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4371508
- 条形码:9787504371508 ; 978-7-5043-7150-8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 本书特色
徐辉编著的《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为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科学发展观与广播电视艺术》的研究成果。本书*为核心的目的并非单纯地记录我国“电视艺术”领域的“大事件”,而是揭示一个关于电视艺术的新概念:“电视艺术”是一个“淘气的顽童”,“纯粹艺术性”和“世俗家园性”构成了它两个相互博弈的内在特性。
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 内容简介
《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为中国传媒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科学发展观与广播电视艺术》的研究成果。《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为核心的目的并非单纯地记录我国“电视艺术”领域的“大事件”,而是揭示一个关于电视艺术的新概念:“电视艺术”是一个“淘气的顽童”,“纯粹艺术性”和“世俗家园性”构成了它两个相互博弈的内在特性。
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 目录
引论 淘气的顽童
一、顽童诞生记:《四小天鹅舞》1958
二、顽童新面孔:《一口菜饼子》1958
三、古典型顽童:《梁山伯与祝英台》1961
四、触界的顽童:《笑的晚会》1962
五、乖巧的顽童:《收租院》1966
六、受虐的顽童:《革命样板戏》
七、重生的顽童:《三家亲》1978
八、金钱套顽童:《参桂养荣酒》1979
九、涉外形顽童:《丝绸之路》1980
十、电影型顽童:《他是谁》1980
十一、过分的顽童:《加里森敢死队》1980
十二、武侠型顽童:《武松》1982
十三、娱乐型顽童:《春节联欢晚会》1983
十四、错位的顽童:《河殇》1988
十五、温情的顽童:《渴望》1990
余论 家园内的游牧者
结语 要容许顽童淘气
参考文献
后记
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 节选
《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 2.情感的转型 作为“电视艺术”领域中的一件大事,电视剧《三家亲》的影响还表现在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性“情感”的启动。 阐明这一点,我们需要联系一下当时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当时我国艺术界的普遍情况。如果从“情感”上来说,刚刚结束的“文革”,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极大地激发“情感”的时代。从主导“文革”的一方来说,他们尽力释放的就是当时青年学生们的“革命豪情”。当具体的领导权落到诸如各派红卫兵手里的时候,释放出来的则是红卫兵们的“革命豪情”。由此,整个社会进入一个非理性的社会。今天所谓的各种各样的丑恶现象的发生,某种程度上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从受“文革”运动压制的一方来说,一方面他们的常态性“情感”的释放途径被极限性地封杀,例如当时夫妻双方一方被定性为“反革命”之际,另一方宣告与之“划清界限”的现象普遍存在。从这种现象看,日常生活层面上常态性的“情感”始终处于“革命豪情”的压抑之中。然而,另一方面,从红卫兵内部来看,他们之间相互的武斗和蚕食,又意味着双方都在“革命豪情”的鼓励下,极限性地宣泄着自己的本能性“情感”。深入地说,无论是“文革”主导的一方面,还是受压制的一方,他们的“情感”都已经不是在日常生活的常态性“情感”,而是一种脱离了常态性“情感”的“纯粹欲望”型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支配下,整个社会以往通行的各种规则都将失效,任何的行为都将获得展示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文革”很像西方社会的“狂欢节”,各种社会正常的规则被突破成为一种社会的常态。在这期间所发生的一切现象,从以往的社会常态规则看理所应当地可以视为某种人类的丑恶,但如果站在尼采等人所说的“强力意志(纯粹欲望)”的角度看,恰恰是向着“本源世界”的迫近。由此而言,“文化大革命”可是说的确接近于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在这样的一场“革命”中,诞生的社会是一个任何人都无法控制、沉浸在其中总感到无所适从的社会,他们在其中必须时时刻刻保持高度的警惕,适时地做出适当的反应。用后来人们言说“文革”的词汇来说,当时的社会是置身于激变中的“新世界”,相应地“旧世界”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换言之,当时的世界,是一个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恐怖”、“人人自危”、“无所适从”的世界。在这里,人们只能随时随地地做出“临时性行动”。如此的行动皆出自“自愿”,表现为“告密”、“背叛”、“残忍”等等。但是,这不是日常道德规范之下的“告密”、“背叛”、“残忍”,而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而“迫不得已”、“急中生智”的行为。 如果我们追究如此举动的深刻依据,那么我们说这便是人自身永恒地携带着的一种本己能量,即不顾一切道德规则、突破一切道德规则的“颠覆性原初能量”。从人性的深层来说,这样一股破坏一切局限、突破一切限制的原初能量永远会存在。按照日常的体会说,它就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那种“我不愿意受限制”的能量,每个人内在都无法祛除的、平时只是被压抑的、“为所欲为”的“动物性能量”。在“文革”运动中获得释放的便是这种能量,西方国家的“狂欢节”释放的也是这种能量。深入地看,每次激变型的社会革命所利用的同样是这种能量。在尼采那样的思想家那里,这恰恰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能量,颠覆一切规则,至少促使规则不断转变、不断创新的“狄奥尼索斯”。 当然,我们绝没有将“文革”运动标画成一场真正的革命的意思,因为这个迫近于纯粹的“狄奥尼索斯”还深深地受困于一个顽固的“确定性观念”,即“阶级斗争理论”。或者说在这股迫近纯粹的“狄奥尼索斯”背后,还有一个的思想顽固的“主人”在控制着一切。在“革命样板戏”中所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主人和思想,表现为统摄一切、君临一切的强悍力量。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上面将“革命样板戏”视为一种极端性的强调、突出政治性的艺术。回到我们的这里的话题,我们说这股能量已经迫近于纯粹,是因为它已经暴露出了某种任何人都不可能将之完美控制的征兆。换言之,“文革”运动释放出来的这股能量,已经达到了任何人都无法将之完美地操控的程度。任何一个想要用某个“确定性观念(某种确定性的革命理想)”来将之控制的人,都注定会收获一个失败的苦果。“林彪事件”的出现,就意味着“文革”中一直控制着这股能量、利用着这股能量的毛泽东的失败;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的言辞中,已经饱含着毛泽东一种发自内心的、十足的“无可奈何”,同样表现为在那个“新世界”中“无所适从”的形象。非常有意思,当“文革”运动释放出来的这股能量颠覆了这个理论、让这个主人也感到无可奈何之际,也意味着它自身的寿终正寝。 ……
电视艺术新概念-中国电视艺术大事记 作者简介
徐辉,哲学博士,200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艺术研究院教授,艺术学研究所副所长。曾主持2009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吉尔·德勒兹的电影美学》,在《文艺研究》、《现代传播》、《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 >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12.7¥39.8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4¥49.8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1.9¥58.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5.1¥42.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好莱坞电影经济的内幕
¥16¥42 -
动画导演基础-动画.独立动画制作手册
¥16.6¥52 -
开始做播客:千万级流量主播教你有声节目策划、主持、圈粉及运营
¥14.5¥38 -
我是开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八品)
¥20.1¥58 -
海上影踪:上海卷
¥17.4¥48 -
演员自我修养
¥29.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