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作者:赵连稳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41.7(4.9折) 定价  ¥8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19850
  • 条形码:9787520319850 ; 978-7-5203-1985-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明清时期是我国书院发展的鼎盛阶段,也是其变革和改制时期,其原因和这一时期士大夫的动向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的互动关系十分重要,可惜的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付之阙如。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对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和系统的论述,并且探讨了明清时期朝廷和地方社会的关系,中央集权的演变轨迹以及社会变革时期士大夫阶层的动向,这些均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内容简介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充实而成。2015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学术版)以“士大夫和书院关系研究取得进展”为题,介绍了本项目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  中国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是目前学术界涉猎较少的领域之一,该成果在充分占有丰富详实的史料基础上,从书院创办、经费筹措、书院管理和推动书院改革改制等方面,系统全面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对书院发展的作用,同时从士大夫价值观的培育和士大夫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分析了古代书院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作者认为,书院须与国家的文教政策相适应才能获得顺利发展,知县和乡绅是明清时期书院达到鼎盛的主要推动力量,书院教育内容随士大夫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变化。这是迄今为止,学术界首次深刻论述士大夫和书院两者互动关系的成果,开辟了我国古代书院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一 国内研究状况述评
二 士大夫阶层的演变
三 士大夫的人生价值观
四 士大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作用
五 书院历程
六 士大夫和书院之互动
七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唐末至元朝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
**节 唐末至元朝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 有利书院发展的文教政策
二 三教合一,理学产生
三 科举制度和官员选拔
四 印刷术进步和出版业的发展
五 官学衰败、私学兴盛和书院发展
第二节 唐末至元朝士大夫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一 士大夫与书院发展
二 官员对书院的控制
三 士大夫支持书院发展的原因
第三节 唐末至元朝书院对士大夫的影响
一 培育士大夫价值观
二 培养大量士大夫

第三章 明代士大夫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节 明代的书院政策
一 洪武至宣德年间的书院政策
二 正统至正德年间的书院政策
三 嘉靖至崇祯年间的书院政策
第二节 明代官员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一 创办书院
二 筹措经费
三 书院讲学
四 选拔山长
五 规范发展
六 增加藏书
七 禁毁和控制
第三节 明代乡绅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一 创办书院
二 公举山长
三 捐献经费
四 管理经费
五 书院讲学
六 制定学规
七 增加藏书

第四章 明代书院对士大夫的影响
**节 明代书院和士大夫价值观培育
一 书院教学
二 书院祭祀
三 书院学规
四 山长的言传身教
五 书院自然环境
第二节 明代书院和士大夫培养
一 培养了大量官员
二 培养了大量学者

第五章 清朝士大夫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节 清代的书院政策
一 顺治和康熙时期的书院政策
二 雍正时期的书院政策
三 乾隆时期的书院政策
四 嘉庆、道光和成丰时期的书院政策
五 同治、光绪前期的书院政策
六 光绪后期的书院改制
第二节 清代官员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一 创办与修复书院
二 经费筹措与管理
三 书院讲学
四 山长选拔和管理
五 书院藏书和管理
第三节 清代乡绅对书院发展的作用
一 书院创办与修复
二 书院讲学
三 经费筹措
四 书院管理

第六章 清代书院对士大夫的影响
**节 清代书院与士大夫价值观培育
一 书院教学
二 山长的言传身教
三 书院祭祀
四 书院规章
五 书院建筑环境
第二节 清代书院与士大夫培养
一 培养了大批官员
二 培养了大批学者
三 培养了一批维新派和革命家

第七章 结语与思考
一 士大夫在书院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二 士大夫热心书院教育的原因
三 士大夫和书院能否相向而行的原因
四 明清时期南北方书院发展状况的区别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节选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二)出版印刷业的发展  宋王朝建立后,吸取唐末五代政权更迭频繁的教训,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社会中习文风气大盛,整个社会形成了潜心学术、崇尚文化的浓厚氛围。作为*主要的文化传播手段,雕版印刷也在宋代达到极盛。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少石山房笔丛》中称“雕版肇于隋,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印刷和装帧技术的革新,极大地促进了文教的兴盛。蝴蝶装的书籍便于随时打开必要的部分参考,而且同时打开很多书,互相比较也成为可能。这是考证学风的技术前提。岳珂的《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就是校订当时流传的各种经书版本后,把其中的异同罗列而成的。印刷还带来了文字的规范化,不会像抄本有时存在字看不懂的情况。这就迅速促进了求学方式的转变,由“训诂句读,皆由口授”变成了“可视简而诵”。  宋初诸帝以*高统治者的特殊身份认识到了雕版印刷技术的优越性,利用掌握国家书籍出版的权力,在御制出版事业上体现帝王意志。国子监是直接体现封建统治阶级意识的国家机构,作为*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同时也具有刊刻典籍的职能,自然成为执行御制出版事业的机构。国子监设有专门掌雕印经史子集的机构——印书钱物所。国子监也是宋朝书籍出版的主管部门,体现了宋朝的国家出版政策及出版意志,是宋朝政府出版的中枢和典范。国子监出版了佛经、儒家经典以及正史书籍,基本上确立了雕版书籍的主流出版方式,为雕版书籍在全国的广泛出版做出了*高示范。太祖、太宗、真宗三朝,正是御制出版的奠定时期,终宋之世,愈益辉煌。①  宋监本,亦称蓝本、旧京本、京师旧本等。靖康之难后,汴京国子监所藏书版损失殆尽。南宋时期,国子监刻书已经衰微,所谓的国子监本大都是下发各郡刊刻的,因此,北宋的国子监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宋监本。北宋国子监一般是将所印书籍在校勘好后送到当时两浙的杭州等刻印方面技术力量雄厚、技艺精湛的地区刻印,或者在两浙募集刻工赴汴梁刻书。所以,宋监本的特征应该与宋刻本中早期浙本相一致。即白口单边、欧字且四方整齐、刀法圆润、皮纸、蝴蝶装、讳字严格。②  北宋国子监本量大质精,物美价廉,又加上国子监刻印的儒家经典多是国家指定的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所以,很快风靡全国。国子监大力刊发经典,不仅加强集权统治、经济获益良多,而且促进了社会重文风气的进一步发展,各州县亦纷纷大量刻印书籍,民间书院、寺观、书坊也应实际需求大量刻印。两宋间,从中央的监本到民间的坊本,雕版印刷刊刻书籍,蔚为大观。  元代政府重视和鼓励刻印书籍,元代一直实行保护工匠和技术人员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元代出版技术的发明与进步,同时也促进了元代图书出版业的兴盛和出版技术的进步。而对图书出版事业的加强管理,在客观上为图书出版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元代杭州的官刻、私刻、坊刻逐步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雕版印刷事业也重新振兴。这是元朝历史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  书籍的大量生产、流传,使书院藏书更加丰富,书院在这种背景之下愈加繁盛,北宋共建书院71所,南宋书院总数当在400所以上,元代的书院数量也有400多所,书籍大量刊刻促进书院兴盛的同时,书院因对书籍的需求也促进了图书出版的繁荣。  ……

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

  赵连稳,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研究员、中国古代史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明清史和北京文化史,发表论文80余篇,多发表在核心期刊,近20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出版专著多部,如《清代浙东史学派经世致用思想》《中国书院藏书》《北京书院史》,合著《中国历史透视》《中国古代学校书院及刻书研究》,其中《中国书院藏书》获“北京大学第十一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主持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明清时期北京书院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士大夫和书院互动关系研究”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