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塞涅卡全集(1-4册)
-
>
(精装)古典名著普及文库:增广贤文·弟子规·孝经
-
>
道德经全集(全四册)
-
>
后汉书
-
>
(精)奎文萃珍:考工记图
-
>
四书五经(全4册)
-
>
奎文萃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精装)
传习录 本书特色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王阳明是*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心学思想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可谓“酱缸文化”的*后一剂解药。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先生预言,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言心学者必能任事,阳明辈是也。大儒能用兵者,惟阳明一人而已。 ——康有为 王阳明的《传习录》是“中国人所必读的书”之一。 ——钱穆 一生俯首拜阳明。 ——东乡平八郎(日本近代著名的军事家) 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廖若晨星。三国时代曹操、诸葛亮都能打仗,文才也好,但在文化的综合创建上毕竟未能俯视历史;身为文化大师而又善于领兵打仗的有谁呢?宋代的辛弃疾算得上一个,但总还不能说他是杰出的军事家。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 ——余秋雨
传习录 内容简介
《传习录》是一部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 《传习录》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为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为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对原作进行了精心加工,配以注释及译文,并辅以精美插图,使全书更具立体感。
传习录 目录
卷上
徐爱录
陆澄录
薛侃录
卷中
钱德洪序
答顾东桥书
启问道通书
答陆原静书
答欧阳崇一
答罗整庵少宰书
答聂文蔚
二
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教约
卷下
陈九川录
黄直录
黄修易录
黄省曾录
黄以方录
钱德洪跋
传习录 节选
薛侃录 薛侃(?—1545年),字尚谦,号中离,广东揭扬人。王阳明的学生,力倡阳明心学。进士,后困上疏获罪下狱。见《明儒学案》卷三十。 【原文】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著落。若只死死守著,恐于工夫上又发病。” 【译文】 薛侃问:“秉持志向犹如心痛一般,一心只在痛上,哪里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 先生说:“求学者开始学时,如此下功夫也行,但须明白‘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本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守志向,在工夫上大概又会发生问题。” 【评析】 “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引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说,进进出出没有时间的限制,也不知道它的方向在哪里。这是指人的心说的。人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活物,思维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息过。思维的内容、方式、次序都不受限制,只有将心念功夫落实在志向上才算得学者真正的操守。 【原文】 侃问:“专涵养而不务讲求,将认欲作理,则如之何?” 先生曰:“人须是知学。讲求只是涵养,不讲求只是涵养之志不切。” 曰:“何谓知学?” 曰:“且道为何而学?学个甚?” 曰:“尝闻先生教,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即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心地无私意。” 曰:“如此则只须克去私意便是,又愁甚理欲不明?” 曰:“正恐这些私意认不真。” 曰:“总是志未切。志切,目视、耳听皆在此,安有认不真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假外求。讲求亦只是体当自心所见,不成去心外别有个见。” 【译文】 薛侃问:“只重视德行的涵养而不关心学问上的讲论,把人欲认作天理,该怎么办?” 先生说:“人应当先懂得求学。求学讲论只是为了涵养德行。不求学讲论,只是因为涵养的志向不够真切。” 又问:“什么叫懂得求学?” 先生说:“姑且先说说为什么而学?学习什么?” 薛侃说:“曾听您说,学是学存天理。心之本体就是天理,体认天理,只要自己心中没有私意就行。” 先生说:“既然如此,你只要克去私意就够了。还担心什么天理和人欲不能明辨呢?”薛侃说:“正是担心这些私意不能认清。” 先生说:“仍是你的志向不真切的问题。志向真切,眼睛看的、耳朵听的全在此处,哪有认不清的道理?‘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需向外界寻求,求学讲论也只是体会自己心中所发现的,不必再去心外另找他见。” 【评析】 涵养德行的培养必须通过求学讲论,而求学讲论又主要在与志向的明确与真切上。志向真切,求学也真切,涵养也真切。这个真切功夫不在心外,而在于自己心中的体会和揣摩。 ……
传习录 作者简介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他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二程、朱、陆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均载于《大学问》一文中。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对儒学的发展贡献尤为卓著。他创立了以“良知”为本体,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致良知”为实践目标,而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阳明心学”,其学说影响,不仅及于中国,而且波及日、韩等东亚国家,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8.1¥42.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山海经
山海经
¥20.4¥68.0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诗经-先民的歌唱
¥17.1¥39.8 -
徐中舒先秦史讲义-名师讲义
¥12¥28 -
孙子兵法
¥14.7¥39.8 -
清末民初文獻叢刊:中国戏曲概论
¥18¥42 -
素书
¥11.9¥36 -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苏东坡词集
¥7.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