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粤西八音研究 本书特色
广东、广西、海南省(区)各地广泛流行一种以吹奏、打击类乐民族民间乐器为主,演奏各类传统曲牌、清唱粤曲,粤俗统称“八音”,演奏该类乐曲的乐班称为“八音班”。作为乐种,广东*知名的是“广东音乐”,而“八音”在默默无闻,然乡村其活跃的程度则超过“广东音乐”。范晓君编著的《粤西八音研究》将粤西民间艺术“八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乐班、音乐、社会功能等进行研究。通过典型的个案分析,对“八音”的体裁、表演程式、音乐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对“八音”形成文化环境、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的分析,结合民族的性格习性、风俗习惯、审美趣味的考察,研究“八音”的社会功能和象征意义。
粤西八音研究 内容简介
《粤西八音研究》将粤西民间艺术八音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历史、班社及其音乐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粤西八音的历史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前八音时期、清代时期的粤西八音、民国时期的粤西八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粤西八音。八音班是演奏八音的班社,其规模有大有小,*少的仅4人,1支唢呐,锣、鼓、钹3件打击乐器,较大的有20多人。八音班分为三类:以纯粹演奏八音吹打乐为主的班社;除演奏八音吹打乐外,还保留清唱粤剧的班社;以演奏广东音乐和演唱粤曲为主,辅以演奏八音吹打乐的班社。粤西八音使用的乐器,*基础的编制是2支唢呐+4件打击乐器,这也是乡村八音*典型的乐班组合形式,根据需要也可以将本地的各种乐器都纳入进来。
粤西八音研究 目录
**节 粤西八音与八音班
第二节 粤西八音研究现状
**章 粤西八青史
**节 粤西八音的产生
第二节 粤西八音发展简史
第二章 粤西八音班社
**节 肇庆八音班
第二节 茂名八音班
第三节 云浮八音班
第四节 湛江八音班
第五节 阳江八音班
第三章 粤西八音音乐
**节 粤西八音音乐的乐器组合及其演奏
第二节 粤西八音曲目的来源
第三节 粤西八音音乐特点
第四节 四首《大开门》音乐分析
第四章 典型粤西八音曲目评介
结语
附录一 粤西八音研究论文
附录二 粤西八音研究照片
参考文献
后记
粤西八音研究 节选
《粤西八音研究》: 二清代时期的粤西八音 黎田、黄家齐在《粤乐》一书探讨粤乐形成的文化环境时曾提到八音班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喜庆向有演奏锣鼓吹打乐的习俗。道光初年(1821年)开始出现由乐工组成的职业八音班,因八音班通常由8名乐工组成,因而得名。早期八音班吸收演奏昆、弋戏曲牌子器乐曲和演唱西秦戏腔调,故也称为西秦班。同治后期,八音班开始逐步由演唱西秦腔调改为演唱本地的粤剧、粤曲腔调为主,兼唱木鱼和南音。此时的八音班成员有扩大为24人者,称为大八音班。”这是一个概括性的记载,大致说明了八音班的发展演变过程。其中,有一句话不能忽略,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喜庆向有演奏锣鼓吹打乐的习俗”,也就是说,在八音班出现之前,早已存在锣鼓吹打乐这种音乐形式。这种情况在一些零星的文献记载中也能证实。 《广东省志·风俗志》也记载了八音班:清光绪三年(1877年),仅广州就有20多个著名的班,除在城内演出外,还不时受雇到附近农村或城镇演出,称“走四乡”,对带动各地群众性音乐活动起到良好作用。20世纪20年代,女伶弹唱在城镇兴起,而八音班在农村继续盛行,广州近郊三元里就被誉为“八音锣鼓之乡”。 陶诚在《广东音乐文化研究》中也说:“清代道光(公元1821-1850)初年,广东小曲、八音班十分盛行。无论是戏曲伴奏、街头卖艺还是婚丧喜庆都要演奏它,这种乐队演奏的乐曲,叫做八音、‘行街音乐’或‘座堂乐’。徐坷著《清稗类钞》中称:‘八音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广州有之。’据清光绪三年(1877)的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达500多人,仅广州即有20多个八音班。以广州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出现看大戏的热潮。尤其是四邑、南海、番禺、顺德等白话区,戏棚处处可见,丝竹管弦处处可闻。男女老少为看一出大戏而感到自豪,以能唱几句粤剧、粤曲而感到骄傲,对能玩几段乐器的人们都投以羡慕的眼光。民间八音班、四吹或两吹、锣鼓柜及各种乐社比比皆是,每逢节日喜庆,庙堂神诞或红白二事,赛龙舟、醒狮、飘色等必大吹大擂、热闹一番。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广州副都统杏岑果尔敏在他的《广州土俗竹枝词》中这样描写道:‘拍板抓稳鼓乱敲,唱来个个嗓音高。摸渔歌儿龙船调,咧嘴扬头使劲嚎。”’ 《番禺县文化志》记载:“辛亥革命前,县内普遍出现八音班和锣鼓柜。民国以后,两者虽然是以演唱粤剧音乐为内容,但八音班以‘清唱粤剧’为主,他们不但要兼拉、兼唱、兼打,并且还兼唱生、旦、丑、净。而锣鼓柜则纯粹以乐器吹奏粤剧曲牌为主,成员都是业余性质。他们用一个四边配有柱子上张华盖的柜子,似轿子模样,前后四人抬着。全部成员化装成粤剧小武模样,边行边奏。除了敲击乐外,还要使用管弦乐。演奏有所分工,用小唢呐代表女声,大唢呐代表男声,一高一低,表现男女对唱。新中国成立前番南地区新造、石楼、石綦、钟村、大石、沙头等乡锣鼓柜十分普遍。仅沙湾所属四村,就有锣鼓柜近30个,每个锣鼓柜配备8人以上,每年三月三沙湾飘色、锣鼓柜就跟着巡游,打打唱唱,不够人用,就到外乡去请。后来八音班和锣鼓柜(合并),统一使用八音锣鼓柜的称谓。” 《佛山文化志》中说,八音是一种以丝竹配上粤剧锣鼓、演奏表现各种情绪的曲牌的吹打乐,表演时还有“钹花”的特技表演。八音班是职业性的民间音乐组织,受雇于仪仗店,艺人多在文会里、长生树、马廊等街内开设的仪仗店八音班中。 ……
粤西八音研究 作者简介
范晓君,男,湖北荆州人,肇庆学院音乐学院教授。曾就读武汉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擅长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出版专著3部、教材3部(合编),在各类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各类项目3项。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25.9¥39.8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2¥42.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说乐:65篇音乐杂文散文
¥16.4¥45 -
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气质:圆舞曲Op.354
¥4.5¥5 -
交响曲的声音
¥38.8¥88 -
老歌的发现
¥17.4¥48 -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39.2¥78 -
声乐教程-高级
¥15.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