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走进缸窑 本书特色
作为一个有特点的古村落,缸窑不可复制,又是可以参与的,陶艺中心的设立,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缸窑、体验缸窑。
走进缸窑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历史沿革、古建遗韵、古村胜景、古法陶艺、缸窑族人、古村轶事、古村遗风、古村新生等八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重点突出“村以技名”这一特点, 对龙窑文化进行梳理和深度挖掘。通过对古法陶艺流程的细节探寻, 回归窑文化作为村落史的意义和价值。
走进缸窑 目录
翻阅缸窑/ 001
古建遗韵/ 015
中西合璧谦受堂/ 016
十四间和十六间/ 020
陈氏宗祠/ 024
陈秉忠宅/ 027
陈立溶民居/ 030
陈恭科民居/ 033
陈临贵民居/ 036
冯德晗民居/ 039
古村胜景/ 041
走在东金古道/042
村口那一片竹林/ 045
清澈甘甜龙眼泉/ 048
徜徉沙斧头路上/ 051
古樟树下的流沙时光/ 054
村南的湾塘/ 057
水清岸绿缸窑溪/ 060
古法陶艺/ 063
代代相传的古法陶艺/ 064
老手艺:装窑和烧窑/ 067
细说“白货”/ 070
十里红山见证龙窑历史/ 072
缸器窑品铸春秋/ 075
那些年拜师学艺的故事/ 078
时间里的河流——陶房/ 081
龙窑重建记/ 084
缸窑族人/ 087
红曲酒醇香 三兄弟情长/ 088
陈泽洪:要做一辈子共产党员/ 092
冯汉棠:金戈铁马墙上书/ 095
陈寿椿:一家四代读书人/ 098
陈临权:书香窑火半生缘/ 100
杨春生:踩泥说书“春生哥”/ 103
陈樟云:进京献演《海瑞罢官》/ 106
缸窑村“八大缸师傅”/ 109
古村轶事/ 113
缸窑陈氏家族繁衍史/ 114
波光盈盈的缸窑冯氏/ 118
沧桑西篁和李氏变迁/ 121
贾氏:从塘坵到缸窑/ 125
“六份”家族故事/ 127
缸窑厉氏和湮灭的上庄/ 131
时代印记老粮站/ 134
似水流年供销社/ 137
缸窑小学的多次变迁/ 139
杭畴初中的学子记忆/ 142
渐行渐远的陶土记忆/ 145
理发店的旧光阴/ 148
乡村卫生院变迁/ 151
乡里乡情乡政府/ 154
情牵黄东山/ 157
缸窑手套天下俏/ 159
裁缝店旧事/ 161
风风雨雨农机厂/ 163
蘑菇房的变迁/ 165
记忆中的“豆腐妹”/ 169
一枝独秀缸窑袜/ 171
生猪收购站的琐事/ 173
温馨无华菜市场/ 175
兽医站里写人生/ 177
古村遗风/ 181
山高水长话婺剧/ 182
旧年盛景谈婚嫁/ 187
未曾远去的祭奠/ 190
清风入户孝义长/ 193
缸窑俗语与俗食/ 197
酒香醉了缸窑人/ 200
口口相传赞“镶梁”/ 204
古村今生/ 207
匠心独具的文化大礼堂/ 208
缸窑陶艺中心/ 211
缸窑开酒节/ 215
陈氏家训/ 218
附录:古村记事/ 221
后记/ 224
走进缸窑 节选
阅翻缸窑 缸窑,是义乌村居的一张靓丽名片,这个村落的文化含量和历史底蕴,堪称丰赡深厚。走进缸窑,仿佛是翻阅一部深刻而又富有哲理的线装书,令人百读不厌、百品不够。 尤其近年来,通过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让古村记忆更为丰富,并涵养出特色文化,从而形成了义乌古村落一扇厚重的窗口。 当美丽乡村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的时候,她竟如此光耀人间。 幽雅村落古韵悠远 认识一个地方,首先得从读懂她的历史开始。 要追寻缸窑的历史,从现有资料考证,并算不上邈远悠久,但从所在区域及周边情况来看,这一方先民开发较早,这一方文化底蕴不可谓不丰厚。 为什么能下如此结论呢? 首先,乌伤溪(义乌江)启乌伤(义乌)文化之滥觞并不为过,这与其地理、区位优势是分不开的。迄今为止,我们虽然发现了约9000~10000年前的桥头文化,但尚未在义乌境域内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然而,按照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桥驿的观点,由于卷转虫海侵,新旧石器交替之时,在宁绍平原发生着巨变,导致整个宁绍平原沦为浅海。海岸到达如今的会稽山和四明山麓线。就在这一时段,宁绍平原上的自然环境迅速恶化,居住在这片平原上的越族居民纷纷流散,其中相当一部分向南部迁移。至于他们的迁移路线,按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原副主任、资深方志专家王志邦分析,一是经浦阳江支流开化江及其分支陈蔡江越东白山边缘,顺金衢盆地东端东阳江(义乌江)支流而下;一是沿浦阳江向偏西方进入浦江盆地越桐坞岭至梅江盆地,跨过金华江抵达金衢盆地中部及西部。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河流是古代交通与经济的命脉,在先民生息的诸种自然条件中,水是**位的。因而,择水而居是天性使然,包括缸窑村的老祖宗选择在乌伤溪(义乌江)畔安居也就不足为怪了。因而,不管缸窑历史长短,但其文化与义乌江文化当属同一时期。 其次,从这一带历史文物的发掘,确定这里悠远的文化积累,足以与华夏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媲美。1986年8月,离缸窑村近在咫尺的义乌西山农场,挖掘了石斧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从中可说明早在远古时代,即有先民在这一片土地上生息繁衍;此外,在同一地段,还发掘出铜斗、铜熨斗等。据鉴定,应为晋代文物。铜斗,口径17.8厘米,高22.8厘米,器身呈盆形,敞口、深腹、平底,底部铸兽蹄形三足,中部稍细,外撇。腹中上部附一高出器口的Z形把柄,柄端铸成龙首状,显得十分形象生动。据《义乌市志》称:“斗”又称“刁斗”,汉晋时期的一种炊具,常用于军旅。唐人有“行人刁斗风沙暗”之诗句;铜熨斗长42.5厘米,口径15.7厘米,底径11厘铁剪刀铁镜(汉代)米,高4.5厘米,敞口、折沿、浅腹、平底,宽沿处附一长扁条形柄。除此外,20世纪90年代,缸窑村附近一农民还给博物馆捐赠了一枚铜六面印。此印通高3厘米,底边长1.8厘米,正方形印面,方钮。印有六面,每面都有文字,均为细线白文小篆体,钮顶面印文为“白笺”,座底部印文为“朱赟”,座侧面印文依次为“朱少素”“朱赟白事”“臣赟”“朱赟白笺”字样。正由于这一六面印为世间罕见,《中国文物》杂志曾专门刊文予以介绍。 仔细观察这三件文物,从规整的锻造、奇巧的造型,可看出当初的工艺是相当先进的。精湛的工艺,植根于文化积淀,这是因为奇巧的工艺本身就是人文,因而它的诞生得益于缸窑这一带厚重的人文支撑。 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是文化传统的载体和历史进程的见证。 但要真正追溯其建村史,由于史籍鲜有记载,宗谱也没有明确答案,缸窑村究竟何年何月为源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好在流传了数百年的故事传说,成了打开历史密码的钥匙。 相传,“缸窑”这个村名还是经神仙点化而成的。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其中吕洞宾曾约张果老“从东海瀛洲慕名驾着祥云前来乌伤云游,沿途看到人们勤劳耕作,和睦相处,敬老爱幼,宽容待人,心中非常高兴。二仙云游到义西,看到一座山峰拔地而起,生得奇特,远远望去很像宝葫芦,因此,名谓‘古芦尖’(与义亭铜山岩相连,现被深塘水库所隔),此山向南落脉,蜿蜒起伏望不到边。他俩踏着金红色山坡脊梁向南逶迤而行,足足行有十里,到杭畴缸窑地带,那金色山坡戛然而止,回头一看,极像一条伏爪而卧的‘大黄龙’。” “缸窑所处之地乃是龙首翘望,村南的一口大水塘,名叫湾塘,犹如龙口迎天,在其北侧不远处就有一眼水井,酷似龙眼,人们称其为龙眼井。如此地貌,令两位老仙人兴奋不已,称此地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吕洞宾说:‘这里是文曲星的所在地,又有长长的十里红山,龙首之地,应该出状元’。只因张果老是八仙中*高龄的长者,已逾耄耋之年,年迈耳聋,将‘十里红山出状元’听错为‘十里红山出缸窑’(义西方言中的‘窑’‘元’谐音),就称此地为‘缸窑’了。” 于是,缸窑这一村名也就应运而生。 要说一个地方的历史,除了文物考证、史籍记载、民间传说,也就要从宗谱资料上追寻了。 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缸窑村形成了以陈、冯、李、贾为主要姓氏的人口群落,此外,还有朱、厉、盛、何、赵、胡、杨、刘、王、楼、金、余、沈、吴、郭等姓氏,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名门望族。 追踪溯源,缸窑陈氏与杭畴陈氏系同出一宗。“义乌杭畴始祖千三府君讳椿(1120~1190),字大猷,系东阳县惠化乡路栖人”。 据《颍川(杭畴)陈氏宗谱》载,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陈大猷经水路自杭州返回东阳,途经义乌,在半月湾附近马渚渡口泊舟,只见江中,舟楫林立,渔歌晚唱,而登临览胜,两岸良畴美田,阡陌如秀,尤其走近杭畴一带,只见东北有二巨塘(名上塘、下塘),西面有大片的膏腴之地,南峙八宝山,身临枧湖,左有仙姑山迹,右有葛仙峰诸胜境,山水形胜,精华内蕴。走在芳草萋萋的大地上,仿佛置身于山水画卷之中,为此流连忘返。正巧村里有一姓王的长者,好贤礼士,看到陈大猷仪表堂堂,气宇轩昂,且得知他学识渊博,已功成名就,于是愿以女赘府君,而府君也乐居斯土,潜修隐德,两者可谓一拍即合,遂赘于王氏(1127~1203)。在此定居下来,鉴于陈氏先祖曾定居杭州,因而将村名称为“杭畴”,旨在不忘陈氏之祖。 当笔者前往缸窑村实地调查时,在村老年协会活动的一些年长者一聊起陈氏祖先,即一脸灿烂,有的还拿出了宗族源头文史依据: 览我宗谱,源出颍川,周武王封尧舜后裔胡公满族宛丘地,赐姓陈。献帝时,即一九零至一九四年,为太丘长独得陈宗。又霸先为五代陈宝国天子…… 他们不仅拿出依据,而且充满豪情地说:陈氏之先,系出姬姓,相传舜当天子之前,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在妫汭河边居住,他们的后裔,就是妫姓。周武王灭商之后,追封前代圣王的后人,找到了帝舜的后裔妫满,武王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在河南淮阳)侯,让他奉守帝舜的宗祀。妫满死后谥号陈胡公,于是陈氏得以世世代代繁衍。 另一位长者接着说:天下陈氏出颍川,颍川陈氏皆为胡公满后裔,当时居在宛丘之地,赐姓陈。时代变迁,到了汉献帝时,“太丘长”陈寔独得陈氏之姓,他一生为人厚道,积德行善,为世人所称颂,据说“梁上君子”之典故就出自于他。该典故传扬开去,当地村风、民风大为改观,从此后,具有这样高风亮节的均被誉为“太丘遗风”。 陈氏家族还有一位引以为自豪的人物是陈霸先(503~559),他是南朝梁名将,陈开国皇帝,它的远祖就是东汉的陈寔,世居颍州。 那么,杭畴的陈氏又是如何迁居缸窑的呢?相传,早在南宋时期,杭畴人就开始在缸窑一带开挖陶土,制坯烧窑。缸窑与杭畴虽然近在咫尺,但长年累月送饭送水,也着实辛劳,尤其是遇到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之际,也委实不易。为减少送餐归宿之奔波,于清乾隆年间,陈维恒(1765~1840)率先从杭畴移居缸窑,成了缸窑村陈氏始祖。加至儿子陈鼎远,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家业初成,已建了18间平房。 缸窑的第二大姓为冯氏,也是迁自于杭畴。据义乌《杭畴孝冯宗谱》载:“唐有子华公,孝守父母时,见有一白兔,口含灵芝从墓中出。古人云:山兔、灵芝,为孝闻天下的呈瑞之兆,故子华公表其闾为‘孝冯’。”子华公是东阳孝冯之始祖。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子华公裔孙冯仪为避战乱而迁居蒲墟(今赤岸),他的后裔第十九世涵光(1692~1766)为今杭畴、缸窑、葛仙三村冯氏始祖。 自此后,一些南迁的中原名门望族,尤其是制作陶艺的一些工匠,视缸窑为乐土,纷纷来此定居,从此田园渐广,文风渐盛,出现了“扶犁躬耕畎亩,执经弦歌闾里”的太平景象,一代又一代,得以繁衍生息。 古陶文化福泽千年 浙中一带的古窑,统称为婺州窑。婺州窑虽以青瓷为主,同时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和彩绘瓷。陆羽(755~804)在其著的世界**部茶叶专著——《茶经》中,还将婺州窑列为全国青瓷窑第三,但从历史的演变规律来看,生产青瓷前肯定以生产陶器为主。 祖先使用陶土烧制陶器古来有之。据史料记载,大约距今一万至八千年期间,世界上不少地方已出现陶的萌芽。义乌也不例外。浙中之古窑,滥觞于新石器时期。缸窑及周边一带,是中国烧制原始陶器*早的地区之一。因而,这一区域自然成了夺义乌文化先声的所在地。这可从桥头遗址得以印证,在这里出土了陶器类的有双耳罐、钵、圈足盘、平底盘、大口盆等,其中以夹炭陶居多,有少数夹砂陶,陶衣鲜亮,以红衣为主,也有乳白衣,体现出陶器装饰的高超手艺,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彩陶,分乳白彩和红彩两种,以条带纹为主,而且在彩纹中出现了太阳纹的图案。 步入新千年,在义乌旧城改造中,发现了13口古井,其中有一口古井,从碳化的木构架检测,当是春秋时代,在其井下还发现了一印纹红陶罐。经鉴定,当属战国时期。这陶罐口径11.2厘米,底径9.5厘米、高20.9厘米,橘红色泥质陶、直口、短颈、丰肩、深腹、圆鼓、平底,器身表面拍印细方格纹作为装饰,这也就是说,早在2400多年前,这里已有工艺精湛的陶器;至于经义乌发掘考证,2100多年前东汉时期的陶器就更多了,有陶簋形豆、红陶灶、釉陶五联罐等。而据本土文史爱好者分析,距今800多年前,北宋后期缸窑所在地已开始烧窑制缸。 在缸窑,制陶业之所以能够发育、发展、兴盛,得益于天时、地利。缸窑,地处黄土丘陵,脚下的泥土黏结度高,这里遍地是陶土,可以就地取材;烧窑需要大量的古物(遗存)四系釉陶罐(西汉)燃料,而黄土山坡长不出优质木料,但低矮灌木丛,还有再生能力强盛的松树枝,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薪材;生产出来的大件成品相当笨重,肩扛手提无济于事,而附近正有一条义乌江,依托便捷的水运将陶器运往四面八方,近的销往金华、兰溪、严州;远的运往萧山、杭州、衢州,乃至安徽、江西。此外,还有一至关重要的“地利”优势是,这里地形东高西低,十分有利于建窑。 在近代史上,缸窑共有6条龙窑,相比较而言,*早的龙窑谓之“鹤窑”,与其择邻而“居”的,北边有两座,分别为“老窑”“新老窑”,这两条窑连起来颇像孪生兄弟;南面一座谓之“中窑”(顾名思义,在缸窑村中间),同时在村南也建了一座新窑。这五座窑虽已老态龙钟,却在时代更替中,各自发挥了应有作用。只可惜这些龙窑历尽沧桑,由于风剥雨蚀,一条条龙窑均相继倾圮,如今仍存留社会的,只有老窑了。好在1969年,在缸窑村北又建了一座长达90米左右的特长龙窑,从而将制陶业推向了巅峰时期。 要说天时,在农耕社会,各种陶器正契合了城乡居民的需求,都是一些与老百姓生活息 息相关的生活必需品。这里生产的产品涵盖了“缸”“坛”“罐”“瓶”“壶”等多个种类,小至冬天取暖火熜的内胆,大致能装千斤水的大缸,包括大头缸、五井缸、七斗缸、海放缸、花缸……再加之制陶师傅还能按社会不同需求,进行创新设计,产品对路、质量可靠、环保耐用,因此深受群众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尤其是步入工业社会,绍兴的酒坛、乳腐缸,萧山的酱菜缸,海宁的榨菜缸……需求量非常之大,有时一订就是整个火车皮,难怪他们专门在义亭火车站设立办事处负责采购工作。 除了天时、地利,这里还有一批能工巧匠。陶器制作虽然相对简易,但要讲究起来,工艺也够复杂的,从造型上看,有矮矮胖胖的陶壶、三只脚的陶盉、大肚能容的陶缸、轻浅小巧的陶盘、造型别致的陶豆,还有陶制的纺轮等生产工具;从工艺上看,除大众产品,不少陶器上有刻花、镂空、锯齿等装饰,还有很多陶器造型中大胆融入了鸟、猪、兽头等动物造型,即便放到今天也是件令人惊艳的工艺品。看着那一件件造型生动、拙朴可爱的陶器,有谁不为我们先人的聪明智慧而拍案叫绝呢? 自建村以来,制陶业一直是缸窑的主导产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手段。新中国成立前,都是以个体为主,20世纪50年代,股份制已在这里得以尝试,个体联营的私营陶器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1956年顺应时势,成立公私合营的陶器生产合作社,到1958年,全部并入总部在义亭火车站的地方国营义乌陶器厂。步入新千年,由于塑料制品与铝制品的冲击,陶器行业每况愈下,传统制陶业陷入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2005年底,缸窑村陶器厂终于完成历史使命,寿终正寝。 好在熄灭的只是窑中燃烧的明火,不灭的是世代相传的早已内化于心的陶器文化。当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之时,缸窑村干部群众,将沉淀在内心的记忆释放出来,以另外一种形式凤凰涅槃,用缸窑人的智慧、勤劳和朴实照亮悠久美丽的古陶文化。“陶艺体验中心”“陶艺大师创作室”“陶艺产品陈列室”“传统陶艺示范厅”“陶艺体验厅”相继设立,缸窑成了义乌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
走进缸窑 作者简介
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系“义乌丛书”的编纂领导机构。下设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和编辑部。吴潮海,义乌丛书编辑部主任。著作有《华山天下雄》、《西土如梦亦如金》、《现代都市不是梦》等。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6.5¥45.8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1.6¥40.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6.6¥32.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30.5¥35.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21.6¥48.0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6.2¥42.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9.2¥24.0
-
两张图读懂两宋
¥11¥76 -
中国历史年表-(修订本)
¥8.8¥18 -
敦煌学概论
¥14.9¥34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2.7¥68.8 -
罗马史纲
¥13.2¥35 -
现代欧洲200年
¥2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