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德意志史

德意志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8-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444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1.6(7.0折) 定价  ¥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德意志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57650
  • 条形码:9787100157650 ; 978-7-100-15765-0
  • 装帧:70g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德意志史 本书特色

认识德意志崛起之路的*新力作。 什么是“德意志史”?这片叫作“德意志”的土地何时开始拥有自我意识?它如何崛起为中欧强权?在瑰丽的民族文化与扩张的帝国情怀之间,它又是怎样摇摆纠结的?在战争的废墟中,它如何实现了涅槃重生?数位德国历史学家联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精神等各方面出发,全面而简洁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努力跳出民族国家的框架,从更为广阔的全球史视野来解读一个民族的成长历程。 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呈现历史事件,但又不是以通俗史学的方式来书写。作者们都是专业学者,却尽量以让读者感兴趣的方式来编纂,使人们对德国历史感兴趣。这本书同时也有益于中学以上的学生来阅读,不过其深度自然高于一般的教科书。 ——安德烈亚斯·吕迪希(Andreas Rüdig),杜伊斯堡记者、专业书评家本书首先覆盖政治史,同时也概述了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和精神史的相互联系,并在篇首纵览每一时段的总体状况。在个案分析中,本书还使用了较为少见的欧洲比较视野,特别是有关查理五世和三十年战争的篇章。 ——海因茨·席林(Heinz Schilling),柏林洪堡大学历史学教授

德意志史 内容简介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德意志是一个无法回避、又极难书写的对象。一方面,它不仅在欧洲中世纪里扮演着颇为重要的角色,而且在19世纪以来的全球历史演进中以其光彩(科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与窘迫(两次世界大战的发起者)的双重形象,成为无数研究者的目标。另一方面,正如本书导言所指出的那样,所谓“德意志史”,若以现代民族国家的视野去回溯,必然遭遇很多棘手问题,如疆界变动频繁、民族意识淡薄等。正因如此,书写一部“德意志史”,既需要一种敏锐而宏大的世界眼光,又必须借助一种超越19世纪以来人们习以为常的民族史套路的创新立场。新世纪以来,德国史学界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不可谓不多,本书是众多成果之一。 本书的叙述内容从6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柏林共和国(即联邦共和国)时期的2012年。作者们努力突破民族史框架,站在欧洲史与全球史的角度去讨论德意志史的演进历程。整本著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呈现历史事件,但又不是以通俗史学的方式来书写。作者们都是专业学者,但尽量以让读者感兴趣的方式来编写,使之对德国历史感兴趣。与其他德意志史读本相比,本书的优势明显:它的篇幅不大,言简意赅;以时间为序,书中每一章由这一领域的**学者书写,反映了*新研究成果;附有详细的文献指南,为延伸研究提供方便。

德意志史 目录

导言 什么是“德意志史”? 乌尔里希·赫尔曼 **章中世纪早期与盛期(6—13世纪) 乌尔夫·迪尔迈尔 时代概览 中世纪早期德意志史的前提条件(6—9世纪) 总体状况/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中世纪盛期(10—13世纪) 总体状况/从加洛林帝国分割到奥托王朝的统治/萨里安家族的皇帝:在通往主教叙任权之争道路上的帝国/斯陶芬家族崛起为中世纪盛期帝制的*后巅峰 第二章中世纪晚期(13世纪中叶到15世纪末) 乌尔夫·迪尔迈尔 时代概览 中世纪晚期的帝国:总体状况 从斯陶芬王朝末期到选举制王国(13世纪中叶到14世纪中叶) 14世纪中叶后塑造帝国的新开端 第三章从宗教改革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 (15世纪末到1648年) 恩斯特·欣里希斯 时代概览 16世纪初的德意志 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精神生活/政治体制: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统治下的皇帝、帝国与帝国改革/教会和教会机构 宗教改革与查理五世的普世性皇帝政策 马丁·路德/查理五世与帝国/宗教改革与帝国:1519—1524年/农民战争 /宗教改革、帝国与信仰运动:1525—1555年 奥格斯堡与特伦托之后的德意志:“教派分立时代” 三十年战争的前史与历史 第四章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到维也纳会议 (1648—1814年) 安德烈亚斯·格斯特里希 时代概览 三十年战争结束时的帝国 人口与经济/帝国的政治结构与宪法/绝对主义在邦国内的 崛起/宫廷社会的出现 在1648—1740年间欧洲冲突中的帝国 在路易十四征战中的帝国/北方战争与西班牙王位 继承战/抗击奥斯曼帝国的战争 转变中的社会:18世纪的文化、宗教、经济 日常生活与科学中的感知变化/从巴洛克到启蒙运动/宗教与 教会/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的转变/18世纪的农业和工商业 古老帝国的落幕 普鲁士的崛起及德意志双元制的开端/在开明专制标签下 的改革/古老帝国的终结与欧洲的新秩序 第五章从维也纳会议到**次世界大战爆发 (1814—1914年) 于尔根·罗伊勒克 时代概览 19世纪前半叶的启程、反动与改革 从1848/1849年革命到1871年帝国建立 帝国:在现代化与故步自封之间的国家和社会 第六章世界大战时代(1914—1945年) 于尔根·罗伊勒克 时代概览 从**次世界大战到**个德意志共和国 魏玛共和国:一次“民主实验”的崛起与失灵 “夺权”与纳粹政权的建设:1933—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的时代终结抑或插曲? 第七章分裂与民族统一的恢复(1945—1990年) 克里斯托弗·克勒斯曼 时代概览 生存战略——四国占领区内的衰败社会 “冷战”、德国的分裂与融入两大集团 1961年建墙:战后德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以接近求转变”和以区别求稳定:东、西德的德国政策 两个德国的社会发展道路 社会结构的变迁/社团、教会以及社会运动/文化 实际存在的社会主义的内部崩溃与民主德国的革命 旧联邦德国与新联邦德国 第八章 柏林共和国的开端 康拉德·H.雅奥施 时代概览 统一带来的矛盾后果 寻找“正常化”的认同 在全球化的陷阱中 常态化的挑战 一个柏林共和国的展望 地图一览表 索引 译后记
展开全部

德意志史 作者简介

乌尔夫·迪尔迈尔(Ulf Dirlmeier,1938-2011),德国中世纪史学家,曾任锡根大学教授。 安德烈亚斯·格斯特里希(Andreas Gestrich),德国宗教史学家,曾任维尔茨堡大学、特里尔大学的教授,伦敦的德国历史研究所所长。 乌尔里希·赫尔曼(Ulrich Herrmann),德国历史教育学家,曾任图宾根大学、伯尔尼大学、苏黎世大学、波茨坦大学的教授,《教育学杂志》主编。 恩斯特·欣里希斯(Ernst Hinrichs,1937-2009),德国近代早期史学家,曾任国际教科书研究所所长,奥登堡大学教授。 康拉德·H.雅奥施(Konrad H. Jarausch),德国当代史学家,波茨坦当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克里斯托弗·克勒斯曼(Christoph Kle?mann),德国当代史学家,曾任比勒菲尔德大学教授,1993年起任波茨坦大学教授、当代史研究中心主任。 于尔根·罗伊勒克(Jürgen Reulecke),德国城市史学家,曾任锡根大学、吉森大学的教授。 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德国史的研究和教学。出版专著:《德国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寻求黄金分割点——联邦德国社会伙伴关系研究》《德国简史》《地图上的德国史》《20世纪德国企业代表会体制演变研究》;译著:《世界主义与民族国家》《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非自由主义的失败》《德国天才》。 葛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国际史、德国当代史、中德关系史。 徐璟玮,上海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史。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心得与感受

    gegner bedürfen einander oft mehr als freunde, denn ohne wind gehen keine mühlen.对手往往比朋友更需要彼此,因为没有风,磨坊无法运转。

    2020/11/20 8:53:17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