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十三辑)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十三辑)

作者:徐蓝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32开 页数: 40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6.2(6.9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十三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1256365
  • 条形码:9787501256365 ; 978-7-5012-563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十三辑) 内容简介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3辑)》是我国知名国际关系史专家徐蓝教授主编的、由“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项目资助的国家基金重大项目。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3辑)》为作者近年来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史领域探索研究的结晶,内容涉及近代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国际组织等领域。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十三辑) 目录

二战史研究
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二战期间苏联犹太人代表团盟国之行评析
“胜利”计划
——战时美国的综合性战略计划
二战初期英国奥兰群岛军事化战略破产的主要因素
二战时期英国z舰队的覆灭及原因分析
中国全面抗战与反法西斯国际动员及合作
“十四年抗战说”替换“八年抗战说”的历史依据与政治内涵
美国对常德细菌战情报的收集
战时中英关系:以领土问题为中心
赵敏恒与中英新闻合作(1937-1944)
抗战胜利初期中国知识界关于琉球归属问题的争鸣
第二次世界大战何以爆发?
——七十余年来中国学者关于二次大战起源问题的研究
是法国战局,还是法国战役?
英国二战官方史学述评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侧记一
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侧记二
专题研究
20世纪初英国对战时海上贸易保护政策的探讨
国际共运斗争中的统一战线:
中朝在德国统社党六大前后的合作及其影响
中美缓和时期美国与盟国在对华政策上的互动(1969一1972)
宣传与公共外交史
战争信息署档案选译(二)
研究生论坛
战后初期美国对埃及的外交政策及成败(1945-1953)
从“南乔治亚事件”看美国在马岛危机问题上的政策立场
档案文献
澳大利亚外交史史料简介
学术动态
华东师范大学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与中国冷战史研究
“未来潮流”之争:大国道路与东南亚国际关系的塑造和演变
——第四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综述一
东南亚国际关系变迁与大国因素
——“比较视野下的东南亚国际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稿约
展开全部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十三辑) 节选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第13辑)》:  关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可以概括出以下两点。  (一)法西斯国家的建立与**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直接相关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根源,即在于**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对世界做出的和平安排之中。具体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种子深植于1919-1920年签订的凡尔赛、圣日耳曼和特里亚农条约的条款之中。”①可以说,凡尔赛体系是产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温床。大量的资料和不断做出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共同发动的,战争的罪责应当由双方承担。在一战期间上台执政的英国首相劳合一乔治承认,当年“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滑过沸腾的大锅的边缘而掉进了1914年的战争之中”。②然而战胜国却根据强权政治的原则,在《凡尔赛条约》第231条中明确规定德国及其盟国应当承担战争责任,这就给战胜国堂而皇之地掠夺战败国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它至少造成了两个极其严重的后果。  其一是关于战争的罪责问题,它激起了整个德意志民族的强烈复仇心理。**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共同挑起的,如果说到战争的罪责,那么双方都难逃干系。但是战胜国却根据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原则,以维护战胜国的利益为根本宗旨,在《凡尔赛条约》第231条中明确规定德国及其盟国应当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这自然就给它们堂而皇之地掠夺战败国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这一条款,战胜国对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极为苛刻,不仅包括政治、军事、领土方面的严惩措施,而且以赔款为代表的经济上的掠夺更是骇人听闻。因此,以《凡尔赛条约》为代表的和平解决方案,对战败国来说是一个“强制的和平”,而且“其强制的成分比近代以来的任何早于它的和平条约的强制成分都更为明显”,因此这个“从德国勒索而来的签字画押在道义上对德国没有约束力”,不仅如此,它还在战败国中产生了深远的心理影响。①德国虽然被迫接受了《凡尔赛条约》,但从未承认过自己的失败,并对该条约充满仇恨。巴黎和会刚刚结束,德国的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条约》”的口号。与此同时,新生的魏玛共和国也由于被迫接受了《凡尔赛条约》而成为被仇恨的对象,从而造成了共和国的脆弱。人们怀念帝国,希望出现一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重振国威”。正如瑞士历史学家埃里希·艾克所说:“公众对‘强加’的和约的愤激情绪转向军国主义轨道,从长远来看是*危险的。它不仅威胁世界安宁,也威胁德意志共和国的生存。”②实际上,正是在整个德国社会各阶层中不断蔓延的极端民族主义和持续高涨的复仇主义,形成了纳粹党发展的土壤,并成为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得以上台执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一战结束前成立的魏玛共和国本来是德国历史的进步,但无论是德国的右派还是左派,都对这个共和国十分反感。右派认为它是在对帝国的革命中诞生的,左派则认为它是镇压了11月革命的结果。魏玛共和国成立后的**件大事就是签订《凡尔赛条约》,左派谴责它是帝国主义的和约,右派则站在德帝国主义复仇的立场上,认为谁签订和约,谁就是民族的罪人。然而战胜国只要求这个共和国承担战争罪责,裁减军备,割地赔款,并对其进行经济制裁,而对于加速德国的民主化进程却置若罔闻,使本来就先天不足的共和国更失人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怀念帝国,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铁腕人物“重振国威”。这种社会状态,同样是纳粹党和希特勒上台的合适土壤。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