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暂无
开本: 大16开 页数: 116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8(7.5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版权信息

  • ISBN:9787117219150
  • 条形码:9787117219150 ; 978-7-117-21915-0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本书特色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主编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涵盖了我国居民膳食与营养、体格发育状况、主要慢性病的死亡、发病、患病和危险因素情况及变化趋势等,关键指标均经过国内外权威机构专家的多方论证,报告核心内容已于2015年6月30日由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此次报告是在2005年出版发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国家对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的又一次权威发布。报告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总体改善,慢性病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既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也反映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社会决定因素和吸烟等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内容简介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涵盖了我国居民膳食与营养、体格发育状况、主要慢性病的死亡、发病、患病和危险因素情况及变化趋势等,关键指标均经过国内外机构专家的多方论证,报告核心内容已于2015年6月30日由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此次报告是在2005年出版发行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国家对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的又一次发布。报告结果表明,十年来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总体改善,慢性病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既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也反映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社会决定因素和吸烟等行为危险因素流行现状。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目录

摘要 一、居民膳食状况 二、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 (一)体格发育 (二)营养状况 (三)生物学指标 三、慢性病死亡状况 四、重点慢性病发病及患病情况 五、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 六、主要发现和建议 (一)主要发现 (二)政策建议**章 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主要分析方法第二章 膳食营养状况 一、膳食供给 (一)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 (二)维生素与微量营养素摄入量 二、膳食结构 (一)食物摄入 (二)膳食构成 三、就餐模式 (一)就餐次数 (二)在外就餐比例 四、母乳喂养状况第三章 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 一、体格发育 (一)身高 (二)体重 二、营养状况 (一)营养不良 (二)贫血 (三)超重肥胖 三、生物学指标 (一)血压 (二)空腹血糖 (三)血脂第四章 慢性病死亡状况 一、慢性病总体死亡概况 二、重点慢性病死亡趋势和地理分布 (一)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趋势和地理分布 (二)癌症死亡趋势和地理分布 (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和地理分布第五章 重要慢性病发病及患病状况 一、癌症发病情况 二、高血压患病与管理情况 (一)高血压患病率 (二)高血压知晓率 (三)高血压治疗率 (四)高血压控制率 (五)高血压治疗控制率 三、糖尿病患病与管理情况 (一)糖尿病患病率 (二)糖尿病知晓率 (三)糖尿病治疗率 (四)糖尿病控制率 (五)糖尿病治疗控制率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 五、血脂异常 (一)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 (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 (三)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 (四)血脂异常患病率第六章 慢性病稆关危险因素 一、不合理膳食 (一)脂肪供能比超过上限 (二)烹调盐摄入量过高 二、烟草使用 (一)成人现在吸烟率 (二)青少年现在烟草使用率 (三)二手烟暴露率 三、酒精摄人 (一)酒精摄入量 (二)有害饮酒率 四、身体活动第七章 主要发现与建议 一、主要发现 (一)我国城乡居民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改善,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二)慢性病成为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三)不健康生活方式仍广泛存在,行为危险因素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二、政策建议 (一)制定多元化的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控目标 (二)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将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项公共政策 (三)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 (四)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 (五)加强监测工作,提高慢性病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附表附录 附录一 全球预防与控制非传染性疾病综合监测框架 附录二 相关指标定义及判断方法 附录三 主要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