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冷暖相知六十载

包邮 冷暖相知六十载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4-28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3.8(4.0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冷暖相知六十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959975
  • 条形码:9787502959975 ; 978-7-5029-599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冷暖相知六十载 本书特色

这60年间,有太多令人激动的时刻,让人感动的故事,让人触动的情景。今天,新一代的广东气象人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以更坚实的脚步向前不断迈进。为了总结和回顾广东气象事业60年的发展历程与点点滴滴,让这些记忆承载着优良的传统更好地传承下去,我们编写了《冷暖相知六十载(广东省气象局建局60周年纪念文集)》这样一本书。本书由刘作挺主编。

冷暖相知六十载 内容简介

  《冷暖相知六十载:广东省气象局建局60周年纪念文集》时序更迭,甲子轮回,2014年广东省气象局喜迎建局60周年。广东省气象局编纂出版《冷暖相知六十载——广东省气象局建局60周年纪念文集》,意在重温60年来广东气象的历史痕迹与风貌。

冷暖相知六十载 目录

大事记
·岁月温度·
激情燃烧的岁月——纪念广东省气象局成立60周年
难忘的广东气象情结
那些年,我的气象记忆
结缘广东气象的若干往事
风雨兼程气象人生
风雨岁月梦想梦圆——广东省气象局建局60周年纪念
风雨铸就气象人
风雨中永不褪色的气象人
·珠江水暖·
粤港气象合作无间
气象心粤澳情
永远的记忆
全面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三防减灾能力建设
小企鹅与天气
移动气象携手共创多样化公共气象信息服务
人问冷暖与君知——写在广东省气象局建局60周年之际
云上走一趟——台风,和我的气象缘
感受气象部门的“高大尚”
四季小生活里的大气象
·风起南方·
观星海测风雨惠民生——关于西涌天文台的回顾
数值天气预报
气象服务二三事
农业气象二三事
筚路蓝缕:忆茂名博贺海洋气象科学试验基地建设
引雷的那些年那些事
指点风云20载——广东气象影视宣传中心发展历程
我的环境气象工作情缘
风雨同路——见证广东省风能资源评估业务的发展
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服务二三事
我的生命里程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
·天蓝海阔·
我的气象生涯
我的气象装备生涯拾零
荒岛惊魂
支笔片纸测风雨
三十五年回首
好汉顶上写春秋——记河源气象雷达站建设
相约卫星站
预报工作点滴
我的气象情缘
我和气象网络通信的25年
气象通信五十载,服务精神在心中
参与气象业务系统建设的日子
走进广东人影
·雨润心田
漫漫立法路不断探索行——《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立法进程小记
开放走向未来——广东气象对外交流点滴纪事
一片丹心为人才
气象干部工作到生命的*后一刻——追记汕头市气象局
纪检组长柯鸿生
展开全部

冷暖相知六十载 节选

  气象观测业务方面,从建站开始就根据天气区域和服务的需要选定担负八次观测发报的基本站和四次观测的气候站。另外选点向空军民航拍发危险天气报。做好上述基本任务外,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围绕天气预报和生产的需要积极开展专业气象观测,如高空探测、小球经纬仪测风、天气雷达、农业气象观测、物候观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等,所有基本观测和专业观测都严格要求执行中央气象局颁布的观测规范。广东省气象局台站管理处配备检查员常到台站检查以保证观测质量。  广东省春旱时有发生,1958年开始在广州郊区进行首次人工影响局部天气人工降雨试验,试行用飞机在云上播撒吸湿性核作催化剂,以加速自然云的发展。1960年广东出现春旱,广州、佛山地区、粤西、海南岛等地旱情较重。广东省气象局组成由陈桂樵等参加的人工降雨试验小组由我率领到上述地区开展试验工作,飞机飞行作业204次,作业成功率为70.6%,对缓解旱情起到一定作用。1960年5月应越南政府邀请,由刘铁平局长率领人工降雨试验工作组赴越南,在北部进行试验,共飞行32次,成功率67%。  1976年秋至1977年全省大旱,广东省气象局积极领导大力动员开展人工降雨试验,旱情特重而有条件的地区由广东省气象局派出试验小组进行飞机人工降雨作业外,有66个县气象站在当地政府领导下,由省军区调用了200多门次“三七”高射炮,发射催雨炮弹2万余发,3000多人次参加了这一规模空前的人工降雨试验作业,不同程度地缓解了旱情。  气象台站的建设高度分散,气象情报的使用必须高度集中,这对气象通讯业务的建设十分重要。当时通讯渠道是从1949年12月建立广州航空站气象台开始调配报务员抄收零星气象资料开始至成立广东海洋气象台内设通讯股负责抄收国内外气象情报。当时国内气象情报是保密的,气象台内设机要股负责加密和解密的翻译工作。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都是经加密后用电话传至当地邮电局发出,西沙群岛和围洲岛气象站则建立通报台和省气象台通报台联络发出观测资料。1971年开始通讯设备逐步改进提高,至1980年省、专气象台陆续配备7¨型传真机,提高了通讯效率和天气预报发布时效。  开展服务工作,气象系统从军队转为地方建制后,要担负起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一个新课题,由于1954年以前地方没有气象机构,气象又是保密的,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还不知道气象可以为生产服务做贡献,因而气象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是一片空白。从此广东省气象局组织各级干部学习以服务为纲、以农业服务为重点的方针,明确气象事业建设的目的就是要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离开“服务”就毫无意义了。要求树立正确的服务思想积极开展服务,同时在广大群众和干部中开展大宣传。1955年组织预报下乡,具体为农业生产服务,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宣传推广。1959年开始在广州先后举办两次气象展览等反应良好。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