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干旱灾害风险及其管理

干旱灾害风险及其管理

作者:张强等著
出版社:气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3-01
开本: 32开 页数: 225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5.8(5.5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干旱灾害风险及其管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2965075
  • 条形码:9787502965075 ; 978-7-5029-650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干旱灾害风险及其管理 内容简介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干旱灾害正呈现出发生频率增加、影响范围扩大、灾害强度加重及风险不断加剧的新特征。近年来针对干旱灾害及其风险问题,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进展。本书围绕干旱灾害及其风险评估与管理,给出了干旱、干旱灾害和干旱灾损的特征及灾害传递特征,分析比较了各种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论述了干旱灾害风险、关键致灾因子、干旱灾害承灾体脆弱性和孕灾环境敏感性的特征,揭示了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及干旱灾害风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提出了农业干旱灾害风险防控技术及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措施。本书可供地理、生态、气象、水文、农业、经济等方面从事科研和业务的专业人员以及政府部门决策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干旱灾害风险及其管理 目录

前言第1章 干旱 1.1 干旱定义 1.2 干旱危害 1.3 干旱分类 1.4 干旱分布特征 1.5 干旱监测第2章 干旱灾损特征 2.1 干旱灾损的分布 2.2 干旱灾损评估 2.3 干旱灾损的变化特征第3章 干旱灾害传递链 3.1 干旱灾害传递特征 3.2 农业干旱灾害传递 3.3 干旱灾害链特征第4章 干旱灾害风险与风险评估 4.1 干旱灾害风险的内涵 4.2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4.3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第5章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5.1 基于风险因子的干旱灾害风险评估 5.2 基于灾害损失概率统计的风险评估 5.3 基于风险机理物理模型的风险评估 5.4 不同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对比 5.5 干旱灾害风险评估面临的科学问题和展望第6章 干旱灾害致灾因子 6.1 致灾因子综合表征指标 6.2 致灾因子指标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6.3 致灾因子累积效应及持续性特征 6.4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第7章 干旱灾害承灾体 7.1 承灾体暴露度 7.2 承灾体脆弱性第8章 干旱灾害孕灾环境 8.1 孕灾环境表征指标 8.2 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估第9章 我国干旱灾害风险分布特征 9.1 基于风险因子评估法的评估结果分析 9.2 基于灾情资料的概率统计的风险评估法的评估结果分析第10章 干旱灾害风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0.1 干旱灾害风险与气候变化 10.2 南方干旱灾害风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0.3 北方干旱灾害风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0.4 干旱灾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0.5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干旱灾害风险变化趋势第11章 农业干旱灾害及其风险防控技术 11.1 农业干旱及农业干旱灾害特征 11.2 农业干旱与干热风和热浪的关系 11.3 农业干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1.4 农业干旱灾害管理 11.5 农业干旱灾害风险防控技术第12章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措施 12.1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 12.2 干旱灾害风险综合防御对策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干旱灾害风险及其管理 作者简介

张强,男,甘肃靖远人,生于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现任甘肃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研究员,第十届甘肃省政协委员,兼任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兰州国际环境蠕变研究中心主任。人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和2016年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第五批优秀专家、甘肃省首届优秀科技工作者和2006年全国气象科技先进工作者,获首届邹竞蒙气象科技人才奖和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工作奖等荣誉。 主要从事干旱气象和陆面过程研究,在干旱防灾减灾技术和陆一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已先后主持完成包括同家“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12项国家级课题或项目;出版专著12部,发表论文453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6篇,被ScI收录论文91篇;发表的论著被引用3700多次,其中被SCI收录刊物引用657次,被引频次近年在我国气象领域连续名列前茅,获得国际学术界较高评价,产生了广泛学术影响;其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16项,促进了气象技术发展,为政府决策发挥了显著作用。在媒体发表科普文章29篇,促进了气象知识传播。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机制,发表科技管理类论文6篇。 研究方向:旱气候环境,陆向过程与大气边界层,大气污染。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