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绘艺术精选集
-
>
中国美术8000年
-
>
西洋镜--中国寺庙建筑与灵岩寺罗汉
-
>
和光同尘:徐家树摄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广州
-
>
(精)如何用手机拍一部电影(八品)
-
>
银翼杀手2029
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63351
- 条形码:9787516163351 ; 978-7-5161-633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 本书特色
《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是作者谷曙光研究戏曲的**部专著,也是我研究戏曲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它首次标举“梨园文献”的概念,文献与思辨并重,尝试创新研究范式,切实推进清乾嘉以迄民国的戏曲研究。我的研究大约与戏曲专业出身的研究者有所不同,既非单一的“案头派”,也不是纯粹的“场上派”,而是试图通过“梨园文献”的提法,勾连调和案头与场上,贯彻一种新的研究理念。姑且不揣谫陋,把这几年的研究汇集起来,呈献给学术界和戏曲界,“嚶其鸣矣,以求友声”。 本书的立足点就在梨园文献,书中涉及的清宫档案、古籍善本、名伶特刊、优伶小说、戏单戏报、行会文书、老照片、老唱片等,之前的研究者或有单方面的研讨,而整合起来,作为整宗“梨园文献”加以观照,似乎还没有人这样设计和处理。概言之,梨园是生态,优伶是主体,而演剧是研究的终极目标。近代戏曲史,实即一部优伶演剧史。再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对清乾隆以降戏曲的研究,亦是考察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从中当能映射历史——文化的风貌、社会心理的模式和各阶层人士的审美趣尚。这就是本书的逻辑起点和研究旨趣。
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 内容简介
京剧昆曲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亦是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独特视角。 清代以降,戏曲的重心已从案头转移到了舞台、由文本更迭为表演。清乾隆以后的戏曲史,实即一部优伶演剧史。 本书立足于文、音、像、档等“梨园文献”,专注其特有的综合性、多元性和鲜活性,以之观照清中叶以来的剧坛变迁和优伶爨演。概言之,文献是基石,梨园是生态,优伶是主体,而演剧是研究的*终目标。发现新材料、关注珍稀史料,乃本书一大特色;议论出于文献,则是研究始终秉持的理念;而优 伶与演剧,又是本书的着力点。 本书首次标举“梨园文献”的概念,案头与场上贯通,文献与思辨并重,尝试创新研究范式,切实推进清乾嘉以迄民国的戏曲研究。
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 目录
**章 京剧昆曲文献学概论
一 京剧文献学论纲
二 清代京昆研究书刊、史料提要
三 清代宫廷戏曲文献新发现举隅
四 清代昆曲珍稀史料《听春新咏·昆部》
五 异域之眼:《燕行录》中的北京正阳门外演剧
第二章 剧作家、剧坛与剧目研究
一 晚清民国的满族皮黄剧作家述论
二 维新派与国粹家:“伶隐汪笑侬的矛盾人生
三 民国五年北京剧坛演出状况分析——以《演唱戏目次数调查表》为中心
四 “秋胡戏妻故事在不同文艺品种间的演绎流变——史传·诗歌·变文·杂剧·京剧
五 民国红楼戏稀见史料论札
第三章 清代梨园花谱研究
一 新发现足本《听春新咏》与重新认识清嘉庆北京剧坛
二 谭献撰梨园花谱《群芳小集》、《群英续集》考略
三 谭献王诒寿·谢苏生
第四章 谭鑫培戏单与轶闻
一 新善本《辛亥庚戌剧目》考论
二 那桐与谭鑫培:追寻一桩梨园轶闻的真相
第五章 梅兰芳特刊专集、小说与戏单
一 反思当代的梅兰芳研究:重复与遮蔽
二 梅兰芳特刊专集叙论
三 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存在:梅兰芳题材小说论略
四 梅兰芳舞台生活的历史还原与细节呈现(上)
五 梅兰芳舞台生活的历史还原与细节呈现(下)
第六章 梅兰芳与昆曲
一 梅兰芳保存提倡昆曲的历史功绩
二 梅兰芳搬演汤显祖《牡丹亭》述论
第七章 杨小楼念白与小说
一 杨小楼:武生行念白的典范
二 清末民初关于杨小楼的小说
第八章 余叔岩特刊、戏单与老唱片
一 余叔岩早期的珍贵文献:石印本《余叔岩》
二 余叔岩晚年演出徵实:“丛碧宴客堂会及其他
三 诗意的歌唱 古英雄的写照
——余叔岩”十八张半“老唱片品鉴录
第九章 近代传媒与戏曲
一 清末剧坛新景观:演出与报刊剧评的同步互动
二 《剧学月刊》:戏剧期刊的重镇与”梅程党争
三 特立独行的人与刊:张古愚和他创办的《戏剧旬刊》
第十章 京剧唱片录音研究
一 京剧唱片学的珍稀史料:《北京唱盘》
二 京剧唱片录音丛札
第十一章 周氏兄弟与戏曲
一 周作人对传统戏曲的认知及其“转变”
二 鲁迅、周作人兄弟戏曲观的异同
第十二章 戏曲散札
一 唐戏·九苞凤凰五色师子
二 齐如山著《国剧艺术汇考》及其他
三 关于红豆馆主
四 梨园游戏文两则
参考文献举要
跋
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 节选
《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新锐丛书》:除了域外文献,还应充分借鉴和吸收海外的研究成果,将之与国内的研究比对参照,当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理解、把握研究对象。日本、欧美学人撰写的日文、英文、俄文的京剧研究著作、论文,实际也包含在京剧文献学的范围之内。这其中,由于中日一衣带水,文化有同质因素,故日本学者对京剧的研讨*多、*深入,也*值得关注。诸如辻听花、村田乌江、波多野乾一、内山完造、黑根祥作、滨一卫、石原巌彻等都曾较长时间待在中国,特别是北京,他们有的是日本派驻中国的记者,有的在中国求学、做调研,有的干脆长期旅居中国,他们爱好戏曲,或以观剧为乐,或注意收藏戏曲资料,或撰写论著文章,甚至与中国的优伶交往,乐此不疲。辻听花的《中国剧》(修订版称《中国戏曲》)本身就有中文版;波多野乾一的《支那剧と其名优》出版不久就被翻译成中文,即《京剧二百年历史》。上述两种书都是京剧研究的名作了。波多野乾一还著有《支那剧五百番》(后改版称《支那剧大观》),是海外**部介绍京剧剧目梗概的书。村田乌江编有《支那剧と梅兰芳》,相当于梅兰芳**次访日的宣传品。此外,黑根祥作著有《支那芝居案内》(一名《现代支那剧》);滨一卫著有《北平的中国戏》、《支那芝居の话》;永持德一著有《支那の芝居》;石原巌彻著有《支那剧の话》、《京剧读本》。“伶界大王”梅兰芳在日本得到各界的关注和追捧。1919年,他**次赴日演剧后,日本方面不久就编出《品梅记》(汇文堂书店),这是日本学者对梅兰芳演剧的品鉴集,汇集了内藤湖南、狩野直喜、藤井乙男、小川琢治、铃木虎雄、滨田耕作、丰冈圭资、田中庆太郎、樋口功、青木正儿、冈崎文夫、那波利贞、神田喜一郎、大岛友直的文章。这个作者阵容颇为强大,是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京都大学前身)教授学者为核心的撰述团队。此书不但提升了梅兰芳的声誉,而且奠定了梅兰芳在国际戏剧舞台的地位。……
梨园文献与优伶演剧-京剧昆曲文献史料考论 作者简介
谷曙光,安徽省蚌埠市人,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文体学、古典戏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韩愈诗歌宋元接受研究》《宋代文体学论纲》《梅兰芳老戏单图鉴》等专著,整理编校《梅兰芳珍稀史料汇刊》《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副主编)等戏曲文献,在《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民族文学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全国高校古委会等科研项目多项。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12.5¥29.8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八品)
¥8.8¥18 -
新编历史小丛书:京剧小史
¥10.4¥29.8 -
演员不设防
¥16.8¥45 -
银幕形象创造(赵丹)
¥12.2¥28 -
一学就会100种世界上最帅的舞姿
¥16.7¥45 -
中国十大古典幽默滑稽剧
¥26.8¥60