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中国哲学导论

作者:周海春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74.3(7.5折) 定价  ¥9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哲学导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488992
  • 条形码:9787030488992 ; 978-7-03-048899-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哲学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所含的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部分由探讨中国哲学的内核入手,依本体论、认识论和道德价值论三个部分用三句话概括中国哲学,并略作展开。在此基础上专门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德性和伦常的问题,探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相关问题。在这个部分基本囊括了中国哲学的人格特质、修心和修身方法、天道的领悟、人世的建设四个方面的关键内容。

中国哲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所含的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部分由探讨中国哲学的内核入手,依本体论、认识论和道德价值论三个部分用三句话概括中国哲学,并略作展开。在此基础上专门探讨了中国哲学中的德性和伦常的问题,探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相关问题。在这个部分基本囊括了中国哲学的人格特质、修心和修身方法、天道的领悟、人世的建设四个方面的关键内容。

中国哲学导论 目录

**章 中国哲学的灵魂与内核…………………………………………………………9 **节 中国之“哲”和“学”………………………………………………………10 一、释“哲”………………………………………………………………………………10 二、释“学”………………………………………………………………………………12 第二节 中国哲学是出生灭门入真如门的学问………………………………………………17 一、观世界何以可能……………………………………………………………17 二、“场内观”和“场外观”……………………………………18 第三节 中国哲学是转识成智的学问………………………………………………………19 一、中国哲人如何“爱智慧”……………………………………………………………19 二、中国哲人如何由感性上升到理性…………………………………………………20 三、亦科学亦宗教亦哲学…………………………………………………………………21 四、从“是非”到“恻隐”…………………………………………………22 五、悟性与无限心的作用……………………………………………………………………22 第四节 中国哲学是即凡而圣的学问………………………………………………………25 一、乡愿……………………………………………………………………………………26 二、庸人……………………………………………………………………………………27 三、小人……………………………………………………………………………………28 四、士………………………………………………………………………………………30 五、贤人……………………………………………………………………………………32 六、君子……………………………………………………………………………………32 七、圣人……………………………………………………………………………………33 第五节 生灭和真如…………………………………………………………………………34 一、生灭为式真如为能……………………………………………………………………34 二、儒门亦隐………………………………………………………………………………35 三、道家求真如界之逍遥…………………………………………………………………44 四、红尘即净土……………………………………………………………………………46 第六节 顿悟和修心…………………………………………………………………………46 一、 儒门修心法……………………………………………………………………………46 二、 儒门知天命法…………………………………………………………………………50 三、 道家修真法……………………………………………………………………………54 四、 禅悟法…………………………………………………………………………………60 第七节 生灭与真如如如为道………………………………………………………………66 一、以人走道说道…………………………………………………………………………66 二、以概念范畴体系说道………………………………………………………………67 三、以道路说道…………………………………………………………………………67 第二章 五常与五伦……………………………………………………………………………69 **节 德福平衡……………………………………………………………………………69 一、 德福平衡是中国古人的核心价值观…………………………………………………69 二、 德福平衡的思想史……………………………………………………………………71 三、 德福平衡原理…………………………………………………………………………72 四、 德福平衡与自利*大化………………………………………………………………78 五、 德福一致:原初状态的正义共识与社会公正………………………………………80 第二节 伦常………………………………………………………………………………83 一、 兄弟………………………………………………………………………………84 二、 父子…………………………………………………………………………………89 三、 男女夫妻……………………………………………………………………………95 四、 朋友…………………………………………………………………………………99 五、 师生………………………………………………………………………………101 六、 人己………………………………………………………………………………102 第三节 德性……………………………………………………………………………102 一、 仁…………………………………………………………………………………102 二、 义…………………………………………………………………………………104 三、 礼…………………………………………………………………………………109 四、 忠…………………………………………………………………………………111 五、孝…………………………………………………………………………………115 第三章 王道政治………………………………………………………………………………119 **节 政治儒学…………………………………………………………………………119 第二节 仁政六义…………………………………………………………………………123 一、仁魂:生民之道……………………………………………………………………124 二、仁心:仁政的动力………………………………………………………………125 三、仁者:仁政的主体………………………………………………………………126 四、仁法:仁政的规矩…………………………………………………………………126 五、仁术:无为而治……………………………………………………………………127 六、仁境:天下有道……………………………………………………………………128 第四章 《中国哲学史》…………………………………………………………………………129 **节 《中国哲学史》的回顾与展望…………………………………………………129 一、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129 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130 三、新儒家的《中国哲学史》…………………………………………………………130 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131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哲学史……………………………………………………131 六、中国哲学史的现状评估与未来展望………………………………………………132 第二节 治中国哲学的目的…………………………………………………………………137 一、 何谓目的……………………………………………………………………………138 二、 主观目的:目标的主观表象………………………………………………………139 三、 正在完成中的目的:任务、手段和方法……………………………………………140 四、 已完成的目的:功能和作用…………………………………………………………144 第三节 外观法和内观法…………………………………………………………………145 一、 外观法………………………………………………………………………………145 二、 内观法………………………………………………………………………………167 第四节 现代中国哲学史的核心要件…………………………………………………172 一、中国问题:民族和文化的自觉……………………………………………………173 二“哲学”问题:哲学及其学科意识的自觉……………………………………………176 三、历史问题:传统的复归?现代的回应?未来的展望……………………………178 四、哲学和哲学史的关系问题…………………………………………………………179 五、一般和个别问题………………………………………………………………………180 六、中国哲学的特质及其趋近的方法问题………………………………………………180 第五章 中国哲学创新的基本视域…………………………………………………………181 **节 中国现代文化病相的再诊断……………………………………………………181 一、 国民性问题……………………………………………………………………………181 一、 一个由当代向历史、由现实向理论的跳跃…………………………………………186 第二节 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两难……………………………………………………189 一、 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表现…………………………………………………………189 二、交锋的主题……………………………………………………………………………190 三、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需要警惕的局限………………………………………………190 第三节 新批判主义对中国哲学的理解…………………………………………………194 一、 论“复归于婴儿”……………………………………………………………………194 二、老庄讲“不动心”吗…………………………………………………………………197 三、庄周梦蝶是混淆是非和自欺吗………………………………………………………199 四、濠梁之辩:怀疑论和老庄谁更理性…………………………………………………201 第四节 中国哲学的自觉………………………………………………………………202 一、 和合学与和谐思维方式………………………………………………………………202 二、场有哲学视野…………………………………………………………………………215 三、中马互动………………………………………………………………………………216 四、中西哲学比较的双向视域……………………………………………………………222 五、古今之间………………………………………………………………………………225 第六 章 中国哲学的解释学与通向语言之途……………………………………………232 **节 道言及其显示的诸种方式………………………………………………………232 一、 道言:核心语言………………………………………………………………………232 二、万事的语言学意义……………………………………………………………………234 第二节 古汉语与中国哲学………………………………………………………………235 第三节 语法和逻辑………………………………………………………………………241 第四节 中国哲人对话的艺术……………………………………………………………244 第五节 譬喻中的逻辑……………………………………………………………………247 第六节 中国哲学史上的两种逻辑进路…………………………………………………248 一、 一般与个别理论范式………………………………………………………………249 二、现代哲人对相涵逻辑的发现……………………………………………………250 三、中国古代哲学中多元和合相涵逻辑的体现…………………………………………251 参考文献……………………………………………………………………………………254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