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的华夏始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2704211
- 条形码:9787552704211 ; 978-7-5527-0421-1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神话中的华夏始祖 本书特色
神话的魅力,还在于神话的主人公尽管神气十足,但一个个身上又躁动着普通人的七情六欲。情绪是可以感染的,人性是相互贯通的。比起考古发掘的先祖化石,远古神话充斥的活力填平了我们和祖先之间成千上万年的代沟。这是一项伟大的“传神”工程。 所谓“传神”,就是精神的传递和继承。中华民族历经万年磨难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传神”。 当然,神话有它的历史局限性,认知的幼稚,口耳的差池,使原本朴素的叙述有些走样,甚至荒诞。虽然古神话缺乏历史的精确性,但始终传播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正能量。
神话中的华夏始祖 内容简介
本书在前人研究成果上, 合情合理地重述华夏始祖的故事, 继续实现远古祖先的梦想。全书内容包括: 女娲补天、大洪水前、伏羲出生、西王母、崆峒山等。
神话中的华夏始祖 目录
一、女娲补天
撑天的柱子断了
咽不下这口气
老祖宗向天神宣战
为什么叫女娲
二、大洪水前
大洪水前还有个抟土造人的女娲
可疑的盘古
夸父的身世
三、伏羲出生
葫芦妈妈生了个葫芦娃
伏羲爸爸是雷神
在妈妈肚子里呆了十几年
华胥西行的谜
四、西王母
失踪的华胥氏露面了
戴胜?戴的什么胜
豹尾虎牙和於菟祭
歌名、地名都冠着华字
善啸,文明**声
甘青彩陶:西王母的万神殿
五、崆峒山
崆峒,又一座昆仑
笄头,西王母的戴胜
回山,退回去走渭水
六、葫芦河
一个难圆其说的传说
葫芦河,为人文始祖作证
上谁的门?这是大事
大屋子和地画
七、卦台山
伏羲氏族的东归情结
来到了三阳川
伏羲始画八卦的演说
日出和日落
八卦,中华*早的科学认知方法
八卦始画,文明肇启
八、轩辕之国
绕不开的轩辕之国
*具魅力的轩辕之国
有蠕居地的轩辕之国
注重养生的轩辕之国
九、炎帝神农
以农为本的神农
神农又是药王
太行山麓的神农
十、嫦娥奔月
一段该说明白的公案
嫦娥奔月》的地方版
女娲出面调整婚育政策
十一、南下的伏羲
蜀:南下的播种机
巴:好马不吃回头草
蚩尤:疑似巴蛇东游去
十二、三祖之争
守陵的老大遇到了麻烦
蚩尤取代老大
神农塞外搬兵
轩辕入主中原
十三、夏禹治水
家谱:伏羲后人
家传:再用八卦
王权:强力执政
十四、中国龙
雷和虹,初始的龙
葫芦,华人*早的图腾
蛇,伏羲族人的家神
中国龙,华夏各族的图腾共体
神话中的华夏始祖 节选
《神话中的华夏始祖/华夏文明之源》: 可疑的盘古 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流传了七八千年,大家都爱听。到东汉以后的三国时期,有个叫徐整的作家写了一篇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想颠覆女神造人的传统说法。 徐整写道,蜗居在像蛋青那样混沌的天地之间的盘古,随着天不断升高,地不断下沉,他的个子也急速增长起来。天、地、盘古以每天一丈的速度在变化,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像现在这样高,地就像现在这样厚,盘古那就项天立地了。 盘古临死,气息化为风云,声音化为雷霆,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四肢化为东西南北四极,五体(四肢加上躯干)化为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嵩山,血液化为江河,经脉化为道路,肌肉化为田地,胡须化为星辰,皮毛化为草木,牙齿和骨头化为金属和石头,精液和骨髓化为宝珠和美玉,汗水化为雨水和湖泽,寄生在身体上的各种小虫子,混杂在一起,化生为黎民百姓。 徐整的想象力实在丰富!人竟然是男人盘古身上的小虫子变的,仿佛在讲科学:有生命的虫子总比无生命的泥巴更有理由变人吧!颠覆! 接着,问题来了:原始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传说中的始祖历来是女娲领衔,什么时候冒出来了比女娲还要早的男人? 何况这个男人不会抟泥,更不会捏泥娃娃,还不讲卫生,身上生出了小虫子。更恶心的是这些小虫子竟然变成了我们的祖先。徐整怎么这么写?也不奇怪,三国时期,男人们早就牛了起来,男尊女卑,始祖也得由女变男。徐整这只傲视千古的“大公鸡”,抑制不住创作的激情,“咯咯哒!咯咯哒”地撅起来屁股,一颗硕大的鸡蛋落地了。还没有完全冷却下来的蛋壳里,蜷曲着他为我们制造的始祖盘古。可惜世人不怎么买徐整的账,依然认抟土造人的女娲为造人的老祖宗。至今,海内外的华人异口同声传唱的歌是《世上只有妈妈好》,还没听唱世上只有老爸好的昵。 夸父的身世 说徐整拿盘古忽悠人,别误会,我们并不是说大洪水前只有女人没有男人。人的进化过程始终有男有女,否则人类哪能发展到今天。“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是原始人的误解,父亲是有的,只是原始人起先不知道,后来又难以确认而已。 大洪水以前,虽然女人做主,可男人也不是孬种。一些出力气的活还得男人去干,比如打猎和打架,此外,还得去找火种。夸父追日神话就是葫芦族群男人找火种的故事。 夸父,夸氏族里的大男人。夸,原字很可能是瓠,不知怎么着把瓜旁丢了。至今,江浙一带还有人把夸字读作瓠声。 夸父追日的神话,历来被人误读为主人公自不量力做傻事,夸父成了人们嘲笑的对象。也有人把主人公奉为与天作对勇于牺牲的英雄歌颂。到底怎么看呢?只要细心解读这篇神话,就会有新的体会。 很早很早以前,人不会保存火种,日常生活中无法用火。从雷击或山崩时引发的林火取火,不仅危险,而且由不得自己,很不方便。 葫芦族群里有一位高大魁梧的男人,后世叫他夸父。大洪水浸灭了族里的火种,没火用,吃生的,喝凉的,睡潮的,挨冷冻,日子不好过。夜里没了火黑黢黢,狼虫虎豹敢来吃人。夸父受众人之托,提了根柴棒,到太阳那里借火。那时候的人朴实,没有冒傻气逞英雄的念头。夸父撵着太阳到了禹谷,有人说就是现在的日月山和青海湖。靠近了这个巨大的火球,点燃火把,扭头就往回赶。长久的劳累,火焰的烤炙,夸父虽然喝干了黄河和渭水,却不解渴,想去北边的大湖喝水。筋疲力尽的夸父发现手中的火把即将燃尽,追日取火的神圣使命面临毁于~旦。在生命的尽头,他朝着族群的村落,奋力掷出了火把,使村前的林子燃成熊熊大火。火焰就像桃花盛开的桃林。夸父用自己的生命,给人间重新带回了宝贵的火种。 破解这则神话,要抓住夸父手中的杖和化为邓林这两点。夸父敢于追日,他要拐棍干嘛?如果杖是拐棍,他在临死前丢弃它干嘛?如果把它看作是点燃火把的材料,前前后后的情节就得到了合乎情理的解释。夸父拼死掷出即将燃尽的火把,燃起了氏族村落前的林火。这里的化字,就是燃烧的意思,化为灰烬,化为邓林。邓林就是桃林,林木燃烧时像不像桃花盛开的桃林?也许桃花的火红色使凶兽恶鬼惧怕,先民就赋予桃木以辟邪驱鬼的神功,被民间几千年来制成桃符、桃木剑挂于厅堂镇宅。 夸父追日的神话,让我们想起了又一位大名鼎鼎的始祖,他就是燧人氏。 三皇组合中,早就有以燧人为首的排列:燧人,伏羲,神农。燧人是伏羲的老前辈,传说也是位男性。被称为燧人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个没有昼夜的地方,有一种叫燧木的大树。一位四海旅游的圣人来到燧木树下,发现有一只像猫头鹰的鸟,只要啄树就会冒出火光。于是,这位圣人就用树枝在燧木树干上使劲摩擦,很快钻出火来。人们称他燧人。 有专家说,这燧人实际上是西部古羌的一支,后来生活在现今祁连山脉的弁兹一带。大洪水时东迁到永登、兰州、甘谷、天水和贺兰山的乌达地界,同华胥混血。此说与《神话中的华夏始祖/华夏文明之源》所述华胥生伏羲的故事大体可以衔接。夸父神话也许就出现在这支东迁与华胥混血的燧人族群中。 ……
神话中的华夏始祖 作者简介
曹昌光,甘肃丝绸之路协会副会长,漫画家,神话研究学者。著有《伏羲与八卦》《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画传》等。合编《漫画丝绸之路》(中、英、日文版,2016年重版)。
- 主题:陇东视角的远古神话
喜欢这本书的题材——三皇五帝的神话与传说,又赶上做活动,就果断入手。这本书的特色是以陇东和天水的视角来解读上古神话传说,文中夹杂着当地的民俗;书中的插图也值得称道:都是彩图,而且大多是作者原创;行文风格介于专著和文学之间,语言比较轻松直白,甚至有些儿童文学的色彩。遗憾之处在于:(1)故事整体不完整,讲述了女娲、伏羲、西王母、黄帝、炎帝、蚩尤、嫦娥、大禹以及龙,但是没有提及从炎黄到大禹之间的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等。(2)多数故事浅尝辄止,语焉不详,难以掌握整体轮廓。(3)作者试图以“瓠”(葫芦)和“蛇”(龙)解释一切,给人牵强附会的感觉。尽管有上述遗憾,但是总体还是值得一读,毕竟是作者的原创作品,比市面上大多数东拼西凑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要强百倍。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5.8¥16.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9.3¥19.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
¥16.5¥2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2.7¥42.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6.5¥35 -
快乐手相
¥9.9¥28 -
圣经和希腊主义的双重视野:奥利金其人及神学思想
¥11.2¥24 -
人间佛学画卷
¥7.4¥12.6 -
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享誉世界的代表作:千面英雄
¥37¥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