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尔蒙文:蒙文
-
>
我的石头记
-
>
心灵元气社
-
>
女性生存战争
-
>
县中的孩子 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
(精)人类的明天(八品)
海洋科学大数据的应用
¥16.7¥58.0当代美学视域下的当代建筑形式探索
¥18.9¥59.8历代通俗畅销小说:三侠五义
¥18.7¥59.0服装材料的选用与性能分析
¥20.3¥52.0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18.4¥58.0
网络化时代的个人与社会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8756523
- 条形码:9787508756523 ; 978-7-5087-5652-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网络化时代的个人与社会 本书特色
本书以“网络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为问题意识,在“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互动的意义上理解互联网兴起的社会意涵及后果。本书的主要理论关切是,网络社会并不是自然成序的,如何拥有“社会在我们之上也在我们之中”的社会感,是每个“网络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本书的主要议题有,互联网条件下信息获取方式的变迁,网络参与中个人与社会的张力,网络消费的支配逻辑及其影响,“微信人”的生活风格与精神气质,社会问题与心态的网络表达等。
网络化时代的个人与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以“网络社会是如何可能的”为问题意识,在“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互动的意义上理解互联网兴起的社会意涵及后果。本书的主要理论关切是,网络社会并不是自然成序的,如何拥有“社会在我们之上也在我们之中”的社会感,是每个“网络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本书的主要议题有,互联网条件下信息获取方式的变迁,网络参与中个人与社会的张力,网络消费的支配逻辑及其影响,“微信人”的生活风格与精神气质,社会问题与心态的网络表达等。
网络化时代的个人与社会 目录
**章信息获得方式变迁的时空分析一、信息获取方式的时空依赖及其弱化二、网络社会与信息“脱域”三、“去权威化”与“社会性的缺失”四、结语
第二章在线生活:网络参与中的自由与孤独一、作为现代性后果的互联网二、互联网的“脱魅机制”及其后果三、信息获得中的个体自由及限制四、网络社区中的个体孤独五、结语
第三章网络消费与“现代性的厌倦”一、“网购”:一种生活方式的兴起二、“诱惑”与消费行为的发生三、“物”的显现与“人”的退隐四、距离、满足与厌倦五、结语
第四章“微信人”与网络化时代的生活风格一、时空压缩与现实感虚化二、网络内爆与习惯性接受三、“轻松易得”的厌倦四、“微信人”的精神气质五、结语
第五章网络“逆向标签化”中的社会心态一、“二代现象”:现实与话语二、“二代”批判的“逆向标签化”逻辑三、“逆向标签化”背后的社会心态四、“想象的征服”五、结语
第六章从“激情”到“调整”:宏观社会心态的变迁一、社会心态研究的兴起与反思二、三个时期的社会心态及其特点三、新时期焦虑与不满的社会根源四、网络化条件下社会焦虑的表达五、结语
网络化时代的个人与社会 作者简介
王建民 1980年生,黑龙江省拜泉县人,2008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社会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系主任。研究领域为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学史、网络社会学。主要著作有《流动的城乡界线》(专著)、《古典社会学理论》(译著)、《包罗万象的社会学》(主译)、《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副主编)等。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3¥49 -
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6.1¥13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7.5¥55 -
海遗丛稿(二编)
¥22.2¥39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36 -
新黑暗时代:科技与未来的终结
¥29.7¥79.8
千字文-中华国学智慧经典诵读-拼音美绘
¥10.5¥29.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价值与开发研究
¥42.4¥69.0宝宝的神奇动物小百科(套装共24册)
¥35.2¥118.0新疆考古论文集-(上下册)
¥109.0¥188.0契诃夫短篇小说集-名家名译全本世界经典文学名著
¥1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