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鉴(全四册)(精装)
-
>
明通鉴(全三册)(精装)
-
>
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签名钤印特装本)
-
>
欧洲至暗时刻(1878-1923):一战为何爆发及战后如何重建
-
>
(精装)奥托·冯· 俾斯麦与德意志帝国建立
-
>
华文全球史:中国文脉
残碑何在
¥97.3¥139.0《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4.2¥24.0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43.2¥62.0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
¥49.4¥88.0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73.2¥118.0
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115162
- 条形码:9787520115162 ; 978-7-5201-1516-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 内容简介
《重释内亚史》以作者多年来对内亚史研究的心得为主,对世界著名内亚史研究学者波西和傅礼初、丹尼斯·赛诺等的论著和研究方法进行评书,并对具体的内亚史问题进行解读。本书从伯希和、丹尼斯·赛诺、傅礼初、乌瑞夫人、王明珂、森部豊六位学者入手,分别评述他们的内亚研究成果、方法及影响,梳理内亚研究的脉络。本书随着评述人物的变化,涉猎的时间、空间范围比较广,既有地理意义上的北亚、阿尔泰,又有方法论层面民族史、历史人类学等分野,还有日本西域研究的新动向等学科前沿。内容丰富、概况性强是本书的优点,本书既可以成为青年学生内亚研究的入门读物,也是学术界内亚史的一次总结。
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 目录
**章 伯希和及其内亚史研究概观
第二章 丹尼斯?6?1塞诺眼中的内亚史
第三章 傅礼初在西方内亚史研究中的位置及影响
第四章 乌瑞夫人北亚民族学研究的贡献与启示
第五章 王明珂历史学研究的人类学化
第六章 从森部豊看日本粟特研究的新动向
溯往与展望
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 节选
本书所涉及的“内亚”(“内陆亚洲”的简称)诚属一个界定起来颇费思量的概念。首先,它无疑属于翻译成中文的外来词。以笔者个人粗浅的观察,“内亚”一词起初应该主要流行于英语世界,即英语的Inner Asia,日后才逐渐成为一个在国际上频繁使用的专用词。总之,它出现及流行的时间并不太长。“内亚”(Inner Asia)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由俄国学者莫希凯托夫(I.Mushketov)正式提出,而“中亚”(Asie centrale)早在1843年就出现在洪堡(A von Humboldt)的著作中。与人们耳熟能详的“中亚”(Central Asia)相比,“内亚”似乎更多的是在学术场合使用,而“中亚”一词则不仅在学界流通,甚至也被大众传媒广泛运用。
在作为学术用语的“内亚”一词流行之前,法国学界长期以来惯于使用“高地亚洲”(la Haute Asie)一词,这大概是根植于18~19世纪的欧洲地理学观念。在当时的欧洲地理学家看来,远离亚洲海岸线的内陆腹地都被海拔相对较高的山脉和高原占据。像伯希和撰写的一本介绍内亚历史文化的概论性著作就叫作《高地亚洲》。至于俄国、德国学术界,过去则倾向于使用“中部亚洲”和“中央亚洲”这两个含义接近但又彼此区别的专业术语——前者对应俄语的Средняя Азия、德语的Mittelasien;后者对应俄语的Центральная Азия、德语的Zentralasien。
**个概念主要是包括今天的中亚五国及其邻近地区,第二个概念起初包括的地区非常广阔,大致从里海东岸一直延伸到蒙古高原一带,不过后来在实际运用中逐渐缩小到专指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亚洲腹地。2008年,一位德国学者出版的论内亚古突厥人历史的专著即叫作《中部亚洲和中央亚洲的古突厥人时代》。如此命名,是因为该书的主题主要涉及古突厥人在蒙古高原和中亚河中地区(Mawarannahr)两大区域的历史活动,同时这位学者认为所谓的“内亚”包括的地理范围非常广泛,往往还涵盖了黑海北岸、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流域、中国的西藏和东北、外贝加尔地区,而上述地区一般来说并非该书在考察古突厥人历史时所重点关注的区域。
可见“内亚”这个概念,虽然在应用中有其方便之处,但的确包含太广,很容易遭到质疑,因为所谓的“内亚”竟可以被用来指代西起南俄草原,东抵黑龙江下游甚至库页岛一带的极其广袤的地区,有时其北限接近北极地区,南界则止于青藏高原。显然,其中有不少地区间的生态差异很大,如直接濒临漫长海岸线的中国东北和俄属远东,就与地理意义上的亚洲腹地明显不同。将它们共用一个术语来概括,至少从生态环境上来说有些牵强。由此自然引申出一个问题,即当初这一概念的提倡者是如何处理其定义严密性的?
关于这一点,塞诺先后发表过《论中央欧亚》和《何为内亚?》两文来详细介绍其对“内亚”的看法。在他的概念界定中,内亚和中央欧亚(Central Eurasia)实际上可以相互置换。而他对内亚概念的类似梳理也见于由他主编的《剑桥早期内亚史》的导论。塞诺坦承,内亚这一术语所涉及的空间范围实在太广,无法用统一的经济生态或自然环境来定义;在他看来,内亚作为学术概念的生命力恰在于这一巨大的区域在人类历史上总是成为挑战欧亚各大文明的蛮族的活动舞台。简言之,在塞诺构建的欧亚大陆历史观中,传统文明的承载者与来自内亚的蛮族之间的冲突对抗与交流互动,构成了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主线;而在承受蛮族影响这一点上,欧洲与中国在历史上均未幸免。因此,他在《剑桥早期内亚史》中不仅为影响中国历史甚大的匈奴、突厥-回鹘、吐蕃等设立专章,而且把在欧洲历史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匈人、阿瓦尔人以及南俄草原的游牧民族也一同囊括进来,以此呈现内亚民族作用于整个欧亚大陆历史进程的全貌。如此看来,“内亚”在塞诺的定义中所展现出的地理广袤性也就不难让人理解了。
需要补充的是,早在塞诺之前,拉铁摩尔已经于1940年出版了《中国的内陆亚洲边疆》一书,随后在欧美学界引起极大反响,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大概是**部将“内亚”作为关键词嵌进书名并大获成功的西文学术经典。当然,拉铁摩尔关注的“内亚”只限于处在当时中国国境以内西—北边疆的几大地理板块,远远没有像后来塞诺定义得那样宽广。不过正因如此,它才适宜被定性为一部中国史著作,而非像后来陆续出现的许多以“内亚”命名的专著那样,实际上已经部分或者全部属于世界史的范畴了。不过,在拉铁摩尔所处理的东北、蒙古、新疆、西藏这四大板块中,只有蒙古草原才被他视作*典型的边疆历史,而其余三大板块所对应的各自社会均被当作蒙古草原历史的各种变形。
基于拉铁摩尔此书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史学界的通例,我们不妨把狭义的“内亚史”聚焦到对以上四大板块及其临近地区的研究之上。从范围上看,它仍然与传统的中国史研究有着较多的交集,尤其是与国内专门史下的民族史研究有着更多的重叠。至于那些以南俄草原、高加索地区以及西伯利亚的历史为考察对象的内亚史研究,在当前的学科划分中,则仍应被置于世界史的研究范围内。当然,在目前国内历史学大学科中设有三个平行一级学科的基本背景下,也可以尝试将内亚史打造成沟通中国史与世界史及考古学的一座桥梁。就这一点而言,提倡内亚史的研究,有助于打破长期以来专业设置所造成的中国史与世界史彼此隔阂、缺少交流的封闭局面。
重释内亚史-以研究方法论的检视为中心 作者简介
钟焓,男,汉族,籍贯重庆,1976年生。1994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今考古文博学院),相继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师从林梅村先生;200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族系专门史方向,2005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考古学与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尤致力于北方民族史领域。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4.1¥32.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9.1¥42.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25.7¥45.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8.6¥55.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4.4¥42.0
-
战争.帝国与国际政治变迁
¥30.7¥58 -
钟山札记龙城札记读史札记
¥13.8¥23 -
谁是剽窃者: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战争
¥25.2¥45 -
粉饰太平-明朝那些事儿-第肆部-新版
¥18.1¥35 -
知识分子的笔墨事功
¥23.4¥52 -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一个人的阅读史
¥16.7¥49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贵州探索
¥22.8¥68.0江西绿色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
¥39.0¥69.0主力运作模式与跟庄实战技法
¥33.8¥49.0“一带一路”列国人物传系-波黑8人传:希望之国
¥32.9¥49.8私人生活史:文艺复兴:Ⅲ:激情
¥55.6¥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