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

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75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23.6(6.2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 版权信息

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 本书特色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社会道德力量的核心。赵文彤编著的这本《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内含文王之母太任惠及万世的胎教良方、文圣孔子的教子主张、刘向对儿子刘歆的关键忠告等。 本书体例科学合理,内容新颖别致,故事意味深长,可读性极强,是一本当今世人不容错过的立身处世、治家教子指南。

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中国古今历朝历代近90位名人的教子之论, 其中帝王将相、文士大儒等不一而足, 更择取其中较接近于当世生活的内容, 根据其训言之旨, 分为为人、处世、学习、修身、做事、治家、生活、为官、帝王九类。

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 前言

作为世界上历史*为悠久的国家,中国也有着世界上传承*悠久的家族,比如孔氏家族,至今传承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样的国家中蕴育出的家族,必定是文化深厚、德行敦厚,也必定是有“家风家训”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尚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文化风格。“家风家训”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为家风之源,再经过家族子孙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训,流风余韵,代代不绝,就形成了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家风家训”对家族的绵延繁荣至关重要,没有淳厚的“家风家训”,很难使一个家族瓜瓞不绝,更无法使一个家族不分崩离析。唯有有认同感的家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唯有有核心价值观的家族才能在时代文化潮流不断冲击下延绵不绝。
《大学》有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说的是“修身”是一个人齐家、治国的根本,而一个人*初的“修身”之道皆源于“家教”。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世界民族中罕见的奇迹:那就是整体的教养气质,都是彬彬有礼温柔敦厚的,国民的行为举止,也是有理有据规矩方圆的。这是“教化”之功,而“家风家训”,在“教化”之中,居功至伟。可以说,“家风家训”不仅是个人修身之要,更是促进整个社会不断和谐的根本。
有鉴于此,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今家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通晓治家治业之则,更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我们特别编著了这本《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本书收录中国古今历朝历代近90位名人的教子之论,其中帝王将相、文士大儒不一而足,更择取其中近于当世生活的内容,根据其训言主旨,分为为人、处世、学习、修身、做事、治家、生活、为官、帝王九类,以通俗简要的文字对每条训言进行评述,并在每位名人的家训之后,收录与之相关的家训故事,力求让每位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更为直观地目睹每位名人的精神风貌,不仅通过文字内容来增加自己的为人处事常识,更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在生活中追求仁善、追求真美。本书体例科学合理,内容新颖别致,故事意味深长,可读性极强,是一本当今世人不容错过的立身处世、治家教子指南

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 目录

为人之道
姚信:人生起伏尽在善与不善之间
邵雍:知善便是吉人,不善必有凶殃
贾昌明:为人首重在于厚德端正
杨荣:为人本分即是以人为本
陈廷敬:行以善为道,心以善为渊
郑燮:摒弃世俗之恶,写作也须从善
林则徐:为人立身不正,诸事无益于己
左宗棠:以尽心力求上进
黄兴:举全身赴天下国家之难
冯玉祥:新时代的学习要着眼更广
学习之方
孔臧:学习期于渐进,学问重在运用
王僧虔:谈不容易,学更不易
元稹:穷困而能立志,不学岂可为人
韩愈:人因学习而高下有别
张居正:治学一事全在自己
彭玉麟:冶学合于大义,人心合于正道
严复:勤学以立榜样于后世
梁启超:态度一事更重于成果
修身之义
蔡邕:世间*美不外乎心灵
郑玄:修德不凭外力,继承父辈学问
刘桢:人无气节便不是真的挺拔
诸葛亮:淡泊物质名利,追求自身精进
向朗:保持心性平和,以存身养身
白居易:求取身外不如求取心内
朱熹:谨守纲常,奉行道德,一生不废
陆游:为人当计天下,为官当知清正
王守仁:孩子虽小亦不可疏忽教导
张英:立品修身,调和心性
曾国藩:至诚精一,不忘初衷
处世之则
马援:谨慎言辞,学习良善
嵇康:以圆融处世而不失内心方正
陶渊明:生死穷通有尽,人生达观无穷
杨溥:为人心性不可不稳,不可不慎
孙奇逢:教诫子弟是**要紧事
张廷玉:处世大端在于立心守善
蒲松龄:以此省身,便可接近人生大道
黄炎培:勤于探求真理,坚持大是大非
做事之要
王昶:洗尽人生铅华,复归心于仁善
王惰:追慕高贤,惜时求进
张铉:不避难事,一心求进
李商隐:言行之间必须与“人”相称
章仔钧:不知明理岂可称为孝子贤孙
范质:为人当心存大义而自求精进
范仲淹:处世谨记人生八德
吕坤:心循善道可医治人生大疾
为官之重
羊祜:不求丰功伟业,但求一心仁德
苏环:为相不可不知以道应命
欧阳修:人性善变,当学正道
包拯:为官贪腐非我子孙
岳飞:大丈夫当尽忠以死国事
杨继盛:志于君子之道,处世该知取舍
高攀龙:做人是人生**大义
张之洞:以家国为念,以谦卑自守
李鸿章:凡事讲求一个实际
治家之规
班昭:生而为女当知女德尊贵
杨震:治家不离和睦勤俭之道
司马光:寡欲尚俭方可保身有成
苏洵:人为万物之灵,所行理当有道
黄庭坚:家和万事可兴,不睦须臾则败
陆九韶:爱子当知正本,制用当知有度
赵鼎:治家贵在有统一规章以供遵循
叶梦得:治生重在诚意,治事重在用心
于成龙:道虽迂远却不可轻忽
张作霖:衣食住行都要严格规范
鲁迅:父母育子要有奉献一切的大爱
生活之虑
王祥:治丧不可因逝者耽误生者
颜之推:处世之道不可止于圣贤之言
姚崇:保全身家系于修德而非神佛
柳砒:善用优越家境以求上进
袁采:睦亲友善,处己仁善,治家崇善
刘基:欲求显达便要立于正
何伦:孝亲、待人、处事、保家当各遵其道
姚舜牧:人生八字不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朱柏庐:为人如此便是圣贤
纪晓岚:谨记四戒四宜,先人福荫享之无穷
蔡新:求人不是处世上乘之道
汪辉祖:律己、治家、应世、蕃后
帝王之德
周公旦:不因国而骄人
刘邦:学习方能无悔,恭敬可以成德
刘备:弃恶从善,以贤德服人
曹操:人生便该有豪杰的坦荡气魄
曹丕:不可掩过而不改过
李世民:身为帝王要勤于政事
赵匡胤:帝王行仁道莫过于此
朱元璋:帝王不可不知明智通达
康熙:皇子更需修养德行
雍正:除尽陋习,国家天下皆可安
展开全部

中国历代家风家训大全:中国历代治家典范及传世家训 节选

贾昌明:为人首重在于厚德端正
官位丢失尚可失而复得,德行丧失则终身难复。
——贾昌明《诫子孙》
贾昌明,字子明,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生卒记载不详。贾昌明曾经先后担任过知县、礼部郎中等职位,后来又升任龙图阁直学士、参知政事等职。贾昌明于宋仁宗嘉祜元年被赐封为徐国公,等到英宗即位后又改封为魏国公,可说爵位殊荣。贾昌明在62岁那年,有感于自己年老体衰,又担心子孙们因自己身居高位而轻慢放纵,于是写了《诫子孙》一文,从自身经历感悟出发,告诫子孙如何应对修身、处世和治家的道理。贾昌明对于子孙的德行教育尤为重视,其家训中更是多次提到了德行的可贵。
◎国事不可妄议。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天下的兴亡对于每一个国民来讲不仅仅是责任,更是攸关自身安危的大事,即使不是出于责任而是为自身考虑,国民也有发表意见、参政议政的政治权利。但又正因国事事关重大,所以更要在基于客观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去评价、议论,而不能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更有一批人出于自己的极端情绪或是其他用心,以语言这种不见血的杀人刀作为蛊惑群众、煽动社会动乱的工具,这种做法其实是把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扩散到整个社会的不负责做法。
◎厚道才能成事。造就成功的前提很多,处世为人厚道也是其中的关键心态之一。虽然世人都说老实人容易吃亏,但同时又有“吃亏是福”一语流传,这两句话看似对老实人的态度矛盾,但其实又是一脉相承的。君子可欺之以方,为人厚道确实会受到欺瞒,但又由于这份厚道,所以能够在吃亏之后继续坚持自己的志向,同时又能够冷静地反思,从而避免再次吃亏,更赢得他人的尊重,为成功获取更大的助益。反倒是心思不善的人一旦受挫,就会恼羞成怒放弃坚持,这样一来自然是一事无成。
◎不以喜恶偏人。世间万象都有对立,常人又非是包容天下的圣贤,有了朋友也便会有雠寇,即使没有不共戴天的敌人,也难免会有自己看不惯或者不能赞同认可的一类人,这也是一种对立的体现。趋喜远恶虽然是人心的常态,但有的时候,自己所厌恶排斥的人往往比自己身边的人观点更加合理正确,如果逞一时好恶而因人废言,对自己反而是一种损失。世间万物莫不包容于天地之间,人既生在天地之间,自然也应该效仿天地的胸怀,抛开喜恶之观正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君子居家正派。上善若水,取的是水随处在流变而能不失本质的深意,其中也有一动一静的道理,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久了的老油条,却往往只是体会到了水之动而没有领会到水之静。面对他人他事,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彬彬有礼、行为正派,赢得他人的称赞,但回到家中之后面对自己的妻儿双亲又或是私事的时候,其中一部分人却又完全变了个样子。要么蛮横无理、不加体恤,要么是鸡鸣狗盗、行为不检,沦为伪君子、两面派一流。这种人即使在外面声誉再好,也不过是失德之人。
◎有能不怕寡言。立身的根基在于自己的实际能力而非虚言,因此才说有了能力就不需担心自己是否口齿伶俐、能言善辩。世间虽然有很多不善言辞的人,但能保持淡定心态的却趋于少数,大部分人面对自己的这一缺陷心中都会有几分焦虑,更因此强迫自己去表达,但结果反而可能更不如意。一件事情的成功说到底是做出来而非说出来,如果实际行动能够表明自己的能力,言辞往往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当然,个性开朗、能言善辩也是人的一项加分技能,不能完全忽视,只要抱持着平和的心态,尽自己努力去做就好。
◎家丑不必外扬。人在失意之时常常需要倾听他人安慰,家人本来是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事情本就因家人而起,再向家人提起显然就是尴尬的选择了。但如果向朋友去倾诉,家人的形象又会在外人心中动摇甚至崩毁,对于家人而言,这一做法显然也不合时宜。尤其是家门中许多是非,虽然闹心却又不堪记、不堪提,让外人得知更是使全家沦为笑柄,这就完全是自取其辱的做法了。当然,如果是遇到一些涉及自身重大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危的家中纷争,就一定要争取外界力量的援助,这也是需要人仔细分辨灵活变通的。
【贾昌明家训故事·亲重于利】
因利害情便是儒学罪人
关于贾昌明的生平,史料中记载很少,但他的《诫子孙》一文却被收录其中,成为后世之人以文一观其人风貌的途径。贾吕明在《诫子孙》中处处以君子、读书人的本分要求子孙,再参考其平生履历,也可粗略窥见其人秉性厚德。
富贵之家的破败常常是起于利益纠葛,终于彼此反目,贾昌明身为国公,封爵已极,对此自然更有一番担心。也正是因此,他明确地告诉子孙,但凡是那些在家庭内部有了矛盾却在外大肆宣扬、互相攻击、败坏家门名声的人,即使口中喊得再大义凛然,心里说到底还是那些蝇营狗苟的利益小算盘,上不得台面。这种不肖子孙不仅是家门的不幸,同时也是儒学的罪人,*该遭到众人的唾弃。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