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对策与案例研究

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对策与案例研究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24cm 页数: 148页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1(7.2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对策与案例研究 版权信息

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对策与案例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
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
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
也非常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等规划方案的制定,并在温室气
体减排、突发性灾害应对和灾害应急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从
总体来看,中国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仍然薄弱,横向联动机制尚
不健全,相关管理部门的资源有待整合,综合管理能力难以实现持续提升,这些
都成为制约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亟须尽早在地方层
面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与示范,加快地方科技系统干部队伍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
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
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
也非常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突发性灾害应急管理等规划方案的制定,并在温室气
体减排、突发性灾害应对和灾害应急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从
总体来看,中国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仍然薄弱,横向联动机制尚
不健全,相关管理部门的资源有待整合,综合管理能力难以实现持续提升,这些
都成为制约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实现的瓶颈性问题。为此,亟须尽早在地方层
面开展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与示范,加快地方科技系统干部队伍应对气候变化
教材编写,加强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切实提高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
灾害防御和管理能力。 当前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培训还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够强,尚缺乏具有
专业针对性的教材。因此,为加强地方各级干部队伍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适
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新需求,非常有必要编写立足于国内应对工作具体问
题并涉及国际前沿的教程。在此基础上,对各地方科技系统干部队伍进行系列培
训,从而增强领导干部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决策能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高温*天气事件发
生频次明显增加。高温*天气带来的影响人体健康、能源消耗剧增等问题日趋
严重,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与生命线工程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本教材作为地方
科技系统干部队伍应对气候变化系列培训教材之一,阐述了高温*天气产生的
原因、演变机制、应对方法等方面的内容。教材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联
合华中科技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的人员具体承办。经历1年多时间,经过 各章作者的反复修改和审稿专家的精心指正,通过各方的通力合作,终于完成了
本书。 《应对高温*天气事件对策与案例研究》全面介绍了高温*天气应急管
理知识,适用于各地方干部队伍的培训,同时也可作地方干部学习环保知识的阅
读材料。本教材重点讨论了高温*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发生原因,以及高温*
天气演变机制与风险识别、应急响应体系的相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温暖
化趋势、城市高温化现象、城市高温化的形成机制、高温*天气事件的演变机
制和风险识别、应对高温*天气事件的应急响应体系、应对*高温天气事件
的重要基础设施策略、应对*高温事件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策略、应对城市*
高温天气事件的预警方法研究——以武汉为例。 希望《应对高温*天气事件对策与案例研究》教材有助于中国地方科技系
统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帮助地方科技系统干部担当起新形势下的使命和责任。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难免出现相关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帮助教材的进一步修
订和完善。 编者 2017年6月

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对策与案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全球温暖化趋势、城市高温化现象、城市高温化形成机制等理论知识, 并从高温极端天气事件的演变机制和风险识别、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的应急响应体系、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的重要基础设施策略、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策略、应对城市高温极端天气事件的预警方法研究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城市高温化与高温极端天气事件的演变与响应问题。

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对策与案例研究 目录

**章 全球温暖化趋势 1.1 全球温暖化的概念 1.2 全球温暖化的主要影响 1.3 全球温暖化的成因第二章 城市高温化现象 2.1 城市热岛现象 2.2 极端高温天气 2.3 城市热岛和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第三章 城市高温化的形成机制 3.1 城市快速扩张与密集化发展 3.2 城市下垫面人工化 3.3 人工热排放第四章 高温极端天气事件的演变机制和风险识别 4.1 我国高温极端天气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4.2 高温极端天气导致的灾害 4.3 高温下受灾风险因子分析 4.4 极端高温天气风险评估指标的确定 4.5 基于风险因子分析的防治高温灾害措施第五章 应对高温极端天气事件的应急响应体系 5.1 国外发达国家应急响应体系 5.2 我国现有应急响应体系第六章 应对极端高温天气事件的重要基础设施策略 6.1 水资源方面 6.2 能源方面 6.3 农业方面第七章 应对极端高温事件的城市生命线工程策略 7.1 城市生命线系统应对高温天气的措施 7.2 城市布局中如何考虑城市生命线建设以应对极端季候天气第八章 应对城市极端高温天气事件的预警方法研究——以武汉为例 8.1 数据收集与处理 8.2 武汉市高温预警研究方法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