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袋装)竖版1:10000000
¥3.5¥10.0新书--后浪电影学院:致演员
¥17.2¥52.0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16.4¥49.8后浪出版公司表演的技术:迈克尔.契诃夫表演训练法
¥25.3¥46.020世纪中国话剧的文化阐释
¥20.6¥48.0
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380500
- 条形码:9787504380500 ; 978-7-5043-8050-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 本书特色
中国话剧历史研究专著,富含历史感和戏剧理论深度,更有经典案例分析! 对于戏剧文学创作、舞台艺术提升和剧团组织运营极具参考价值!
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对中国话剧的形成、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 上篇是以上海戏剧协社为重点来论述现代话剧的形成, 中篇以桂林文化城为重点来论述现代话剧的传播, 下篇是对当代戏剧生态进行跟踪研究的几篇论文。
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 目录
上篇
**章 上海戏剧协社诞生的必然性
**节 新文化运动的呼唤
第二节 小剧场运动的实践者
第三节 在爱美剧运动中诞生
第四节 历史的汇集与选择
第二章 上海戏剧协社组织与管理的现代化
**节 制度管理与决策民主化
第二节 艺术至上与集体主义
第三节 分工和效率
第四节 剧场管理的现代化
第三章 《剧本汇刊》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地位
**节 《剧本汇刊》标志着改译戏剧成功
第二节 独幕剧与多幕剧
第三节 案头剧与场上剧
第四节 《剧本汇刊》表明话剧创作和演出开始面向市民社会
第四章 《少奶奶的扇子》:中国话剧写实舞台美术的**个范本
**节 箱式立体布景
第二节 生活化、艺术化的道具
第三节 真实化、性格化的化妆与服装
第四节 艺术化的灯光和效果
第五节 一台完整的现实主义舞台美术
第五章 表演艺术的真实化、生活化与现代化
**节 “男女合演”:话剧表演艺术现代化的基础
第二节 “模仿演技”:表演艺术真实化与生活化的方法
第三节 演员形象的完整性:现代话剧表演艺术形态的萌芽
第六章 导演制与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形成
**节 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导演的出现
第二节 导演制的初步确立
第三节 戏剧协社及其导演制的戏剧史意义
第七章 上海戏剧协社与中国现代话剧形态的形成
**节 剧本创作与改编
第二节 舞台艺术
第三节 剧团组织营运
第四节 现代话剧形态初步形成
第八章 上海戏剧协社解散的主要原因
**节 话剧技术层面的高原现象
第二节 爱美剧团组织管理的局限性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分化组合
第四节 政治与艺术的张力
第九章 现代话剧客观写实戏剧形态的形成
**节 现实主义戏剧思潮
第二节 客观写实的剧本和舞台艺术
第三节 客观写实戏剧形态的形成
中篇
第十章 现代戏剧在桂林传播的方式与特点
**节 现代戏剧在桂林传播的方式
第二节 现代戏剧在桂林传播的特点
第十一章 现代戏剧在桂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
**节 人道主义、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第三节 改变了桂林人对戏剧的认识
第十二章 中国现代戏剧传统在桂林
**节 戏剧创作和演出的大众化传统
第二节 戏剧演出的团结战斗传统
第三节 戏剧运动贴近现实政治的传统
第十三章 桂林文化城现代戏剧的主要艺术成就
**节 戏剧美学精神民族化
第二节 现实主义戏剧艺术深化
第三节 旧戏改革和现代化
第十四章 桂林文化城与中国话剧现代化进程
**节 戏剧家:战争环境下的现代知识分子
第二节 戏剧观念现代化
第三节 戏剧思想内容现代化
第四节 戏剧语言与人物形象
第五节 民族风格
第六节 演剧职业化探索
下篇
第十五章 实验戏剧与中国现代话剧传统
**节 实验戏剧的出现
第二节 实验戏剧与中国话剧传统
第十六章 政治、商业与当代戏剧
**节 政治因素对戏剧的干扰
第二节 商业因素对戏剧的腐蚀
第十七章 当代戏剧文学衰微的主要表现
**节 题材单一、内容浅薄
第二节 缺乏对社会、人生和人性的批判精神
第三节 无创新能力,缺乏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先锋精神
第四节 文学在戏剧艺术诸要素中处于附庸地位
第十八章 校园戏剧:西法大剧社及其演出的两个剧目
**节 孟京辉的《关于爱情归宿的*新观念》
第二节 话剧《牡丹亭》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 节选
《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 中国知识界选择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现实主义戏剧的原因很多。早在晚清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动的戏曲改良运动就为这种选择从思想、美学和观众基础上做了一些准备。中国早期话剧——文明戏的兴起和衰败过程又从反面证明了这种选择的正确性。中国知识界之所以选择以易}、生为代表的西方现实主义戏剧还有一种深层次的心理原因,就是现实主义戏剧与中国戏曲差别*大,容易引起中国观众的注意。但中国知识界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的*主要原因还是时代的需要和思想的共鸣。正如鲁迅说的:“因为要建设西洋式的新剧,要高扬戏剧到真的文学底地位,要以白话来兴散文剧,还有,因为事己亟矣,便只好先以实例来刺激天下读书人的直感:这自然都确当的。但我想,也还因为Ibsen敢于攻击社会,敢于独战多数。那时的绍介者,恐怕颇有以孤军而被包围于旧垒中之感的罢。”②这种选择是思想界和文学界做出的,但也受到戏剧界的欢迎。他们以易卜生为代表的西方现实主义戏剧为榜样,从戏剧的内容到形式、风格到流派、戏剧文学到舞台艺术等许多方面探讨了如何创建中国现代戏剧的问题,呼唤着一种全新的中国现代戏剧诞生。上海戏剧协社就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呼唤下诞生的中国现代戏剧社团之一。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1920年10月,在汪仲贤主持下,上海新舞台公演了萧伯纳的《华伦夫人之职业》,虽然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冷落,但却使新文化运动鼓吹的易卜生式西方戏剧**次走进中国社会。1921年,汪仲贤与沈雁冰、陈大悲、欧阳予倩、熊佛西等发起成立了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个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同时出版了一个专门的戏剧刊物《戏剧>月刊。从1921年4月3日起,由汪仲贤主编。他们还在《时事新报》的“余载”版上开了一个“戏剧号”。为避免重蹈文明戏过度商业化的覆辙,他们大力提倡非营业性质的爱美剧。但民众戏剧社没有举行过公演。真正把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戏剧样式付诸实践的是上海戏剧协社。上海戏剧协社的前身是上海戏剧社和少年化装宣讲团。这两个组织都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为了宣传启蒙思想而成立的学生组织。1922年,少年化装宣讲团的应云卫和谷剑尘等人加入上海戏剧社,并吸收其他成员成立了上海戏剧协社。上海戏剧协社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响应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戏剧改良主张,致力于创建中国现代戏剧。作为一个戏剧社团,除了重视戏剧艺术外,他们还重视戏剧的宣传教育功能。戏剧协社在思想上、艺术上都努力与新文化运动的要求保持一致。在思想上,戏剧协社公演的大部分剧目都符合新文化运动的要求,其思想内容与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相一致。他们公演的剧目《泼妇》《终身大事》《好儿子》《月下》和《回家以后》等,都传播了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思想解放、个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等启蒙主义思想。上海戏剧协社的主要成员也都是受到新文化运动影响,具有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是戏剧改良运动的坚决拥护者和积极实践者。汪仲贤和欧阳予倩虽然都是从文明戏走过来的著名演员,但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都了解戏曲和文明戏的腐朽与落后,积极参加了对戏曲和文明戏的批判,成为戏剧改良运动的中坚力量。洪深曾经留学美国,不仅具有新思想,在国外时也一直在关注着国内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回国后就加入戏剧协社,致力于创建中国现代戏剧的演剧活动。戏剧协社的其他成员大部分都是学生。他们都是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是所谓的“五四产儿”。因此可以说,新文化运动提倡的启蒙思想和戏剧改良思想是戏剧协社的灵魂。 ……
中国话剧:形成、传播与常态 作者简介
黄世智,男,1966年9月出生于河南省潢川县。199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到河南省信阳工业学校工作。2007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到西北政法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工作。曾任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现为西北政法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话剧史和中国电影史。己在《文艺争鸣》《戏剧艺术》和《电影评介》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桂林文化城戏剧研究》(合著)。
-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八品)
¥8.8¥18 -
新编历史小丛书:京剧小史
¥10.4¥29.8 -
演员不设防
¥16.8¥45 -
银幕形象创造(赵丹)
¥12.2¥28 -
一学就会100种世界上最帅的舞姿
¥16.7¥45 -
中国十大古典幽默滑稽剧
¥26.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