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

作者:伊媛媛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6-01
开本: 32开 页数: 18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15.4(3.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77907
  • 条形码:9787516177907 ; 978-7-5161-7790-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 内容简介

  环境权利司法救济缺乏法律依据,缺乏权利依据,应从权利本身出发研究环境权利的可诉性,从权利人的立场重新思考环境权利的可诉性问题,从环境权利可诉性的概念化争论转向环境权利如何裁判这一新任务。公民依据环境权利可以要求国家采取积极行为履行国家环境义务。可从环境权利可诉的政治合法性的解析与重塑,环境权利规范模糊性的破解,环境司法能力的突破三个方面论证环境权利的可诉性。环境权利可诉是有限的。环境权利可诉范围是发展的,随权利保护的现实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环境权利的可诉受到客观现实的限制。宪法诉讼是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中国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面临政治难点和法律难点。破解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法律难点需要立法理念的提升,宪法诉讼是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问题的背景
二 研究动机与目的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章 环境权利可诉性问题的提出
**节 环境权利司法救济之实践障碍
一 环境损害与环境侵权
二 环境权利司法救济困境
第二节 环境权利可诉性问题的由来
一 环境权利可诉性问题的背景
二 对环境权利可诉性的质疑
三 环境权利可诉性问题思维模式的转换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环境权利解读
**节 环境权与环境权利
一 作为人权的环境权
二 环境权利的概念
三 宪法环境权利与具体环境权利的比较
第二节 宪法环境权利的性质与功能
一 宪法环境权利的双重性质
二 宪法环境权利的功能体系
第三节 具体环境权利的公、私法属性之辩
一 环境权利的私权化路径
二 公法上的环境权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境权利实现及其可诉实践
**节 环境权利实现
一 权利实现的一般理论
二 环境权利立法
三 环境权利救济
第二节 环境权利可诉的国外实践
一 南非经济和社会权利可诉实践及其对实现环境权利可诉的意义
二 对环境权利可诉性的承认——拉丁美洲的立法与司法实践
三 司法能动主义与印度的环境权利可诉实践
四 美国的环境公民诉讼与环境权利的间接司法救济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境权利可诉性的理论思考
**节 对环境权利不可诉论的研析
一 对“权利二分法”的进一步质疑与国家环境义务层次
二 “权利成本”批判与“昂贵”的环境权利
三 权利一体化与环境权利的间接救济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对环境权利可诉性的争论
一 环境权利规范的模糊性
二 环境权利可诉缺乏民主正当性
三 环境权利可诉受环境司法能力制约
第三节 环境权利可诉性的论证
一 环境权利规范模糊性的破解
二 实现环境权利可诉的政治合法性的解析与重塑
三 环境司法能力的突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权利可诉的有限性与实现
**节 环境权利可诉的有限性
一 环境权利可诉的范围
二 环境权利可诉的程度
三 超越环境权利可诉性的局限
第二节 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与宪法诉讼
一 宪法的司法化
二 宪法诉讼与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
第三节 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与环境公益诉讼
一 通过普通法律实现环境权利可诉
二 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权利可诉性的增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走向可诉的中国环境权利
**节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难点
一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现状
二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政治难点
三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法律难点
第二节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的实现
一 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困境的突围
二 宪法诉讼——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根本路径
三 通过行政法路径推动中国环境权利宪法诉讼
四 私法架构下的中国环境权利可诉的有限实现
五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中国环境权利可诉实现的推进
六 通过环境司法专门化提高环境司法能力
本章小结
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环境权利可诉性研究 作者简介

  伊媛媛,1973年9月生,辽宁葫芦岛人,1996年于武汉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4年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2014年于武汉大学获博士学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现为江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环境法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法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和参与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