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2262806
- 条形码:9787122262806 ; 978-7-122-26280-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无机化学-第二版 本书特色
《无机化学》第2版是按照应用技术型高校无机化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理论部分以“必须”、“通俗易理解”、“够用”、“应用”为原则,讲解原理较多应用通俗的课堂语言和生产实例;元素部分突出典型和通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以及部分产品的生产工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产意识、经济意识、生产安全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及环境保护意识。《无机化学》第2版共分13章,基本原理和重要规律有: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些原理具体应用的酸碱平衡和溶解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等;物质结构部分分为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两章;元素部分有非金属两章和金属各三章。《无机化学》第2版可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化工、材料、轻工、医药、生物类无机化学或基础化学教材,也可作为其他高校非化学专业教材,并可供相关工厂、企业技术人员及自学者参考。
无机化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无机化学》第2版是按照应用技术型高校无机化学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理论部分以“必须”、“通俗易理解”、“够用”、“应用”为原则,讲解原理较多应用通俗的课堂语言和生产实例;元素部分突出典型和通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以及部分产品的生产工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产意识、经济意识、生产安全意识、合理利用资源及环境保护意识。
《无机化学》第2版共分13章,基本原理和重要规律有:物质及其变化、化学热力学及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这些原理具体应用的酸碱平衡和溶解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等;物质结构部分分为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晶体两章;元素部分有非金属两章和金属各三章。
《无机化学》第2版可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化工、材料、轻工、医药、生物类无机化学或基础化学教材,也可作为其他高校非化学专业教材,并可供相关工厂、企业技术人员及自学者参考。
无机化学-第二版 目录
绪论10.1化学的研究对象10.2化学发展简史10.3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50.4化学学科的体系60.5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6【阅读资料】我国*早的化学研究机构7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81.1一些化学的基本概念81.1.1物质的组成81.1.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81.2气体及其分压定律91.2.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91.2.2气体分压定律101.2.3气体的扩散定律121.3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131.3.1应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131.3.2化学计量数与反应进度14【阅读资料】生物芯片和生物计算机15思考题16习题17第2章化学热力学初步192.1基本概念192.1.1系统与环境、组分与相192.1.2状态与状态函数202.1.3热力学能212.1.4热和功212.1.5过程与途径212.1.6热力学**定律222.2热化学232.2.1化学反应热与焓变232.2.2化学反应热的计算252.3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292.3.1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断292.3.2吉布斯自由能变与化学反应的方向302.3.3吉布斯自由能变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35【阅读资料】新世纪的绿色能源40思考题41习题42第3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453.1化学反应速率453.1.1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453.1.2反应速率理论463.1.3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483.1.4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513.1.5催化剂与反应速率的关系533.1.6其他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563.2化学平衡563.2.1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563.2.2化学平衡的特点573.2.3经验平衡常数573.2.4标准平衡常数573.2.5平衡常数的推导583.2.6平衡常数的意义593.2.7k与δrgm的关系593.2.8多重平衡规则603.3化学平衡的移动603.3.1浓度对平衡的影响603.3.2压力改变对平衡的影响613.3.3温度改变对平衡的影响623.3.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33.3.5平衡移动原理——吕·查德里原理633.4有关化学平衡及其移动的计算643.4.1平衡常数的求得643.4.2平衡转化率643.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66【阅读资料】光合作用及其应用68思考题69习题71第4章酸碱平衡和溶解沉淀平衡744.1电解质的分类及其解离744.1.1电解质的分类744.1.2酸碱的分类754.1.3复分解反应的实质754.1.4强电解质溶液简述764.2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764.2.1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764.2.2多元弱电解质的解离794.2.3水的解离和溶液的ph值814.3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834.3.1同离子效应834.3.2缓冲溶液844.4盐类的水解894.4.1各类盐的水解904.4.2影响水解平衡的因素934.4.3盐类水解的应用934.5酸碱质子理论944.5.1酸碱的定义944.5.2酸碱共轭关系944.5.3酸碱的强弱954.5.4酸碱反应954.6沉淀溶解平衡964.6.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964.6.2溶度积规律及其应用984.6.3沉淀的溶解和转化104【阅读资料】室温离子液体——绿色替代溶剂107思考题108习题109第5章氧化还原反应1125.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125.1.1氧化数1125.1.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1135.2原电池与电极电势1155.2.1原电池1155.2.2原电池的组成1165.2.3原电池的符号1175.3电极电势1185.3.1电极电势的产生1185.3.2标准电极电势1185.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1215.4.1nernst方程式1215.4.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1225.4.3实际电对物质不为标准态时的标准电极电势1245.5电极电势的应用1255.5.1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1255.5.2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进行或方向1265.5.3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1275.5.4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选择1285.5.5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285.5.6计算一系列平衡常数1295.6元素电势图1305.6.1元素标准电势图1305.6.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1305.7化学电源与电解1325.7.1化学电源1325.7.2电解过程简介135【阅读资料】电化学电容器——新型储能装置137思考题138习题139第6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426.1玻尔理论与微观粒子特性1426.1.1光谱及氢原子光谱1426.1.2玻尔理论1436.1.3玻尔理论的成功和缺陷1446.1.4微观粒子的特性1446.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描述1466.2.1薛定谔方程1466.2.2波函数、原子轨道和电子云1466.2.3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1506.3核外电子排布1536.3.1多电子原子的能级1536.3.2核外电子排布原则与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1546.3.3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的关系1576.4原子结构和元素某些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586.4.1有效核电荷1596.4.2原子半径1596.4.3电离能(i)1606.4.4电子亲和能(y)1616.4.5电负性(x)1626.4.6金属性和非金属性163【阅读资料】微观物质的深层次剖示163思考题164习题165第7章分子结构和晶体1677.1离子键1677.1.1离子键的形成1677.1.2离子键的特点1677.1.3离子的特征1687.2共价键1697.2.1路易斯理论1697.2.2现代价键理论1697.2.3共价键的形成1697.2.4共价键理论要点1707.2.5共价键的特征1707.2.6共价键的类型1717.2.7几个重要的键参数1727.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介1747.3.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1757.3.2推断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的步骤1757.4杂化轨道理论1767.4.1价键理论的局限性1767.4.2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1777.4.3杂化类型与分子几何构型1777.5分子轨道理论1797.5.1分子轨道理论基本要点1797.5.2形成分子轨道的原则1797.5.3分子轨道的能级1817.5.4分子轨道中电子填充的原理1817.5.5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实例1827.6金属键和键性过渡1837.6.1金属键理论1837.6.2键型过渡1847.7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1847.7.1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1857.7.2分子间作用力1867.7.3范德华力与物理性质的关系1877.7.4氢键1887.8晶体结构1907.8.1晶体的概念1907.8.2晶体的基本类型1907.8.3离子晶体1917.8.4原子晶体1927.8.5分子晶体1927.8.6金属晶体1927.8.7混合型晶体1937.8.8离子极化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937.8.9其他一些固体物质195【阅读资料】软物质196思考题198习题199第8章配位化合物2018.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2018.1.1配位化合物的定义2018.1.2配合物的组成2018.1.3配位化合物的命名2038.2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2048.2.1配合物的价键理论2048.2.2外轨型配位化合物和内轨型配位化合物2068.2.3价键理论的应用2078.2.4晶体场理论2078.2.5螯合物2138.3配位平衡2138.3.1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与稳定常数2138.3.2稳定常数的应用2148.4配位化学的制备和应用2178.4.1配合物的制备2178.4.2配位化合物的应用218【阅读资料】我国配位化学进展220思考题221习题223第9章非金属元素(一)氢稀有气体卤素2259.1氢2259.1.1氢的性质2259.1.2氢气的制备2269.1.3氢的用途2269.2稀有气体2269.2.1稀有气体的存在与制备2279.2.2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2279.2.3重要稀有气体化合物2289.3卤族元素2289.3.1在自然界中的存在2289.3.2卤素的通性2299.3.3卤素单质2309.3.4卤素的氢化物2349.3.5卤化物2369.3.6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2389.4拟卤素2409.4.1拟卤素与卤素性质的对比2409.4.2含氰废水的处理2419.5分子型氢化物的结构及其性质变化的规律性2429.5.1分子结构2429.5.2热稳定性2429.5.3还原性2429.5.4水溶液性质242【阅读资料】碘在人体中的作用244思考题245习题245第10章非金属元素(二)氧硫氮磷碳硅硼24710.1氧24710.1.1氧族元素的通性24710.1.2氧及其化合物24710.2硫及其化合物25110.2.1单质硫25110.2.2硫化氢和硫化物25210.2.3硫的含氧化合物和含氧酸25510.2.4硫的含氧酸盐25710.3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26110.3.1氮族元素通性26110.3.2氮气26110.3.3氨和铵盐26210.3.4氮的含氧化合物26410.3.5含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26910.3.6磷及其化合物26910.4碳、硅、硼及其化合物27310.4.1碳及其化合物27410.4.2硅的化合物27810.4.3硼的化合物280【阅读资料】一氧化氮——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282思考题283习题284第11章主族金属元素(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28611.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28611.2s区元素的单质28711.2.1物理性质28711.2.2化学性质28711.2.3单质的制备28811.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28811.4氢氧化物28911.5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29111.6硬水软化和纯水制备29411.7r—o—h规则295【阅读资料】膜分离技术297思考题298习题299第12章主族金属元素(二)铝锡铅砷锑铋30012.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30012.1.1单质铝30012.1.2氧化铝和氢氧化铝30112.1.3铝盐30212.2锡、铅及其重要化合物30312.2.1锡、铅的单质30312.2.2锡、铅的氧化物及其水化物30412.2.3锡、铅的盐类及其水解30512.2.4含铅废水的处理30612.3砷、锑、铋及其化合物30612.3.1砷、锑、铋的单质30612.3.2氢化物30612.3.3氧化物及其水合物30712.3.4含砷废水的处理308【阅读资料】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08思考题310习题311第13章过渡金属元素31313.1过渡元素的通性31313.1.1过渡元素原子结构特征31313.1.2氧化态31313.1.3单质的物理性质31413.1.4单质的化学性质31413.1.5配位性31413.1.6离子的颜色31413.1.7磁性及催化性31513.2钛和钛的重要化合物31513.2.1单质钛31513.2.2钛的化合物31613.3铬和铬的重要化合物31713.3.1铬单质31713.3.2铬(ⅲ)的化合物31713.3.3铬(ⅵ)的化合物31913.3.4含铬废水的处理32013.4锰及其化合物32113.4.1金属锰32113.4.2mn(ⅱ)的化合物32213.4.3mn(ⅳ)的化合物32313.4.4mn(ⅶ)的化合物32313.5铁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32413.5.1铁系元素的单质32413.5.2铁系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32513.5.3铁、钴、镍的盐类32613.5.4铁系元素的配位化合物32813.6铜副族元素32913.6.1铜副族元素的单质32913.6.2铜的重要化合物33013.6.3银的重要化合物33313.7锌副族元素33413.7.1锌副族元素的单质33413.7.2锌、镉的重要化合物33513.7.3汞的重要化合物33613.7.4锌副族元素的配合物33713.7.5含镉和含汞废水的处理33713.8稀土元素和镧系元素简介33813.8.1镧系元素的通性33913.8.2稀土元素的应用339【阅读资料】铜、锌的生物化学340思考题341习题342附录344附录1一些基本物理量344附录2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和标准摩尔熵的数据(298.15k,100kpa)344附录3常见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常数(298.15k)346附录4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98.15k)346附录5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98.15k)347附录6常见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298.15k)347附录7某些物质的商品名或俗名349附录8主要的化学矿物350附录9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353参考文献354
展开全部
无机化学-第二版 作者简介
周祖新,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副教授,1991年-2008年 教授无机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普通化学,现代生活与化学,工程化学主要教学、科学研究、实践经历1.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过氧化氢酶传感器,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2.催化剂的研究(合成吗啉的催化剂研究)3.有机中间体,农药的合成(β-紫罗兰酮的合成,高纯氨丙醇的合成,并进行了中试生产,多肽的合成研究,新型农药苯氧威的合成,并进行了中试生产)4.在工厂主持生产维生素A的中间体β-紫罗兰酮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