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南省志(1978-2002)?铁路志
-
>
公路车宝典(ZINN的公路车维修与保养秘籍)
-
>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
>
基于个性化设计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
>
德国克虏伯与晚清火:贸易与仿制模式下的技术转移
-
>
花样百出:贵州少数民族图案填色
-
>
识木:全球220种木材图鉴
2016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5434920
- 条形码:9787115434920 ; 978-7-115-43492-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2016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四篇——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专题篇,以全局性视野,结合国内外工业发展环境,系统性地研究了2015年我国工业整体发展状况、工业及各行业发展特征,分析了当前工业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以及整体与各重点行业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本书可供工业系统各行业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各企业的相关人员,以及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学习参考。
2016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内容简介
权威机构,年度权威报告。 为您深度解读2015年全球及我国工业发展情况,同时展望“十三五”期间及2016年我国工业发展趋势,针对具体行业、不同区域、重要专题给出分析研判。 涵盖工业领域十大行业发展及《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京津冀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等热点。
2016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目录
**章 2015年全球工业发展总览 3
一、2015年全球工业发展概览 3
(一)全球制造业增长继续放缓 3
(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有所复苏 4
(三)世界贸易继续低位增长 5
(四)制造业技术创新愈发活跃 5
(五)各国加快抢占产业制高点 6
二、2016年全球工业发展趋势 7
(一)全球制造业继续低速增长 7
(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8
(三)全球需求仍将持续疲软 8
(四)全球贸易低增长局面应将持续 9
(五)智能装备产业需求快速增长 9综 合 篇
**章 2015年全球工业发展总览 3
一、2015年全球工业发展概览 3
(一)全球制造业增长继续放缓 3
(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有所复苏 4
(三)世界贸易继续低位增长 5
(四)制造业技术创新愈发活跃 5
(五)各国加快抢占产业制高点 6
二、2016年全球工业发展趋势 7
(一)全球制造业继续低速增长 7
(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8
(三)全球需求仍将持续疲软 8
(四)全球贸易低增长局面应将持续 9
(五)智能装备产业需求快速增长 9
三、全球工业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影响 10
(一)全球需求贸易疲软影响产品出口 10
(二)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加重工业通缩 11
(三)智能制造发展推动我国制造升级 11
第二章 2015年我国工业发展全景 12
一、2015年我国工业发展情况 12
(一)工业生产缓中趋稳 12
(二)质量效益稳中有进 18
(三)结构调整有序推进 20
(四)创新动力持续增强 22
(五)绿色发展初见成效 23
(六)两化融合深入发展 24
(七)“走出去”步伐加快 25
二、2015年工业政策出台情况 26
(一)发布《中国制造2025》,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26
(二)密集出台政策措施,推动稳增长调结构 27
(三)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助力企业创业创新 28
(四)继续开展工业强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29
(五)推动两化深度融合,以融合促工业创新 30
(六)重视集群集聚发展,京津冀取得实质进展 32
(七)依托“一带一路”,加快实施“走出去” 32
三、当前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39
(一)工业增长动能转换进程仍较慢 39
(二)产能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43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仍需加强 44
(四)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仍然不强 45
(五)工业文化亟须培育和建立 46
第三章 “十三五”及2016年我国工业发展展望 48
一、面临的形势 48
(一)世界经济格局仍然复杂多变 48
(二)国内经济发展继续“新常态” 48
二、趋势展望 49
(一)“十三五”发展趋势 49
(二)2016年发展预测 51
第四章 “十三五”及2016年工业发展重点 54
一、“十三五”工业发展重点 54
(一)全面提升工业基础能力 54
(二)持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 54
(三)促进制造智能化、绿色化 55
(四)深化制造与互联网融合 55
(五)积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 56
(六)扎实推进“双创”建设 57
二、2016年工业发展重点 58
(一)狠抓供给质量效率,保持工业平稳运行 58
(二)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加快传统产业升级 59
(三)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高端制造 60
(四)瞄准智能制造方向,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60
(五)大力扶持小微企业,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61
(六)加强统筹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62
第五章 加快促进工业健康发展 63
一、完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的体制机制 63
(一)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63
(二)树立质量为先的发展理念 64
(三)加快培育我国特色的工业文化 65
二、加快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市场环境 66
(一)全面开展国有企业改革 66
(二)优化民间资本投资环境 66
(三)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66
三、处理好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67
(一)继续加大有效投资 67
(二)提高投资效率 68
四、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工业转型发展的力度 68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68
(二)完善税收激励政策 68
(三)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 69
(四)积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 69
(五)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69
五、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70
(一)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 70
(二)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70
六、积极推动我国制造业的全球化布局 71
行 业 篇
**章 石油和化工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 “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75
一、201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回顾 75
(一)201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情况 75
(二)石油和化工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78
二、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79
(一)经济基本面良好和市场化改革为行业带来机遇 79
(二)行业进入新动力孕育和传统动力减弱并存的转型阶段 80
(三)市场需求增速下降,国际油价在较低价位震荡 80
(四)结构性矛盾凸显,科技创新瓶颈制约日益增强 81
(五)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社会诉求日益提高 82
(六)要素成本上升较快,国际竞争更趋激烈 82
(七)新业态和新技术的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83
三、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84
(一)提高石油天然气保障能力 84
(二)优化石化产业结构 84
(三)促进传统化工行业提升优化 85
(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86
(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87
(六)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87
(七)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 88
第二章 钢铁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 “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89
一、2015年钢铁行业发展回顾 89
(一)2015年钢铁行业发展情况 89
(二)钢铁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91
二、钢铁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92
(一)我国钢生产和消费进入平台区 92
(二)行业由规模扩张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93
(三)消费升级给钢铁工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93
三、钢铁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93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93
(二)着力解决铁矿石供需平衡问题 95
(三)坚持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方向 95
(四)加快推进企业发展方式转变 96
第三章 有色金属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98
一、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回顾 98
(一)2015年有色金属行业发展情况 98
(二)有色金属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01
二、有色金属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103
(一)有色金属出口面临“多重挤压” 103
(二)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创新机遇 104
(三)行业增长较“十二五”有所放缓 104
(四)新兴产业发展增加高端精深加工材料需求 104
三、有色金属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104
(一)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104
(二)强化创新引领作用 105
(三)推进有色金属扩大应用 106
(四)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107
(五)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107
(六)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108
第四章 建材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109
一、2015年建材行业发展回顾 109
(一)2015年建材行业发展情况 109
(二)建材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13
二、建材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114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行业扩大需求、提升行业发展
注入活力 115
(二)“新四化”建设为行业发展开辟巨大的市场空间 115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
深加工制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115
(四)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的发展为行业带来较大的市场空间 115
(五)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将带动建材产品在特种工程领域的应用 116
(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建材行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
生产服务型转变 116
(七)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拓展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市场空间 116
(八)资源、能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对建材行业绿色发展提出
更高要求 116
三、建材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117
(一)优化产业结构 117
(二)培育发展建材新兴产业 118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118
(四)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118
(五)推进绿色发展 119
(六)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建材智能制造水平 120
(七)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121
第五章 机械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123
一、2015年机械行业发展回顾 123
(一)2015年机械行业发展情况 123
(二)机械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34
二、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138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博弈竞争更趋激烈 138
(二)国内需求潜力巨大,产业发展空间广阔 139
(三)发展方式面临转型,产业升级责任重大 139
三、机械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139
(一)强基固本,奠定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139
(二)锤炼重器,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水平 140
(三)助推智造,加快智能制造装备研制 140
(四)服务民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40
(五)绿色低碳,加快机械工业绿色转型 141
第六章 汽车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142
一、2015年汽车行业发展回顾 142
(一)2015年汽车行业发展情况 142
(二)汽车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52
二、汽车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154
(一)国内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154
(二)汽车市场向中西部转移 155
(三)运输结构优化助推商用车发展 155
(四)行业竞争压力日益加剧 156
(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升级 156
(六)汽车管理改革,改善市场环境 156
(七)国企改革加速,做强优势企业 157
(八)《中国制造2025》发布,助推创新驱动 157
(九)合作多样化,把握新机遇 158
(十)适应新常态,建设和谐汽车社会 159
三、汽车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161
(一)大力发展国产品牌 161
(二)推动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161
(三)实施创新驱动 162
(四)推进“两化”融合 163
(五)坚持国际化发展 163
(六)深化管理改革 164
(七)打造国际水平供应链 164
(八)跨产业协同发展 165
第七章 纺织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166
一、2015年纺织行业发展回顾 166
(一)2015年纺织行业发展情况 166
(二)纺织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68
二、纺织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171
(一)内外市场仍有新空间 171
(二)全球产业重构新格局 171
(三)科技创新催生新变革 172
(四)生态文明提出新要求 173
三、纺织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173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73
(二)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174
(三)加强绿色发展 174
(四)提升跨国资源配置能力 174
(五)更好地发挥民生作用 175
第八章 轻工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176
一、2015年轻工业发展回顾 176
(一)2015年轻工业发展情况 176
(二)轻工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80
二、轻工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181
(一)消费升级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 181
(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助力产业升级 182
(三)国家三大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82
(四)轻工业转型升级任务紧迫 182
三、轻工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182
(一)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推动迈向轻工强国 182
(二)强化创新引领作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182
(三)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183
(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确保消费安全 183
(五)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全面推广绿色制造 184
(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增强轻工基础能力 184
(七)统筹国内国际市场,提高企业“走出去”水平 184
第九章 医药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185
一、2015年医药行业发展回顾 185
(一)2015年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185
(二)医药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98
二、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200
(一)医药工业战略地位凸显 200
(二)医改进一步深化 201
(三)注册监管制度改革加快 201
(四)产品准入政策调整 201
(五)环保监管加强 202
(六)“互联网+”概念影响医药行业 202
(七)合规营销渐成常态 202
(八)医疗服务业带动需求增长 203
(九)行业标准不断提升 203
(十)医院终端市场增长放缓 204
三、医药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204
(一)增强产业创新能力 204
(二)提高质量安全水平 204
(三)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204
(四)推动绿色改造升级 205
(五)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205
(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205
(七)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205
(八)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 205
第十章 电子信息行业2015年发展回顾及“十三五”发展形势与建议 206
一、2015年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回顾 206
(一)2015年电子信息行业发展情况 206
(二)电子信息行业当前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209
二、电子信息行业“十三五”发展形势 210
(一)技术变革加快,为行业创造新的竞合空间 210
(二)政策密集出台,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211
(三)经济社会转型,对行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211
(四)国际竞争加剧,给行业发展带来诸多挑战 212
三、电子信息行业“十三五”发展建议 212
(一)加强重点领域产品攻关 212
(二)增强技术体系化创新能力 216
(三)形成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 217
(四)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发展 217
(五)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217
(六)提高产业绿色发展能力 218
(七)全面提升国际化发展层次和国际话语权 218
区 域 篇
**章 我国工业布局总体情况, 221
一、布局现状 221
(一)我国41大类工业行业在全国布局情况 221
(二)我国31个省各省主导产业情况 223
二、存在的问题 225
(一)我国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 225
(二)当前我国工业产业转移效果仍不明显 225
(三)作为多数省份的主导产业基本都是产能过剩行业 225
(四)新兴产业仍有趋同趋势,亟须开展宏观指导 225
三、相关建议 226
(一)产业布局需宏观规划,新兴与传统行业应差异化指导 226
(二)我国应形成宏观均衡、省市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 226
(三)重视产业集聚区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 226
(四)明确产业政策调控领域,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227
(五)加强产业基础大数据平台建设 227
第二章 长江经济带地区产业布局情况 228
一、布局现状 229
(一)依据资源优势形成产业合理布局 229
(二)产业集聚化推进沿江产业快速发展 232
(三)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保持较高水平 233
二、存在的问题 234
(一)发展特色不明显,产业结构同质化 234
(二)产业关联度低,缺乏辐射优势 234
(三)布局规划滞后,协调联动不足 235
三、相关建议 235
(一)加大产业整合力度,避免重复建设 235
(二)立足特色优势,提升产业关联度 235
(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构建开放型经济 236
(四)注重整体规划,坚持统一协调 236
第三章 京津冀产业布局情况 237
一、布局现状 237
(一)整体产业分布 237
(二)重点产业园区分布 239
(三)《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分布 240
二、存在的问题 244
(一)北京市工业小而不精 244
(二)天津市主要产业分布过于集中 244
(三)河北省主要产业分布较为分散 244
(四)京津冀产业协作效果差 244
三、相关建议 245
(一)从京津冀整体出发布局产业 245
(二)聚焦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提升弱势环节 245
(三)促进产业分散与集中协调发展 245
第四章 《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布局情况 246
一、布局现状 246
(一)四大板块重点领域分布情况 246
(二)各领域分布情况 247
二、存在的问题 261
(一)各地规划存在盲目性和趋同性 261
(二)各领域优势区域分布不平衡 262
(三)各产业之间缺少联系和协同 262
三、相关建议 262
(一)落实国家战略,加强顶层设计 262
(二)引导错位发展,注重区域协同 263
(三)依托平台支撑,引导要素集聚 263
第五章 2016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发展报告 264
一、总体框架 264
(一)突出五大理念 264
(二)壮大三大支柱 265
(三)创新评价方法 267
二、纵向比较 268
(一)东部及资源型县域上升较快,辽宁下降幅度较大 272
(二)东部撤县设区加快,东北县域工业发展形势严峻 274
(三)苏鲁浙三省县域贡献大,中西部追赶步伐正加快 275
(四)规模指标继续扩大,工业及利润增速显著放缓 276
三、横向比较 277
(一)基础条件影响力*强,县域仍处于规模发展阶段 277
(二)分布以发达经济圈为主,长江经济带发展潜力大 278
(三)工业强县(市)创新能力强,苏浙引领县域创新 278
(四)资源型地区发展活力不足,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 280
(五)主导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滞后 281
四、板块分析 282
(一)东部继续领跑工业百强,苏鲁浙领先优势显著 282
(二)中西部增长快、活力弱,西部百强均为资源型城市 283
(三)东北地区百强入围较少,运行绩效问题凸显 284
五、政策建议 285
(一)数据先行,推动县域工业经济分享大数据红利 285
(二)创新驱动,加快补齐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短板 285
(三)平台部署,推动建立各具特色的县域商业生态系统 286
(四)联动发展,加快推进县域工业融入区域经济圈 286
附录 2016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 287
专 题 篇
专题一 中国制造+互联网 295
专稿一 “互联网+”制造的态势、趋势及建议 295
一、我国“互联网+”制造的整体发展态势及特点 295
(一)新型研发组织方式集聚众智提升效率 295
(二)创新制造模式助力网络化智能化生产 296
(三)协同式供应链促进各环节高效无缝对接 296
(四)需求端泛在连接实现全流程用户参与 296
(五)融合型服务延伸企业价值创造链条 297
二、我国“互联网+”制造的区域、行业、企业发展格局及走向 297
(一)“3+4+N”的区域格局将逐渐形成 297
(二)多领域梯次渗透的融合态势将逐步显现 299
(三)跨界融合型企业主体加快成长 300
三、推进我国“互联网+”制造的相关建议 300
(一)政府指引:强化战略引导,营造制度环境 301
(二)企业主导:把握融合态势,确定转型策略 301
(三)行业助推:打造跨界平台,促进协同发展 301
专稿二 探索融合路径,加快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 303
一、“五结合”是互联网与制造融合发展的突出特征 303
(一)“互联网思维与经营理念”相结合 303
(二)“创始人团队与长期战略”相结合 304
(三)“创业者心态与行业经验”相结合 304
(四)“生态系统建设与研发掌控”相结合 304
(五)“核心产品打造与梯度扩散”相结合 304
二、系统推进产品、理念、团队、组织和品牌融合 305
(一)以产品融合为载体,推动全面合作 305
(二)以理念融合为核心,推动思维转变 305
(三)以团队融合为保障,激发创新活力 306
(四)以组织融合为形式,打造生态系统 306
(五)以品牌融合为形象,打造一流品牌 306
三、加快探索推进深度融合的“政企合作”新方式 307
(一)学习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政策效率 307
(二)聚焦核心技术和精品研发,创新质量和品牌培育 307
(三)发挥平台企业主体作用,创新融合服务平台建设运营 307
(四)创新公私合作(PPP)模式,优化政府资金使用 308
专题二 工业互联网 309
专稿三 美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发展近况及启示 309
一、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特征 309
二、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新情况 310
(一)智能工具:以人机互动提高生产过程的准确率 310
(二)运营管理:确保资源高效管理和优化配置调度 311
(三)智能产品远程服务:以互联网技术支撑产品全生命周期
增值服务 312
(四)生产线综合运维:通过数据分析与实时控制技术实现生产系统的
统筹维护与优化 312
(五)安全生产保障系统:以智能感知与传输技术保障人身与
财产安全 313
三、推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建议 314
(一)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由企业主导融合创新发展 314
(二)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带动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渗透 314
(三)以环境打造为重点,培育健康有序的工业互联网发展生态 315
专稿四 制定工业互联网频率规划,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 316
一、工业互联网对通信网络提出了新要求 316
二、频率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要资源 317
(一)无线网络应用于工业互联网具有明显优势 317
(二)无线网络应用于工业领域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317
(三)现有的频率资源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的多样化需求 318
三、部分国家已考虑工业互联网频率使用问题 318
(一)业界已制定了工业无线技术的部分标准 318
(二)欧盟研究了工业无线技术的频率需求和候选频段 319
(三)国外运营商利用移动通信频率服务工业互联网 319
四、我国工业互联网频率规划和使用建议 319
(一)研究制定我国工业互联网频率规划 319
(二)规范工厂内ISM频率使用 320
(三)利用5G解决工业互联网通信部分需求 320
专稿五 加快工业数据平台布局,抢占智能制造生态制高点 321
一、工业数据平台的内涵和作用 321
(一)工业数据平台的本质是智能制造体系各层级数据的贯通聚合 321
(二)工业数据平台在智能制造生产中将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322
二、工业数据平台在国外的发展形势 323
(一)领先企业已开始布局工业数据平台并应用于产业实践 323
(二)基于工业数据平台的智能制造生态构建初见规模 324
三、我国工业数据平台的发展基础与现状 324
四、我国工业数据平台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25
(一)国内工业数据平台产品仍存在较多问题 325
(二)我国产业界发展工业数据平台面临复杂挑战 326
五、对发展我国工业数据平台的建议 327
(一)引导工业企业关注工业数据平台,推动基于平台的
智能化应用 327
(二)加强工业数据平台关键技术突破,鼓励综合性解决方案
产业化 327
(三)以标准为牵引,推进工业数据平台标准统一 327
(四)以联合体为主体,推动工业数据平台自主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327
专稿六 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法律政策建议 329
一、工业互联网开启新一轮产业革命 329
(一)工业互联网重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 329
(二)工业互联网面临的挑战和风险 330
(三)世界经济论坛的政策建议 330
二、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四大挑战 331
(一)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331
(二)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安全亟需法律保障 332
(三)工业互联网对网络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 332
(四)工业互联网要求创新传统工业时代管理制度 333
三、对我国的启示和建议 333
(一)加强对工业互联网法律支持的总体考虑 334
(二)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立法,强化网络安全监管的制度保障 334
(三)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支撑能力 335
(四)制定工业大数据管理规则,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335
专题三 区域发展经验 336
专稿七 美国实施先进制造的新态势、新举措及启示 336
一、美国先进制造发展的新态势 336
(一)关键支撑技术持续快速系统创新,引领全球先进制造
发展方向 336
(二)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快速、创新密集,领导力和竞争力
优势突出 337
(三)经济增长复苏、效益好转、就业和国际贸易状况改善,
先进制造业的战略作用逐步显现 338
二、美国政府推动先进制造的新举措 338
(一)加强系统性、基础性、前瞻性布局 339
(二)持续系统推进战略更新和实施 339
(三)建立高效的推进机制 340
三、对不断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相关建议 341
(一)突出前瞻性 341
(二)突出基础性 341
(三)突出协同性 342
(四)突出持续性 342
(五)突出执行力 342
专稿八 日本产业布局调整特点、做法及启示 343
一、基本特点 343
二、主要做法 344
三、几点启示 345
专稿九 日本中部经济圈发展经验及启示 347
一、基本特征 347
二、主要经验 349
三、几点启示 350
附录 2015年工业领域大事记 352
后记 353信息
2016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 作者简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前身为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始建于1957年),1994年正式组院,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是国家在信息通信领域(ICT)最重要的支撑单位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政策领域的主要依托单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始终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秉持“政府智库 行业平台”的职责定位,以倾力服务国家信息化和信息通信业发展为己任,把握技术产业融合变革的历史机遇,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着力构建以通信业为基石、以互联网为主线、涵盖信息通信产业和信息化发展主要环节、辐射综合政策领域的研究体系和业务优势,努力成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家权威智库和国际知名研究机构。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3.0¥32.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2.7¥39.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烟与镜
烟与镜
¥14.4¥48.0
-
4.23文创礼盒A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4.23文创礼盒B款--“作家言我精神状态”
¥42.3¥206 -
一句顶一万句 (印签版)
¥40.4¥68 -
百年书评史散论
¥14.9¥38 -
1980年代:小说六记
¥52.8¥69 -
中图网经典初版本封面-“老人与海”冰箱贴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