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晋商与徽商-(上. 下卷)

包邮 晋商与徽商-(上. 下卷)

作者:庞利民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888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61.8(6.3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开年大促, 全场包邮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晋商与徽商-(上. 下卷) 版权信息

晋商与徽商-(上. 下卷) 本书特色

晋商与徽商是中国历史上两大著名商帮,在明清商界雄踞全国十大商帮*、第二位达数百年之久,其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深受社会各界关注。本书以两大商帮的兴起、发展、鼎盛、衰落历程为主线,通过比较研究的独特视角,*次全方位、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究其兴衰沉浮的事实真相和深层原因,挖掘历史积淀的贾道智慧和经验教训,串起晋商与徽商背后的地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家庭、民俗、建筑的点点珠玑。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和不同侧面的对比分析,系统还原了两大商帮由明代业盐起家,至封建王朝消亡而“无可奈何花落去” 的历史轨迹;并以流畅细腻的笔触,引领读者神游三晋大地与徽州六邑,领略两地人文习俗和美丽风情,感悟蕴集于两大商帮、至今薪火不息的传统文化和精神真谛,具有鲜明的创新性、可读性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晋商与徽商-(上. 下卷) 内容简介

《晋商与徽商》首次对两大商帮进行了多领域、多层面、多角度的比较研究,洋洋九十万言,内容全面详尽,观点多有创新,文字晓畅易懂,在国内外尚属罕见。作者庞利民,1957年生,山西省万荣县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班学习。高级经济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作者在山西工作过20多年,对晋商情有独钟;又在安徽工作多年,对厚重的徽商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这本书乃作者历时10年,辗转山西、安徽、湖北三省而完成,并由著名晋商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张正明研究员,著名徽商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王世华教授分别作序。两位大家从学术性与普及性,史料性与创新性,科学性与通俗性,两商研究内容的全面性、丰富性与比较研究的专业性、艰巨性诸方面,对该书的内容、观点、特色一一做出评价,称之真知灼见迭出、文字功底深厚,引经据典、史料翔实,追根溯源、条分缕析,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十年磨一剑, “作者为晋商与徽商研究另辟蹊径,增光添彩,趟出了一条研究晋商与徽商的新路,完成了一部可读性很强又很有思想见地的学术著作”。此外,本书还收集插入了数百幅珍贵历史图片,以文引图,以图鉴文,图文并茂,既给人以视角上的冲击,又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让人阅读时赏心悦目。对广大读者而言,本书堪谓一部既使史学专业工作者受益匪浅,又使非专业人士深获智慧和启迪,具有相当特色的晋徽两大商帮比较研究的佳作。

晋商与徽商-(上. 下卷) 目录

序一 …………………………………………………………… 张正明001 序二 …………………………………………………………… 王世华004 **章 故园与商路 ……………………………………………… 001 一、站在黄山看到的徽商晋商的故园与商路……………………… 003 (一)万山丛中徽道弯弯 ……………………………………… 004 (二)表里山河晋路漫漫 ……………………………………… 010 (三)运河汉江航程绵绵 ……………………………………… 015 二、山西资源禀赋…………………………………………………… 018 (一)盐 ………………………………………………………… 019 (二)煤 ………………………………………………………… 025 (三)铁 ………………………………………………………… 030 (四)丝绸棉布 ………………………………………………… 033 三、徽州自然特产…………………………………………………… 039 (一)林木 ……………………………………………………… 039 (二)茶叶 ……………………………………………………… 040 (三)瓷石矿 …………………………………………………… 041 (四)文房四宝 ………………………………………………… 042 (五)山水风光 ………………………………………………… 043 第二章 两大商帮的共同点 ……………………………………… 045 一、地瘠民贫,穷则思变…………………………………………… 047 二、生财有道,经营有方…………………………………………… 052 (一)买卖广泛 ………………………………………………… 052 (二)生财有道 ………………………………………………… 053 (三)经营有方 ………………………………………………… 058 (四)不齿行为 ………………………………………………… 065 三、建设两地,传播文化…………………………………………… 067 四、精研算学,编著商书…………………………………………… 072 (一)晋商王文素、徽商程大位对我国算学的贡献 ………… 072 (二)编著商业用书,开拓商务教育 ………………………… 081 五、富而不贵,世人不齿…………………………………………… 089 (一)封建律制,帝王贱视 …………………………………… 090 (二)世人不屑,文人奚落 …………………………………… 093 (三)心理自卑,行为失当 …………………………………… 105 六、荣归故里,客死他乡…………………………………………… 112 (一)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 112 (二)客死他乡,在外做鬼也孤幽 …………………………… 118 第三章 两大商帮的四大不同…………………………………… 125 一、地域大小不同…………………………………………………… 127 (一)三晋 ……………………………………………………… 127 (二)徽州 ……………………………………………………… 129 二、兴盛年代不同…………………………………………………… 130 (一)晋商兴起于明初 “开中制” …………………………… 130 (二)徽商兴起于明中叶 “折色制” ………………………… 146 三、精神领袖不同…………………………………………………… 149 (一)关羽、朱熹都是晋商、徽商的乡贤和前辈 …………… 150 (二)关羽、朱熹皆生活于 “三国时代” …………………… 152 (三)关羽、朱熹皆为集儒道佛之大成者 …………………… 155 (四)关羽、朱熹生前身后都与商有关 ……………………… 160 四、民风习俗不同…………………………………………………… 163 (一)徽人好讼 ………………………………………………… 164 (二)晋慎入衙 ………………………………………………… 171 第四章 徽商的独到之处 ………………………………………… 181 一、“贾而好儒”,耕耘商场科场…………………………………… 183 (一)徽商受理学影响至深 …………………………………… 183 (二)“贾而好儒”是徽商的主要特点………………………… 185 (三)“贾而好儒”影响徽商经营活动………………………… 190 (四)“贾而好儒”促进教育发达……………………………… 194 二、以贾衍文,促进文化繁荣……………………………………… 199 (一)徽商与学术 ……………………………………………… 199 (二)徽商与新安画派 ………………………………………… 201 (三)徽商与新安医学 ………………………………………… 214 (四)徽商与刻书 ……………………………………………… 219 (五)徽商与版画 ……………………………………………… 220 (六)徽商与京剧 ……………………………………………… 222 附录 晋商与戏剧 ……………………………………………… 228 徽州古楹联摘选 ………………………………………… 233 朱子家训 ………………………………………………… 243 第五章 徽商晋商科举仕宦比较探幽 ………………………… 245 一、科举仕宦比较…………………………………………………… 247 (一)科举比较 ………………………………………………… 247 附录 休宁籍19名状元………………………………………… 250 (二)仕宦比较 ………………………………………………… 253 二、徽州人文兴盛探幽……………………………………………… 256 (一)山川毓秀,地灵人杰 …………………………………… 257 (二)宗族重教,举族办学 …………………………………… 259 (三)富而后教,学而有养 …………………………………… 262 (四)书院众多,声誉斐然 …………………………………… 266 (五)子弟向学,刻苦努力 …………………………………… 269 (六)硕彦大儒辈出,致力教育不倦 ………………………… 271 (七)讲会活动频繁,学术交流活跃 ………………………… 281 三、山西科举不胜的原因…………………………………………… 285 (一)地接大漠边关,民多尚武悍直 ………………………… 286 (二)人生理念不同,重商甚于重儒 ………………………… 287 (三)宗族势力薄弱,无族产公费供养子弟向学 …………… 288 (四)士林崇实学,厌八股,注重经世致用 ………………… 289 附录 千年兴衰话科举 ………………………………………… 296 第六章 一味和九州, 商从盐中来 …………………………… 301 一、五味咸为首,人生不离盐……………………………………… 303 二、自古盐专营,利出在一孔……………………………………… 305 三、开中制,助兴晋商从盐池到边关……………………………… 306 四、折色制,召唤晋商徽商下扬州………………………………… 311 (一)晋商下扬州,从长城到长江 …………………………… 313 (二)徽商出新安,从徽州到扬州 …………………………… 316 五、纲盐制,助推徽商垄断两淮盐………………………………… 318 六、盐纲乱,百姓吃盐如过年……………………………………… 321 (一)盐价高昂,老百姓吃不起盐 …………………………… 321 (二)私盐盛行,大量挤占淮盐市场 ………………………… 322 七、破垄断,陶澍改行票盐制……………………………………… 324 第七章 驼铃帆影, 晋商足迹遍天下 ………………………… 327 一、明代晋商的兴起与活动………………………………………… 329 (一)明代晋商在边关的兴起 ………………………………… 329 (二)明代晋商在内地的足迹 ………………………………… 338 (三)明代晋商经营的行业 …………………………………… 340 二、清代晋商兴盛的基础…………………………………………… 344 (一)开疆拓土,屯田、建驿、恤商 ………………………… 345 (二)促推草根白手起家 ……………………………………… 354 三、清代晋商活动的足迹…………………………………………… 356 (一)京师、中州诸地 ………………………………………… 356 (二)江南、西南诸地 ………………………………………… 358 (三)西北边陲 ………………………………………………… 361 (四)东北三省 ………………………………………………… 365 (五)蒙古大漠 ………………………………………………… 368 四、晋商中俄恰克图贸易…………………………………………… 374 附录 俄国的对华贸易 ………………………………………… 388 五、巍峨耸立的晋商会馆…………………………………………… 390 (一)会馆之设,肇于京师 …………………………………… 391 (二)会馆的主要功能 ………………………………………… 391 (三)会馆举例 ………………………………………………… 394 《晋商与徽商》下卷目录. ` 第八章 山西票号, 汇通天下…………………………………… 401 一、山西票号产生前的我国金融业………………………………… 403 (一)唐代飞钱 ………………………………………………… 404 (二)北宋交子 ………………………………………………… 405 (三)南宋会子 ………………………………………………… 406 (四)当铺 ……………………………………………………… 406 (五)印局 ……………………………………………………… 409 (六)钱庄 ……………………………………………………… 411 (七)账局 ……………………………………………………… 413 二、信局、镖局对票号的影响……………………………………… 416 (一)信局为票号的产生插上了翅膀 ………………………… 416 (二)镖局运银已不适应大额度商品交易 …………………… 419 三、山西票号的产生………………………………………………… 422 (一)票号起源的几种说道 …………………………………… 422 (二)山西票号的产生 ………………………………………… 426 四、山西票号的发展………………………………………………… 434 (一)蔚泰厚票号 ……………………………………………… 435 (二)大德通票号 ……………………………………………… 437 五、山西票号的经营方略…………………………………………… 439 (一)建立股份制,给员工以身股激励 ……………………… 439 (二)两权分离,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 443 (三)集团运作,总号分号一盘棋 …………………………… 444 (四)攀龙附凤,承揽官饷汇兑 ……………………………… 450 六、山西票号的企业文化…………………………………………… 456 (一)号规严明,以制度约束员工行为 ……………………… 456 (二)诚信为本,奉关公为晋商之魂 ………………………… 459 第九章 晋商选人用人育人之道………………………………… 465 一、晋商选人之道…………………………………………………… 467 (一)晋商用人,只用晋人 …………………………………… 467 (二)俊秀子弟,多入贸易 …………………………………… 468 (三)入号学徒,条件严格 …………………………………… 469 二、晋商用人之道…………………………………………………… 473 (一)乔致庸礼遇阎维藩 ……………………………………… 474 (二)乔致庸不拘一格选 “二马” …………………………… 476 (三)曹财东用人不疑 ………………………………………… 477 (四)群星灿烂,人才济济 …………………………………… 478 三、晋商育人之道…………………………………………………… 480 (一)家教家规 ………………………………………………… 480 (二)号章号规 ………………………………………………… 484 (三)培训学徒 ………………………………………………… 493 附录 贸易须知辑要 (炳记) ………………………………… 499 士商十要 ………………………………………………… 512 古人经商谚语 …………………………………………… 513 客商规鉴论 ……………………………………………… 517 第十章 晋商徽商建筑异同及特色 …………………………… 519 一、两地自然环境与建筑文化的异同……………………………… 522 (一)自然环境的差异 ………………………………………… 522 (二)皇权礼制的约束 ………………………………………… 523 (三)风水学说的影响 ………………………………………… 525 (四)多姓同聚与一姓独处村落的不同 ……………………… 528 (五)“三雕”题材的寓意……………………………………… 530 二、晋商民居特征…………………………………………………… 534 (一)大院 ……………………………………………………… 535 (二)窑洞 ……………………………………………………… 537 (三)四合院 …………………………………………………… 538 (四)墙高堡固 ………………………………………………… 539 (五)居卧 ……………………………………………………… 540 (六)公共建筑 ………………………………………………… 541 三、徽商建筑特色…………………………………………………… 550 (一)全村同在画中居 ………………………………………… 550 (二)高高牌坊彰功德 ………………………………………… 554 (三)飞檐翘角马头墙 ………………………………………… 562 (四)一方天井万千天 ………………………………………… 566 (五)祠堂森森宗法大 ………………………………………… 568 (六)建桥筑坝善举多 ………………………………………… 573 第十一章 晋商人物简介 ………………………………………… 579 一、河东八家………………………………………………………… 581 (一)蒲州张家 ………………………………………………… 581 (二)蒲州王现、王瑶兄弟 …………………………………… 582 (三)蒲州展玉泉 ……………………………………………… 582 (四)蒲州范世逵 ……………………………………………… 583 (五)蒲州王海峰 ……………………………………………… 583 (六)曲沃李明性 ……………………………………………… 583 (七)平阳亢家 ………………………………………………… 584 (八)万荣李家 ………………………………………………… 585 二、晋中九氏………………………………………………………… 591 (一)太原阎氏 ………………………………………………… 592 (二)介休范氏 ………………………………………………… 593 (三)太谷曹氏 ………………………………………………… 593 (四)榆次常氏 ………………………………………………… 595 (五)介休冀氏 ………………………………………………… 596 (六)祁县渠氏 ………………………………………………… 597 (七)祁县乔家 ………………………………………………… 599 (八)平遥李氏 ………………………………………………… 599 (九)太谷孔家 ………………………………………………… 600 三、雁北二户………………………………………………………… 602 (一)代州杨继美 ……………………………………………… 602 (二)大同薛缨 ………………………………………………… 603 四、票号四经理……………………………………………………… 604 (一)雷履泰 …………………………………………………… 605 (二)毛鸿翙 …………………………………………………… 606 (三)高钰 ……………………………………………………… 608 (四)李宏龄 …………………………………………………… 611 第十二章 徽商人物简介 ………………………………………… 619 一、程君房———制墨大家,墨比金贵……………………………… 622 二、张小泉———剪刀王……………………………………………… 623 三、赵吉士———在山西交城任过知县的 《徽州府志》主纂者…… 625 四、王致和——— “臭”名远扬的臭豆腐发明者…………………… 628 五、马氏二兄弟———亦商亦儒藏书家……………………………… 630 六、江春———乾隆皇帝的座上客…………………………………… 632 七、胡学梓———世界文化遗产黟县西递古民居肇建者…………… 634 八、胡天注———胡开文墨店的创始者……………………………… 636 九、鲍志道、鲍漱芳———父子两淮任总商………………………… 637 十、江有科及儿孙———歙县芳坑世代茶商………………………… 639 十一、王茂荫———马克思在 《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中国人…… 643 十二、胡雪岩———红顶商人………………………………………… 647 十三、谢正安———黄山毛峰的创始人……………………………… 649 十四、婺源三商……………………………………………………… 651 (一)程文昂 ………………………………………………… 651 (二)詹元甲 ………………………………………………… 651 (三)朱文宣 ………………………………………………… 652 第十三章 徽州女人与山西婆姨………………………………… 653 一、婚姻法则………………………………………………………… 656 (一)三从四德 ………………………………………………… 656 (二)同姓不婚 ………………………………………………… 657 (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 658 (四)门当户对 ………………………………………………… 659 (五)七出三不去 ……………………………………………… 662 二、早婚离别………………………………………………………… 664 (一)少年早婚 ………………………………………………… 664 (二)婚后离别 ………………………………………………… 667 三、别后情思………………………………………………………… 672 四、居家苦熬………………………………………………………… 677 五、相夫教子………………………………………………………… 683 六、当家理政………………………………………………………… 692 (一)晋商妇中当家理政之佼佼者 …………………………… 693 (二)徽商妇中当家理政之佼佼者 …………………………… 697 七、贞节烈妇………………………………………………………… 700 第十四章 徽商晋商的衰落 ……………………………………… 711 一、盐法改革与盐商的率先衰落…………………………………… 715 二、咸同兵燹给徽商带来灭顶之灾………………………………… 719 (一)太平天国建国思想、制度政策及其影响 ……………… 721 (二)咸同兵燹对长江流域徽商的毁灭 ……………………… 726 (三)咸同兵燹对徽州本土商人的浩劫 ……………………… 728 (四)清军赈饷抽厘办团练,掏空徽商家底 ………………… 733 三、徽州茶帮的回光返照…………………………………………… 737 (一)徽州茶商的经营概况 …………………………………… 737 (二)同治、光绪年间徽州茶商的中兴 ……………………… 742 (三)徽商茶帮衰落的原因 …………………………………… 744 四、山西茶商的穷途末路…………………………………………… 751 (一)咸同兵燹给晋商带来的厄运 …………………………… 752 (二)晋商茶帮的衰落肇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 752 (三)近代工业革命对晋商茶帮的深远影响 ………………… 755 (四)旅俄、旅蒙晋商遭遇毁灭性打击 ……………………… 757 五、苛捐杂税对晋商徽商的残酷压榨……………………………… 759 (一)增设税目,课税繁重 …………………………………… 760 (二)捐输频仍,名目繁多 …………………………………… 761 (三)肆意勒索,敲竹杠,打秋风 …………………………… 764 六、山西票号的衰落………………………………………………… 766 (一)内乱外患、改朝换代,是山西票号衰落的主要原因 … 766 (二)外资入侵、银行兴起,是山西票号衰落的经济原因 … 770 (三)思想保守、不图变革,是山西票号衰落的内在原因 … 775 第十五章 晋商徽商衰落的自身原因 ………………………… 783 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将大把银子沉淀在各项不动产上…… 785 (一)购置田产 ………………………………………………… 787 (二)营造豪宅 ………………………………………………… 788 (三)构建祠堂 ………………………………………………… 789 (四)义修路桥 ………………………………………………… 790 (五)重金礼教 ………………………………………………… 793 (六)买官捐官 ………………………………………………… 796 (七)收藏古董 ………………………………………………… 799 (八)刻印图书 ………………………………………………… 805 (九)蓄养戏班 ………………………………………………… 809 (十)开典当铺 ………………………………………………… 812 (十一)窖藏银子 ……………………………………………… 817 二、奢侈消费,比阔斗富,将大把银子挥霍在骄奢淫逸上……… 819 (一)红白喜事,肆意铺排 …………………………………… 819 (二)竞奢斗富,挥金如土 …………………………………… 820 (三)吞云吐雾,醉生梦死 …………………………………… 823 (四)纸醉金迷,声色犬马 …………………………………… 832 主要参考文献 ………………………………………………………… 844 后记 ……………………………………………………………………… 851
展开全部

晋商与徽商-(上. 下卷) 相关资料

《晋商与徽商》序一 晋商与徽商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两大商帮。研究两大商帮的兴衰成败,以史鉴今,资政于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是诸多明清经济史研究者追求的目标。多年来,研究晋商的专家、专著不少,研究徽商的专家、专著也不少,但将这两大商帮联系起来,专门进行比较研究的学者和成果则不多。2016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庞利民先生携来他即将付梓的《晋商与徽商》一书。该书对两大商帮进行比较研究,洋洋90余万言,这在国内外尚属罕见。他为晋商与徽商研究另辟蹊径,增光添彩,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真是可喜可贺! 张正明 2016年6月 (张正明先生是国内著名晋商研究专家,现为山西省晋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曾任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山西省历史学会会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委,民进山西省委主委。)

晋商与徽商-(上. 下卷) 作者简介

庞利民,高级经济师,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西人,1982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曾在安徽工作多年,任安徽省电力公司党组书记。对经济、历史、文化做过长期探究,尤重晋商和徽商文化比较研究。在国家级和省级报纸刊物发表论文、札记等文章百余篇;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管理者与组织行为》《中国古代名人分类大辞典·哲学部》(合著)、《孝养菊香》《思想政治工作手册》《名人品德言行录》《赢得金牌的心力》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