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外名人传记:孟子---儒家亚圣

中外名人传记:孟子---儒家亚圣

作者:赵芳芳
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5-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176
本类榜单:少儿销量榜
中 图 价:¥6.5(5.2折) 定价  ¥12.5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外名人传记:孟子---儒家亚圣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137728
  • 条形码:9787546137728 ; 978-7-5461-3772-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外名人传记:孟子---儒家亚圣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7-14岁1.成功不可复制,但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2.伟大的人不是生来就伟大的,深入了解伟人,*好的方式是了解他的成长过程;  3.追寻名人成功足迹,收获经验和智慧,激励勇气和斗志

中外名人传记:孟子---儒家亚圣 内容简介

  历经几千年,有些人物就像盏盏明灯,照亮着一代代人的成长道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了解这些人、这些事,对于青少年做人、做事、做文章,都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弘扬爱国精神,传播中华文明,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文化素质都会起很好的作用。  为了让少年儿童喜欢读、读得懂,编者和作者依照历史记载,采取了普通话口语讲故事的形式,用几个或者十几个*能够体现人物特点的小故事,把人物的生平事迹讲述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既真实可信,又有声有色,读起来也不费劲儿。文字浅显,故事突出,是老少咸宜的读物。

中外名人传记:孟子---儒家亚圣 目录

**章 少年显不凡 孟母三迁 断机悟途 观猎获悟 声震学官 闻名乡里 游学鲁国 拜师求学第二章 兴学为人师 回乡兴学 游山讲学 因材施教 人性善说第三章 游走诸国推仁政 游齐讲学 归乡葬母 离齐赴宋 游走邹鲁 滕公礼遇 诤谏惠王 初见宣王 与民同乐 君臣之论 浩然之气 直言谏君 夫子解答 盖邑之行 决心离齐第四章 落叶归根著学说 还乡著书 流芳百世
展开全部

中外名人传记:孟子---儒家亚圣 节选

  孟母三迁  孟子大约出生在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这时正处于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霸,战争十分频繁。  孟子本为“鲁国三桓”的后裔,其远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的儿子公孙敖曾另立一族,为孟孙氏,或称仲孙氏、孟氏。齐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齐国攻破孟孙氏的食邑成城,孟孙氏的子孙便分散开来。孟子的祖先从鲁国迁居到邻近的邹国。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再以后,诸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全家只得“租屋而居”了。  相传,孟子的父亲名叫孟孙激,是个典型的文弱书生,为人善良怯懦,虽然满腹诗书,却难入仕途,只好在一个富商家做账房先生,挣些钱勉强养家。孟子的母亲姓仉,是魏公子启的女儿。仉氏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她怀孟子时,专门到沂河观涛,登峄山感受大地山川之灵气,陶冶性灵,希冀凭此使腹中胎儿日后能有广阔豁达的胸襟与勇敢坚毅的气度。  传说,孟子降生在一辆马车中,因此父母就给他取名为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的意思),希望他长大后像车子那样既能载物,又可乘人,能够肩负社会大任。  孟轲小时候天真活泼,精力充沛,是父母的开心果,全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得幸福美满。然而,当孟轲三岁时,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孟母是一个知书达理、贤惠而又坚强的女子。丈夫死后,她没有改嫁,靠耕地、纺纱来糊口,一个人辛辛苦苦地把孟轲拉扯大。尽管生活非常艰难,但孟母从未放弃对孟轲的严加管教和培养。孟母非常注重对孟轲的教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开始教他背诗、唱歌,还把自己读到的诗文和故事讲给他听,比如伏羲演八卦、女娲炼石补天、黄帝造舟车、神农尝百草、后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尧舜禅让、大禹治水、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等故事。孟轲每每都出神地瞪着大眼睛,听得津津有味,他有时微笑,有时皱眉,有时怒容满面,有时激动得跳起来,整个屋子里都洋溢着孟轲天真的笑声。  孟母还有计划地给孟轲讲《诗》《论语》《春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讲解之后,还让孟轲背诵。对孟轲来说,无论母亲讲的知识多深,他总不觉得难,不管母亲布置的作业有多少,他总能应付自如。  孟轲头脑灵活,点子多,因此很快就成了孩子王。小伙伴们常在他的指挥下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就连那些比他大三四岁的孩子也心甘情愿地服从他的指挥,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领导。他们有时玩猫捉老鼠,有时玩老鹰捉小鸡,有时玩偷瓜看瓜,有时玩打仗,有时玩成亲办喜事,但更多的时候,他们玩的是埋葬死人的游戏。孟轲家住在邹城北马鞍山西麓的凫村。村子西边是一大片坟地,周围村落里死了人都要在这里埋葬。送葬时,死者的家属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在旁边吹吹打打,颇为热闹。小孩子是*擅长模仿的,因此这些殡葬活动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他们游戏的主要内容。  孟轲带领孩子们学着送葬者的样子,一会儿假装孝子贤孙,一边跪拜一边哭号,一会儿把手合在嘴边,假装成吹鼓手。他看到人们掘土刨坑,把棺木放下去,就和左邻右舍的孩子模仿起来。他们挖一个小坑,然后放进一把草,当作死人,再把泥沙堆成一个土堆,当成坟墓。有时,孟轲和小伙伴们还抢人家的供果吃……孩子们对追赶、哭闹的游戏乐此不疲。  孟母多次到坟地找晚不归家的孟轲。当她看到孟轲和小伙伴们将丧葬游戏玩得惟妙惟肖时,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笑的是孟轲的领导才能和号召能力,而且能想些鬼点子将这些活动模仿得如此之像;气的是,这么小的孩子,模仿这种活动总不是什么好事。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们又怎么能够选择呢?怎么会不受影响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何况他们还只是年幼的孩子呢。孔子云:“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没有仁德的居住环境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孟母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埋怨孩子,却由此而萌发了迁居的念头。  但人都是安土重迁的,迁离故土谈何容易,更何况她们孤儿寡母,行止都得仰仗他人呢。迁居的念头迟迟没有付诸行动,直到那一件事的发生,才彻底让孟母下定决心。夏天里的一天,孟轲和小伙伴发现一个男婴的尸体被弃于荒野,他们不忍心,便一起把这个男婴安葬到一个富户的祖坟旁边。哪知,富户对此十分恼怒,认为此举破坏了他家的风水,扬言要告官,严惩孟轲。幸亏他们只是一群不懂事的毛头小子,在村里人的热心劝解之下,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孟母再也不能容忍孟轲这么胡闹下去了,于是,她开始四处求人。有一个好心的乡人叫颜崇义,在他的帮助下,孟家母子从凫村迁到了邹城西北的庙户营。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集镇,镇上铺子、作坊、茶馆、饭店、赌场临街而设。孟轲家所在的街坊,有卖布的,卖杂货的,还有做陶器的、榨油的。对门是打铁的,东邻是杀猪的,因此整日吆喝声、打铁声和杀猪声不绝于耳。每逢赶大集的日子,邻乡的百姓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行商坐贾,吆三喝四,讲买讲卖,很是热闹。  在这样喧闹的环境里,孟轲在家里读书,哪里能够专心致志?一天早饭后,孟轲打开《论语》读起来,他刚读了一句,东院便传来猪的号叫声,他不由得用双手捂住了耳朵。好不容易等到猪凄惨的号叫声平息下去,他又重新读起来,可这时,对面铁铺打铁的声音又传了过来,“叮叮当,叮叮当……”这声音实在是让他心烦意乱。打铁声还没消停,对面又传来绸缎铺热闹的吆喝声,“丝绸啊,漂亮的丝绸,便宜卖啊,大姑娘,大小姐快来买啊……”  大街上的纷纷扰扰让孟轲无法静下心来读书,于是,他常常趁母亲不注意溜出门去,和邻居的小孩在大街上东奔西跑,嬉戏玩耍。他们时常模仿店家们的叫卖声,并学着大人的样子讨价还价,逗得路人大笑。孟轲还用泥巴捏成小猪,模仿邻居屠夫的样子,用竹片把它“杀”掉,然后沿街叫卖。  孟母看到儿子这个样子,心中又开始忐忑不安了。“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的确能造就一个人啊,孟母又萌生了搬家的念头。如果说孟轲模仿一些生意人的动作、言语还无伤大雅,没有牵涉到孩子的品性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一件事,就彻底坚定了孟母再次迁居的决心。  一天,孟母正在织布,孟轲提着一大块肉回来,说是孝敬母亲的。孟母很吃惊,孟轲没有钱,他从哪里弄来这块肉的呢?经过一番询问,孟母得知:孟轲原本没有钱,他先从一个小伙伴那里借了一点钱,到市场上低价买进一些物品,然后到集市上高价卖出,从而赚取差额。积少成多,他竟然赚了不少钱。孟母没有想到孟轲已经将游戏付诸实践了,这已经牵涉到品性的问题,再不迁居,只恐将来追悔莫及。  孟母又一次四处托人,准备迁居。这一次,孟母十分谨慎,她千挑万选,*后看中了学宫旁边的一所房子。周安王十九年(公元前365年)秋,孟母正式迁居到因利渠畔(今邹县县城南)的学宫旁边。此时,孟轲已经七岁了。  如此,孟母三居两迁,就有了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母三迁,可见孟母的远见卓识,她的确非一般的女人。而孟子的确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才学、品性都高于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孟母对孟轲的教导是一以贯之的。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而孟母却非常注重,她能从这些小事当中看出一些大义来。孟轲就是在这种耳濡目染当中渐渐长大成人的。  孟母注重言传身教,在“买肉啖子”这个故事中可见一斑。他们刚搬到庙户营时,有一次东院传来杀猪声,孟轲问母亲现在不过年、不过节,别人杀猪干什么,孟母没有多想,随口说别人杀了猪你才有肉吃啊。孟母当时只是无心的回答,而孟轲却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孟母马上意识到,不能对孩子食言。她有心买肉啖儿,无奈生活太艰辛啊。可是当她想起前人说过的“孺子不可欺也!”想起《曾子之妻之市》这个故事,曾子警告其妻的话:“为父母者,不可食言,更不能欺子!”她匆匆离开织机,奔向东院的屠宰场……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