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校创业教育引论: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高校创业教育引论: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作者:陈春晓著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24cm 页数: 219页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41.6(8.0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校创业教育引论: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版权信息

高校创业教育引论: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概述、理论基础与创业教育实践、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的构成、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等。

高校创业教育引论: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目录

第1章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概述
1.1 创业教育相关概念辨析
1.1.1 创业
1.1.2 创业教育
1.1.3 创业胜任素质
1.1.4 创业平台
1.1.5 应用型院校
1.2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成因
1.2.1 创业教育理念不透彻
1.2.2 创业教育目标不清晰
1.2.3 创业教育内容不明确
1.2.4 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
1.2.5 创业教育师资不充足
1.2.6 创业教育实践条件不具备
案例与阅读材料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创业教育实践
2.1 胜任素质模型理论
2.1.1 冰山模型
2.1.2 洋葱模型
2.2 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略的内涵与应用
2.2.1 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略概述
2.2.2 党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略与创业教育
2.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涵与应用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内涵
2.3.2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创业教育
2.4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内涵与应用
2.4.1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概述
2.4.2 社会学习理论与创业教育
2.5 顶层设计理论的内涵与应用
2.5.1 顶层设计理论概述
2.5.2 顶层设计视域下的创业教育
2.6 杜威“做中学”理论的内涵与应用
2.6.1 杜威“做中学”理论概述
2.6.2 “做中学”理论与创业教育
案例与阅读材料

第3章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的构成
3.1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思路
3.2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假设模型
3.2.1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要素的确定
3.2.2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假设模型的建立
3.3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假设模型的验证与修正
3.3.1 问卷调查
3.3.2 因子分析
3.3.3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假设模型修正
3.4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与创业绩效相关性分析
3.4.1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与创业绩效的关系分析
3.4.2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模型的确立
案例与阅读材料

第4章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4.1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4.1.1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
4.1.2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
4.2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4.2.1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方式
4.2.2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方法
4.3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领域与范围
4.3.1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领域
4.3.2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范围
4.4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型
4.4.1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基本模型的构建
4.4.2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基本模型的特点
4.4.3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基本模型的实证研究
案例与阅读材料

第5章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5.1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原则
5.1.1 特色发展原则
5.1.2 校地企三元合作原则
5.1.3 全真模拟二元结合原则
5.1.4 本土化原则
5.2 “全程化加个性化”综合式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5.2.1 全程化创业教育与个性化创业教育的关系
5.2.2 全程化创业教育的实施
5.2.3 个性化创业教育的实施
案例与阅读材料

第6章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途径的探索
6.1 影响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获得的因素分析
6.1.1 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的获得过程
6.1.2 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获得的影响因素提取
6.1.3 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获得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的确立
6.2.1 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获得的个体层次变量提升路径
6.2.2 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获得的群体层次变量提升路径
6.2.3 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获得的学校层次变量提升路径
6.2.4 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获得的社会层次变量提升路径
案例与阅读材料

第7章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融合机制的构建
7.1 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
7.1.1 创业教育师资生师比例不足
7.1.2 创业教育教师胜任能力不强
7.1.3 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备
7.2 国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
7.2.1 科学协调的创业师资管理机制
7.2.2 开放灵活的创业师资遴选机制
7.2.3 系统有效的创业师资培育机制
7.3 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7.3.1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
7.3.2 融合与重构: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创新
案例与阅读材料

第8章 应用型院校创业孵化平台协同机制的构建
8.1 国外创业孵化平台发展的概况
8.1.1 国外创业孵化平台的演进历程
8.1.2 国外创业孵化平台发展的特点
8.1.3 国外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发展
8.2 国内创业孵化平台发展的概况
8.2.1 国内创业孵化平台演进历程
8.2.2 国内创业孵化平台发展的特点
8.3 应用型院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策略
8.3.1 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发展现状
8.3.2 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发展困境
8.3.3 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发展对策
8.4 协同学理论下的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协同机制的构建
8.4.1 协同学理论与高校创业孵化平台支持体系的契合
8.4.2 协同学视角下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8.4.3 高校创业孵化平台协同机制的探索
案例与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调查问卷
附录二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三 应用型院校大学生创业胜任素质获得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全部

高校创业教育引论: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节选

  《高校创业教育引论:应用型院校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问题较为突出,存在着制度缺陷与机制缺陷,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探究问题的根源。  1.2.1创业教育理念不透彻  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高等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成绩突出,问题也十分突出与紧迫。  一是高等教育的理念创新不足。  随着新时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在不断地进行重大转型,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年在这一进程中也在不断地社会化和现代化。高等学校必须主动适应变化,进行准确的办学定位与服务定位,按照发展型社会的需要,促进教育理念向促进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有机融通上转化,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上转化,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彰显、人格结构的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养成,使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创新创造是高等教育的本源,是大学的起点,同时,创新创造是创业的基因与源泉,没有创新创造教育,就没有创业教育,创新创造创业当然是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职与使命。在一定意义上讲,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其改革与发展就要以创业教育为价值取向。这种教育理念上的模糊不清,是当下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办学定位里没有体现创业教育的理念,实施的教育中缺乏创业教育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创业精神的发展,当然也就丢失了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与大学的本源。  二是高等教育的制度创新不足。  建设“创新型国家”已经提升为国家战略,“创业型”社会的目标业已形成,担当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大任的高等教育,其创业教育的实施仍没有充分凸显,尤其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没有及时跟进,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在当前的办学模式下,特别是地方院校没有主管部门制度的顶层设计,各高校的制度创新能力十分有限。  三是创业教育的实践创新不足。  高校应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主动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在学校内部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运行管理上,充分体现创业教育的因素,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实习实训的强化、双师型师资的培养等,形成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但在目前的教育实践中,这种探索明显不足。  可以用“重理论轻实践”这么一句话来描述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模式,理论不能跟实践结合使得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无法相辅相成。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并没有被合理整合到学校育人系统中,教育课程很多时候都是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的,没能够让学生专门系统地去学习研究,导致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对创业有激情而没能力,很多人想创业却不知道如何开始创业,结果创业人数远远低于有创业意愿的人。  1.2.2创业教育目标不清晰  创业教育目标是创业教育实施的方向和标准,既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又是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的导向①,必须引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高度重视。让决策者进一步认清创业教育的内涵,避免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过于狭隘而阻碍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其教育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锻造凝练“企业家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胜任素质上。我们不仅要培养几个企业家,更应当着眼于“为未来的几代人设定‘创业遗传代码,,以造就*具革命性的创业一代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⑦.在广大学生中根植创业的种子。认识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站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要有勇于改革的气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要让学生们认识到,不要一谈创业,就是要成立一个公司,创办一个企业,创业是一种思考和行为方式,是意识与精神的凝练,是能力的提升,创业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主导与灵魂,也是从事各项事业的动力之源。  创业教育的目标是指通过创业教育能够实现的标准和目的。这些标准与目的的界定随着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现实实践的不断深化而发展变化,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不少高校把创业教育当成创新教育、通识教育或就业教育等,决策者对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一。在走访调查中,笔者发现有的高等院校把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的定位于进行大学生创业技能和创业兴趣培养的通识教育;有的则认为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着力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有的高等院校直接定位成即将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还有的高等院校将其定位于对学生进行企业家精神的教育,等等。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