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五星书更多>
-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811288667
- 条形码:9787811288667 ; 978-7-81128-866-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紧扣官德是“官员这一道德主体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形成的,既具普遍意义又具特殊价值的,在以儒家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自我约束机制与外在行为规范及其二者相互补充、完善与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道德观念、致善价值及其实践方法与精神的总和”这一核心定义,依照唐中期这一特殊社会时期影响官德思想的社会背景、官德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哲学基础)、为社会所共识的道德品质要求(内在品质约束)、上升为国家律法形式的制度体现(外在行为规范)及走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家们的致善观念(道德修养论)为逻辑进行研究。
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绪论 ; 官德式微的唐中期社会 ;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理论基础 ; 唐中期的官德规范及其德目 ;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制度化表达 ; 唐中期的官德修养思想 ;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历史地位。
唐中期官德思想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关于官德内涵的研究
1.1.2 关于唐中期官德理论基础的研究
1.1.3 关于唐中期官德认识的研究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基本结构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官德式微的唐中期社会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关于官德内涵的研究
1.1.2 关于唐中期官德理论基础的研究
1.1.3 关于唐中期官德认识的研究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基本结构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官德式微的唐中期社会
2.1 君臣大义不明的唐中期政局
2.1.1 藩镇割据背国忘君
2.1.2 宦官专权君臣道隔
2.2 先文学后德行的科举取士制度
2.2.1 秀才之科难得其人
2.2.2 明经进士崇末抑本
2.2.3 争第请托亏损国风
2.3 倡明官德不力的儒学
2.3.1 道教融汇儒佛修身治国之道
2.3.2 佛教心性论与儒学争胜
2.3.3 儒学治国乏力治心无门
第3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理论基础
3.1 天人关系论
3.1.1 天与人相乖相异论
3.1.2 天与人相分相对论
3.1.3 天与人相胜相用论
3.2 人性论
3.2.1 性三品说
3.2.2 复性说
3.3 儒家之道
3.3.1 仁义之道
3.3.2 性命之道
3.3.3 大中之道
第4章 唐中期的官德规范及其德目
4.1 修己之德
4.1.1 忠孝
4.1.2 诚信
4.1.3 明智
4.2 君德
4.2.1 从谏
4.2.2 任贤
4.2.3 从众
4.3 臣德
4.3.1 与君同体
4.3.2 匡正辅弼
4.3.3 利民安俗
4.4 君臣之际
第5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制度化表达
5.1 官制
5.1.1 取士
5.1.2 铨选
5.1.3 考课
5.2 礼制
5.2.1 祀天之礼:昭格上下,遵从等威
5.2.2 祭地之礼:答受命之符,彰致敬之道
5.2.3 享宗庙之礼:尊九庙以崇孝,谒五陵以奉先
5.3 律法
5.3.1 专制秩序性律法
5.3.2 家庭伦理性律法
5.3.3 职务性律法
第6章 唐中期的官德修养思想
6.1 “修己立诚”的官德修养论
6.1.1 理想人格论
6.1.2 “修己立诚”的修养工夫论
6.2 “去情复性”的官德修养论
6.2.1 圣贤理想人格论
6.2.2 至诚尽性的修养境界论
6.2.3 去情复性的修养工夫论
6.3 “方其中圆其外”的官德修养论
6.3.1 理想人格论
6.3.2 修养工夫论:方其中圆其外
第7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历史地位
7.1 前承汉代之德治传统
7.1.1 重士德
7.1.2 重孝治
7.1.3 重任贤
7.1.4 重君臣纲纪
7.2 中逆魏晋之自恣无君
7.2.1 反以无为本宇宙观
7.2.2 否认无为而崇有为
7.2.3 弃无君而推尊君治
7.2.4 似曾有恣而实自励
7.3 后启宋儒内圣外王之合
7.3.1 中兴儒学之路径被因袭
7.3.2 以心通经之方得以光大
7.3.3 内圣外王之合一启新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信息
1.1 研究综述
1.1.1 关于官德内涵的研究
1.1.2 关于唐中期官德理论基础的研究
1.1.3 关于唐中期官德认识的研究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基本结构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官德式微的唐中期社会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关于官德内涵的研究
1.1.2 关于唐中期官德理论基础的研究
1.1.3 关于唐中期官德认识的研究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2 基本结构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官德式微的唐中期社会
2.1 君臣大义不明的唐中期政局
2.1.1 藩镇割据背国忘君
2.1.2 宦官专权君臣道隔
2.2 先文学后德行的科举取士制度
2.2.1 秀才之科难得其人
2.2.2 明经进士崇末抑本
2.2.3 争第请托亏损国风
2.3 倡明官德不力的儒学
2.3.1 道教融汇儒佛修身治国之道
2.3.2 佛教心性论与儒学争胜
2.3.3 儒学治国乏力治心无门
第3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理论基础
3.1 天人关系论
3.1.1 天与人相乖相异论
3.1.2 天与人相分相对论
3.1.3 天与人相胜相用论
3.2 人性论
3.2.1 性三品说
3.2.2 复性说
3.3 儒家之道
3.3.1 仁义之道
3.3.2 性命之道
3.3.3 大中之道
第4章 唐中期的官德规范及其德目
4.1 修己之德
4.1.1 忠孝
4.1.2 诚信
4.1.3 明智
4.2 君德
4.2.1 从谏
4.2.2 任贤
4.2.3 从众
4.3 臣德
4.3.1 与君同体
4.3.2 匡正辅弼
4.3.3 利民安俗
4.4 君臣之际
第5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制度化表达
5.1 官制
5.1.1 取士
5.1.2 铨选
5.1.3 考课
5.2 礼制
5.2.1 祀天之礼:昭格上下,遵从等威
5.2.2 祭地之礼:答受命之符,彰致敬之道
5.2.3 享宗庙之礼:尊九庙以崇孝,谒五陵以奉先
5.3 律法
5.3.1 专制秩序性律法
5.3.2 家庭伦理性律法
5.3.3 职务性律法
第6章 唐中期的官德修养思想
6.1 “修己立诚”的官德修养论
6.1.1 理想人格论
6.1.2 “修己立诚”的修养工夫论
6.2 “去情复性”的官德修养论
6.2.1 圣贤理想人格论
6.2.2 至诚尽性的修养境界论
6.2.3 去情复性的修养工夫论
6.3 “方其中圆其外”的官德修养论
6.3.1 理想人格论
6.3.2 修养工夫论:方其中圆其外
第7章 唐中期官德思想的历史地位
7.1 前承汉代之德治传统
7.1.1 重士德
7.1.2 重孝治
7.1.3 重任贤
7.1.4 重君臣纲纪
7.2 中逆魏晋之自恣无君
7.2.1 反以无为本宇宙观
7.2.2 否认无为而崇有为
7.2.3 弃无君而推尊君治
7.2.4 似曾有恣而实自励
7.3 后启宋儒内圣外王之合
7.3.1 中兴儒学之路径被因袭
7.3.2 以心通经之方得以光大
7.3.3 内圣外王之合一启新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信息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本类畅销
-
论李贽
¥18.9¥49.8 -
宋朝的腔调
¥17.1¥39.8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6¥35 -
史学遗产六讲-大家小书
¥12.1¥24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9.4¥49.8 -
中国史学名著题解(新版)
¥2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