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财政学

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
开本: 26cm 页数: 210页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7.3(7.0折) 定价  ¥3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财政学 版权信息

财政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三章, 主要内容包括政府与市场、财政基本知识、财政支出概述、消费性支出、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原理、税收制度、国债、收费、预算、财政政策。

财政学 目录

前言

**章 政府与市场
内容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和热点
**节 市场效率
第二节 市场失灵
第三节 政府干预
第四节 政府失灵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任务列表
学习实践

第二章 财政基本知识
内容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和热点
**节 财政的内涵
第二节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财政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财政职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任务列表
学习实践

第三章 财政支出概述
内容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和热点
**节 财政支出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
第四节 财政支出效益
第五节 财政支出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任务列表
学习实践

第四章 消费性支出
内容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和热点
**节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
第二节 教育、科学技术和医疗卫生支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任务列表
学习实践

第五章 投资性支出
内容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和热点
**节 财政投资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
第三节 “三农”投入
本章小结
思考题
案例分析
翻转课堂任务列表
学习实践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内容导读
本章重点、难点和热点
**节 社会保险支出
第二节 财政补贴
第三节 税收支出
……
第七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八章 税收原理
第九章 税收制度
第十章 国债
第十一章 收费
第十二章 预算
第十三章 财政政策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财政学 节选

  二、政府介入的理由  (一)弥补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公)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险制度必须由政府来组织实施,**个理由就是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型经济,可以使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这也是市场为人们称道的原因。然而,市场经济也存在种种缺陷,其中之一就是市场的分配机制必然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出现分配不公,甚至使一部分人*终在经济上陷入贫困。市场分配承认个人对财产的占有和劳动者个人天赋与能力的差别。从经济角度看,这种分配机制可以刺激人们不断开拓创新,勇于进取,对于提高经济效率是有益的;但从社会角度看,这种分配机制会使劳动能力的弱者以及丧失就业机会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者,在激烈的竞争中遭到无情的歧视和排斥。所以,市场分配机制所形成的收入差距保持在一定限度内,是合理的,也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而一旦超过合理的限度,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也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在现代经济社会下,人们已达成一种共识,即人的生老病死以及人们的*低生活需要是不应当由市场来决定的,或者说,市场的决定不应该是*终的,政府应该在其中有所作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虽然不能通过行政手段在初次分配领域干预收入分配,但可以采取收入再分配措施来缩小人们间的收入差距,矫正市场分配的不公。正如有学者所说:“社会虽然不能制止老天下雨,但却可以制造雨伞。”这里的“下雨”,是指人们的收入差距的拉大,而“雨伞”则是指政府的社会保险制度。从政府实施收入再分配手段来看,税收固然是一个重要工具,如通过开征累进的所得税和财产税,可以把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征收上来,限制收入差距的扩大;但只有税收手段还是不够的,因为税收只能使高收入者“穷”一些,而不能使低收入者“富”一些,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问题。所以,政府要实施收入再分配还必须使用财政支出手段,即通过财政支出,向低收入或无收入者转移收入,这样才能使低收入阶层有一个基本的生活保障。  (二)弥补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私人保险市场提供不足  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第二个理由,就是私人保险或商业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保障。商业保险市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会导致私人保险市场失灵。比如,个人所面临的风险水平是不同的,如果保险费率按平均风险水平确定,则低风险的个人就会选择退出保险计划,这’将使保险计划不得不再次提高保险费率,其结果必然会使更多的低风险个人脱离保险计划。逆向选择问题又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即每个个人都可以确实把握个人的风险程度,而保险公司却只能掌握并不完全的信息,如果保险公司根据所观察到的平均风险程度来确定保费,就有可能发生低风险个人向高风险个人转移收入的再分配,这样低风险者就会退出私人保险计划。一旦出现了这种逆向选择问题,私人保险市场也就很难单纯向高风险的个人提供保险。另外,由于加入了私人保险,个人就可能淡薄了风险防范意识,甚至可能出现故意发生受保事故的道德风险问题。第二,商业保险无法解决个人储蓄不足以及“免费搭车”的问题。比如,社会上难免存在一些短视的个人,他们过分注重工作期的消费,而忽视为自己的养老进行储蓄;尽管有私人养老保险市场,他们也可能不会自愿地加入养老保险,而进入老龄时期则会给社会和国家增添负担,借助于“免费搭车”。这种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储蓄的道德风险问题。为此,政府就有必要举办一种强制性的养老保险计划,让每个年轻人都参加进来,保证每个公民老有所养。第三,商业保险市场难以抗御系统性风险。比如,高通货膨胀时期养老金会发生贬值,而且每个投保人遭受通货膨胀损失的程度是不同的,显然,商业保险公司抵御养老金遭受损失的能力是比较弱的,也不能将损失在个人之间进行风险分摊,而政府却可能保证养老金的实际价值,使受保人免受损失。第四,私人保险市场无法进行有目的的收入再分配。比如,商业意外保险只能在发生意外事故与没有发生意外事故的受保人之间进行再分配,商业养老保险只能在长寿者与短寿者之间进行再分配,而政府举办的养老社会保险则可以通过种种措施实现高收入受保人与低收入受保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又称事先再分配)。  (三)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险制度的第二个理由,就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还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由于社会保障的各个方面都是制度化的,社会保障的收支(特别是支出)便与财政收支以及国民经济的运行构成某种函数关系。基于这种联系,社会保险支出随经济周期而发生的反向变化,可能弱化经济周期的波幅。经济学家津津乐道的社会保险支出的“内在稳定器”作用,也就是在经济繁荣的年代,失业准备基金不但增长,而且还对过多的支出施加稳定性的压力;相反,在就业较差的年份,失业准备基金使人们获得收入,以便维持消费数量和减轻经济活动的下降。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