
接入无线网络是个体价值的源泉,也是一项社会权利
注释
推荐阅读
鸣谢
北京大学出版社未名社科学术面对面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6版) 作者简介
戴维·克劳利,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授。译者董璐,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媒介经营管理、传播学等。
-
万物皆无序
¥18¥42 -
畅销书风貌
¥14.6¥27 -
智慧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要素研究
¥43.9¥78 -
点燃理想的日子-我与《东方时空二十年》
¥16.4¥38 -
悦读经典
¥15.3¥35 -
后真相时代
¥33.4¥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