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作者:李礼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342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1.9(5.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213122
  • 条形码:9787303213122 ; 978-7-303-21312-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本书特色

媒体精英如何在近代中国生成,其间身份与思想经历了怎样的转型?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中,报人群体如何发展为与政权相离异的一股势力,从体制内“清议”,走向“抗议”?本书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关注近代中国精英如何使用报刊展开政治诉求,影响晚清政治进程,以及报刊抗议如何对城市民众形成示范和感染,激发和配合其他政治抗争行动,从而激发、塑造不满和怨恨,瓦解清廷的合法性,影响辛亥革命的到来。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内容简介

从戊戌维新前开始,中国知识精英借助报刊论政,将办报作为投身政治活动之起点或主要手段,这一历史现象在晚清尤为突出。这些建构舆论并逐步成为新兴意见领袖的报人,无疑是一种依托传媒的新式精英,这种“大众型”精英从世界范围看也是近代技术与社会结构变化之后的产物,而为古代所无。在中国,其出现较之西方更为晚近一些。那么这一角色在近代中国是如何生成的?他们如何从边缘走向中心,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政治思想和对报刊媒介的理解有着怎样的变化?报刊言论这种带有现代“社会自由”的表达方式,如何在一个对结社与言论皆有严格禁忌的国家获取合法性和发展空间?报人聚构而成的报界或舆论界,对晚清的政治改革与政治文化塑造产生了怎么的深刻影响?报刊舆论及其操作者在晚清的改革和革命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这些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目录

上篇 / 1
绪论 / 3
**章近代社会变迁与报人群体 / 13
第二章报馆和报人:形象与角色重塑 / 35
第三章媒体权力与精英报人的生成 / 61
第四章古典民意如何转向报刊舆论 / 85
第五章言论“抗议”的展开 / 118
第六章社会动员与“怨恨”的激发 / 159
下篇 / 183
第七章王韬:早期报人的意外崛起 / 185
第八章汪康年:传统精英的转身 / 208
第九章章炳麟:新报刊与“旧”革命 / 244
第十章梁启超:国家主义下的言论批判 / 280
结语 / 312
参考文献 / 322
后记 / 337
展开全部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相关资料

有一种知识分子,叫做媒体人。他的前世今生,让这本书给说清楚了。从清议到抗议,从士大夫到媒体人,有公共担当的知识分子就是这么走过来的。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甲午战后,新媒体迅速崛起,对中国政治发展变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部专著资料扎实详尽,叙事清晰条理,有思想有见解。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自由世界首先从思想与言论自由开始,晚清报人的兴起为中国步入这个新世界开启了一扇窗口, 本书的“历史追记”相当值得关注。
——高全喜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报纸是*早出现、也是中国引进*早的现代媒体,在清末中国社会现代性转型过程中,报人的作用不容低估。本书对现代报人的产生与发展,做了详实描述与深刻的分析。 ——雷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晚清是中国的大变革时代。报人群体的兴起,不惟改变这一群体的古代状态,而且在清议转向代表大众的公议进程中,催生了中国的“第四权力”。本著从社会变迁等相关角度,再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转变。 ——任剑涛 清华大学教授

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 作者简介

李礼,资深媒体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多家媒体主编、专栏作家。现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另编著出版有《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穿越百年:民国前传》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