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思想与方法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思想与方法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07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2.8(6.7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思想与方法 版权信息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思想与方法 本书特色

景楠所*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思想与方法》以传统和现代家具在设计原理上存在的共通性为视角,重点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结构、形式以及 “一体化设计”的整体观展开研究,从中提取出蕴含思想规律与方法本质的设计原理。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家具对传统设计原理所形成的从沿袭、迷茫到革新的传承演变方式。其目的是在补充传统家具现代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同时,利用传统设计原理的优势解决现代家具的实践难题。本书提出了针对传统家具现代化设计的系统研究模式、应用途径和评价方法,以及相关家具研究问的比较方法。结论表明,从思想和方法层面展开的设计传承是促进现代家具挣脱符号泥淖、满足多样化风格需求的有效途径。
本书面向的读者主要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家具理论研究者、企事业单位家具设计师、高校学生等。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思想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传统和现代家具在设计原理上存在的共通性为视角,重点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功能、结构、形式以及“一体化设计”的整体观展开研究,从中提取出蕴含思想规律与方法本质的设计原理。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思想和方法,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家具对传统设计原理形成的从沿袭、迷茫到革新的传承演变方式。目的是在补充传统家具现代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同时,利用传统设计原理的优势创新性地解决现代家具的实践难题。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创新的思想与方法 目录

1 绪论 1.1 来源 1.2 相关概念说明 1.2.1 原理和设计原理 1.2.2 关于设计原理的传承 1.2.3 基于传统和现代设计原理共通性的研究模式 1.2.4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设计原理概述 1.3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1 研究的背景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研究的目的 1.6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立 1.7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1.7.1 研究的主要框架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8 研究的方法上篇 溯源 2 传统家具的设计原理研究一:功能、结构和形式 2.1 传统家具功能中的设计原理 2.1.1 传统家具的人体工程学 2.1.2 传统家具的实用性功能 2.2 传统家具结构中的设计原理 2.2.1 兼顾力学与美学的榫卯工艺 2.2.2 传统家具的现代结构 2.3 传统家具形式中的设计原理 2.3.1 传统家具形式的关联设计 2.3.2 传统家具形式的现代美学 2.3.3 基于现代美学的官帽椅线型感性意象研究 2.4 小结 3 传统家具的设计原理研究二:“一体化设计”整体观 3.1 “一体化设计”整体观概述 3.2 家具源起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3.2.1 家具与建筑的同源性和同步性 3.2.2 建筑对家具发展的影响 3.3 从“矮型家具”到“高型家具”的“一体化设计” 3.3.1 “矮型家具”的发展 3.3.2 “高型家具”的发展 3.4 外来家具影响下的“一体化设计” 3.4.1 文化交流和外来家具 3.4.2 胡床的影响 3.4.3 绳床的影响 3.4.4 其他外来家具的影响 3.5 民间创新家具中的“一体化设计” 3.5.1 民间家具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3.5.2 民间家具的设计思想 3.5.3 民间家具的创新精神 3.6 小结中篇 流变 4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4.1 背景与概况: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萌芽 4.2 传统功能与现代空间 4.2.1 单体成套家具的使用灵活性 4.2.2 多功能组合家具的空间适应性 4.3 传统结构与板式工艺 4.3.1 覆面板结构 4.3.2 板式拆装结构 4.3.3 通用部件结构 4.3.4 折叠结构 4.4 传统形式的特征延续 4.4.1 传统线型和线脚的借鉴和应用 4.4.2 带有传统形式特征的脚架应用 4.4.3 其他传统形式特征的借鉴和应用 4.5 雏形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4.5.1 20世纪80年代的椅凳类 4.5.2 20世纪80年代的桌几类 4.5.3 20世纪80年代的柜架类 4.6 小结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5.1 传承背景与概况:传统的困境与现代的迷茫 5.2 传统功能与多样化需求 5.3 榫卯结构优势的弱化 5.4 传统形式的突破 5.5 成长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5.5.1 20世纪90年代的椅凳类 5.5.2 20世纪90年代的桌几类 5.5.3 20世纪90年代的柜架类 5.6 小结 6 21世纪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6.1 背景与概况:扎根传统的现代革新 6.2 传统功能介入现代情感 6.2.1 单体家具中的文化介入 6.2.2 多功能家具中的趣味体现 6.3 榫卯与现代结构的融合 6.4 传统形式的审美衍生 6.5 成熟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6.5.1 21世纪的椅凳类 6.5.2 21世纪的桌几类 6.5.3 21世纪的柜架类 6.6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原理传承的演变方式及比较 6.7 小结 7 “东西方家具”实例研究 7.1 “东西方家具”的品牌创建及发展概况 7.1.1 “东西方家具”品牌创建的背景 7.1.2 “东西方家具”的品牌文化 7.2 设计师和制作者的思想与理念 7.2.1 北欧设计师的功能主义 7.2.2 中国设计师对传承的探索 7.2.3 制作者对传统工艺的践行 7.3 “东西方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7.3.1 人体工程学和“朴实性”功能的集大成 7.3.2 榫卯与现代结构的优势互补 7.3.3 “简朴”与“简约”的形式融合 7.3.4 “东西方家具”的“一体化设计”整体观 7.3.5 基于设计评价的“东西方家具”感性意象研究 7.4 小结下篇 汇聚 8 相关家具研究的表意梳理 8.1 表意及其应用 8.2 “中国风”的表意解读 8.3 “中国风”的发展背景 8.3.1 欧洲审美趣味对“中国风”的影响 8.3.2 漆家具的输出对“中国风”的影响 8.4 “中国风”家具 8.4.1 巴洛克和洛可可的“中国风”家具 8.4.2 奇彭代尔的“中国风”家具 8.5 “中国主义”的表意解读 8.6 “中国主义”的发展背景 8.6.1 西方收藏热对“中国主义”的影响 8.6.2 硬木家具的输出对“中国主义”的影响 8.7 “中国主义”家具 8.7.1 北欧设计师的“中国主义”家具 8.7.2 其他西方设计师的“中国主义”家具 8.8 “新中式”的表意解读 8.9 “新中式”的发展背景 8.9.1 民族文化对“新中式”的影响 8.9.2 建筑发展对“新中式”的影响 8.10 “新中式”家具 8.11 “中国风”“中国主义”和“新中式” 8.12 其他相关家具研究的梳理 8.12.1 仿古设计和复古设计 8.12.2 中式新古典主义 8.12.3 调研与反思 8.13 小结 9 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附录 附录一 采访摘要 附录二 传统官帽椅线型的感性意象研究样本及线型元素分类 附录三 “东西方家具”代表性作品展示 附录四 “东西方家具”参与展览和设计项目一览表 附录五 “东西方家具”的感性意象研究样本注释参考文献图片来源表格来源致谢1 绪论 1.1 来源 1.2 相关概念说明 1.2.1 原理和设计原理 1.2.2 关于设计原理的传承 1.2.3 基于传统和现代设计原理共通性的研究模式 1.2.4 中国传统家具中的设计原理概述 1.3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1 研究的背景 1.3.2 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综述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综述 1.4.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1.5 研究的目的 1.6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确立 1.7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1.7.1 研究的主要框架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8 研究的方法 上篇 溯源 2 传统家具的设计原理研究一:功能、结构和形式 2.1 传统家具功能中的设计原理 2.1.1 传统家具的人体工程学 2.1.2 传统家具的实用性功能 2.2 传统家具结构中的设计原理 2.2.1 兼顾力学与美学的榫卯工艺 2.2.2 传统家具的现代结构 2.3 传统家具形式中的设计原理 2.3.1 传统家具形式的关联设计 2.3.2 传统家具形式的现代美学 2.3.3 基于现代美学的官帽椅线型感性意象研究 2.4 小结 3 传统家具的设计原理研究二:“一体化设计”整体观 3.1 “一体化设计”整体观概述 3.2 家具源起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3.2.1 家具与建筑的同源性和同步性 3.2.2 建筑对家具发展的影响 3.3 从“矮型家具”到“高型家具”的“一体化设计” 3.3.1 “矮型家具”的发展 3.3.2 “高型家具”的发展 3.4 外来家具影响下的“一体化设计” 3.4.1 文化交流和外来家具 3.4.2 胡床的影响 3.4.3 绳床的影响 3.4.4 其他外来家具的影响 3.5 民间创新家具中的“一体化设计” 3.5.1 民间家具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3.5.2 民间家具的设计思想 3.5.3 民间家具的创新精神 3.6 小结 中篇 流变 4 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4.1 背景与概况:传统的延续和现代的萌芽 4.2 传统功能与现代空间 4.2.1 单体成套家具的使用灵活性 4.2.2 多功能组合家具的空间适应性 4.3 传统结构与板式工艺 4.3.1 覆面板结构 4.3.2 板式拆装结构 4.3.3 通用部件结构 4.3.4 折叠结构 4.4 传统形式的特征延续 4.4.1 传统线型和线脚的借鉴和应用 4.4.2 带有传统形式特征的脚架应用 4.4.3 其他传统形式特征的借鉴和应用 4.5 雏形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4.5.1 20世纪80年代的椅凳类 4.5.2 20世纪80年代的桌几类 4.5.3 20世纪80年代的柜架类 4.6 小结 5 20世纪90年代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5.1 传承背景与概况:传统的困境与现代的迷茫 5.2 传统功能与多样化需求 5.3 榫卯结构优势的弱化 5.4 传统形式的突破 5.5 成长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5.5.1 20世纪90年代的椅凳类 5.5.2 20世纪90年代的桌几类 5.5.3 20世纪90年代的柜架类 5.6 小结 6 21世纪中国现代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6.1 背景与概况:扎根传统的现代革新 6.2 传统功能介入现代情感 6.2.1 单体家具中的文化介入 6.2.2 多功能家具中的趣味体现 6.3 榫卯与现代结构的融合 6.4 传统形式的审美衍生 6.5 成熟阶段的“一体化设计”成果 6.5.1 21世纪的椅凳类 6.5.2 21世纪的桌几类 6.5.3 21世纪的柜架类 6.6 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原理传承的演变方式及比较 6.7 小结 7 “东西方家具”实例研究 7.1 “东西方家具”的品牌创建及发展概况 7.1.1 “东西方家具”品牌创建的背景 7.1.2 “东西方家具”的品牌文化 7.2 设计师和制作者的思想与理念 7.2.1 北欧设计师的功能主义 7.2.2 中国设计师对传承的探索 7.2.3 制作者对传统工艺的践行 7.3 “东西方家具”与设计原理传承 7.3.1 人体工程学和“朴实性”功能的集大成 7.3.2 榫卯与现代结构的优势互补 7.3.3 “简朴”与“简约”的形式融合 7.3.4 “东西方家具”的“一体化设计”整体观 7.3.5 基于设计评价的“东西方家具”感性意象研究 7.4 小结 下篇 汇聚 8 相关家具研究的表意梳理 8.1 表意及其应用 8.2 “中国风”的表意解读 8.3 “中国风”的发展背景 8.3.1 欧洲审美趣味对“中国风”的影响 8.3.2 漆家具的输出对“中国风”的影响 8.4 “中国风”家具 8.4.1 巴洛克和洛可可的“中国风”家具 8.4.2 奇彭代尔的“中国风”家具 8.5 “中国主义”的表意解读 8.6 “中国主义”的发展背景 8.6.1 西方收藏热对“中国主义”的影响 8.6.2 硬木家具的输出对“中国主义”的影响 8.7 “中国主义”家具 8.7.1 北欧设计师的“中国主义”家具 8.7.2 其他西方设计师的“中国主义”家具 8.8 “新中式”的表意解读 8.9 “新中式”的发展背景 8.9.1 民族文化对“新中式”的影响 8.9.2 建筑发展对“新中式”的影响 8.10 “新中式”家具 8.11 “中国风”“中国主义”和“新中式” 8.12 其他相关家具研究的梳理 8.12.1 仿古设计和复古设计 8.12.2 中式新古典主义 8.12.3 调研与反思 8.13 小结 9 研究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的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 采访摘要 附录二 传统官帽椅线型的感性意象研究样本及线型元素分类 附录三 “东西方家具”代表性作品展示 附录四 “东西方家具”参与展览和设计项目一览表 附录五 “东西方家具”的感性意象研究样本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表格来源 致谢 信息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